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当今时代依然是资本主义主导的时代,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较量空前激烈。在社会主义建立初期,帝国主义试图将社会主义扼杀在摇篮里。如今,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时,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依然不死!国际共运中的暂时性挫折(“苏东剧变”)加剧了资产阶级及其代言人对社会主义的污蔑。“共产主义渺茫论”“共产主义过时论”等沉渣泛起,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泛滥。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挫折,面对形形色色的反社会主义、反共产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以科学的态度予以回应,正本清源,搞清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的科学依据是什么,才能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为此,本书以《资本论》*、二、三、四卷为蓝本,系统梳理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经济形态的研究,并从中发现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目录
1/导言
8/一 共产主义为什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8/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资本主义关系的解体和向社会共同占有生产条件的转化
13/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质,必然导致共产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7/ (三)资本主义只是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
20/ (四)代替自由竞争的垄断为整个社会剥夺资本家做好了准备
24/ (五)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而困难的过程
27/二 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准备了物质基础和要素
27/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社会生产力
28/ (二)以发展生产力为己任的资本不自觉地为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物质条件
29/ (三)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变化,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空间
31/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合作工厂和股份公司是由资本主义转化为共产主义的过渡形式
35/ (五)信用和银行制度是向共产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有力杠杆
38/ (六)劳动者重新掌握生产资料所有权,要在资本创造的物质基础上通过革命来实现
41/三 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和生产目的
41/ (一)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共同所有
45/ (二)共产主义社会劳动者作为生产条件的所有者使社会化的生产从属于自己
50/四 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分配
50/ (一)分配制度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
51/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56/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各种基金
60/ (四)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62/ (五)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65/五 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计划和按比例发展
65/ (一)没有商品生产的共产主义物质生产和劳动交换是直接明了的
68/ (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是共产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
72/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再生产
77/ (四)簿记是未来社会对生产进行计划调节和控制的手段
79/ (五)联合起来的生产者能够合理调节经济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82/六 共产主义社会的农业和土地制度
82/ (一)合理的农业需要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由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实现
84/ (二)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级差地租和虚假的社会价值
85/ (三)共产主义社会不同等级的土地都能得到合理利用
87/ (四)公有生产要安排好用于林业生产的土地
90/七 共产主义的教育、人的发展和家庭关系
90/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教育
95/ (二)共产主义家庭和两性关系
98/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
103/结束语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