网络与社会

副标题:无

作   者:姬广绪

分类号:

ISBN:978752012089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是2016年中旬在中山大学召开的“*届互联网人类学学术研讨会”参会嘉宾的论文集,内容涉及:重点关注互联网对人的日常生活的改变和重塑;围绕互联网作为虚拟空间所展示出的区别于真实空间的特征进行的人的行为的文化解释,理解不同主体的网络实践;发现互联网技术所支持的网络组织及其特征,讨论网络共同体的文化内涵;针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反思传统人类学研究的当代局限,同时展望人类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在未来的延展性和可能。

目录


互联网的文化影响/1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人类学研究——以ZS大学为例【张恩迅】/3
摄影与社会生活:中国网络摄影爱好者的民族志理论提纲【杨云鬯】/18
互联网影响下的乡村社会关系变迁——以江苏省某淘宝村为例【向 璐】/32
微信朋友圈点赞:网络个体互动的群体性意涵【申玲玲】/42
雾霾文化的网络社会学考察【马向阳】/53
微信红包社交化——基于多个社交圈的人类学考察【肖乙宁】/60

互联网与特殊群体/75
微商妈妈:互联网时代的全职母亲【陈 艺】/77
视障者、互联网与残疾的包容性发展【魏 锦】/86
管控·痴迷·融入——一所随迁子女学校的儿童游戏世界【姚 曼 刘 谦】/97
连接·断裂·演化——网络媒介对帕米尔高原塔吉克人社会文化的影响【唐 红】/115

互联网自组织/131
网络共同体的构建——以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Q服务总队网络自组织为例【陈媛媛】/133
自组织的二重性分析——以广西灵山县外出务工小团体为例【吴杏兰】/145
“二点五次元”:从中国女仆咖啡厅看网络线下自组织【尚 书】/157
虚实相嵌:城市移民社区广场舞大妈亚文化空间的形塑【杨瑞玲】/168
“我跑我晒故我在”:跑步App使用者的线上“真实”与社交互动【涂 炯】/181

互联网人类学理论展望/203
建构信息社会学的新研究议程【王佳煌】/205
网络族群的缘起与发展——族群研究的一种新视角【周建新 俞志鹏】/218
社交网络与微众文化的兴起【黄雪亮】/235
关系型消费的建构——网红经济的文化解释进路研究【姬广绪】/244
操控、赋权、话语空间:理解社交媒体广告的三个维度
  ——以微信信息流广告为例【牛耀红】/256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网络与社会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