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忠连(1941~ ),江苏邗江人,复旦大学哲学系任教

副标题:无

作   者:施忠连著

分类号:

ISBN:978756102261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第一章 新儒學在美國生存的土壤   一、美國:中國哲學發展的第三塊基地   二、美國華人社會的崛起   三、美國華人的中國情結   四、孔子:中國文化的象征   五、自由主義与文化傳統的結合   第二章 “新儒家文化”的發現和描述   一、卡恩的新發現   二、麥克法庫爾:“后儒家的挑戰”   三、伯格:“庸俗的儒家精神”   四、現代化的情感模式   五、澀澤榮一道路:《論語》加算盤   六、香港現代化中傳統的作用   七、新儒學在新加坡   八、“新儒家社會”与新儒家學派   第三章 新儒家其人其書在美國   一、馮友蘭在美國   二、張君勱在美國   三、賀麟在美國   四、熊十力的著作在美國   五、港台新儒家与美國   六、第三代新儒家与美國   第四章 美國學者對新儒家的評論   一、論現代新儒家學派   二、論梁漱溟   三、論馮友蘭   四、評賀麟   五、論熊十力   六、論方東美   七、論唐君毅   八、論牟宗三   第五章 現代新儒學在美國的發展   一、陳榮捷   1 北美大陸的儒家拓荒人   2 作為創造之源的仁   3 朱熹研究的大家   二、杜維明   1 為人之學的新闡述   2 創造性轉換的自我論   3 仁与禮之間的創造性張力   4 儒家倫理与東亞企業精神   5 儒學的第三期發展說   三、成中英   1 本体詮釋學   2 創生性形上學:太极新解   3 儒家理性主義的新闡述   4 中國文化的獨特价值論   5 中國哲學的落實:管理哲學   四、余英時   1 中國文化与現代化的一致性   2 中國文化的根本特征----內在超越   3 中國學術思想的內在生命   4 儒家知識分子的人格和精神   5 中國史學思想的自主性   五、劉述先   1 真正開敞的生命觀   2 理一分殊的道德哲學   3 儒家哲學的宗教涵義   第六章 新儒家在美國的學侶和同調   一、狄百瑞   1 重新認識和評价宋明理學   2 宋明理學中的個人主義   3 宋明理學中的自由主義   4 宋明理學与啟蒙   二、施華慈   1 儒家傳統的問題框架   2 權威的人道化:禮   3 道德的主体性:仁   4 文化保守主義的特征   三、郝大維与安樂哲   1 交叉文化錯時法   2 獨樹一幟的基本假定   3 對儒學范疇的新詮釋   四、墨子刻   1 新儒家的困境意識   2 變革傳統的傳統動力   3 對韋伯等人的中國文化觀的批判   五、蒙羅   1 中國思想的基點:人自然平等說   2 儒家倫理學的理論基礎   3 自然平等說的深遠影響   六、柯雄文   1 東西哲學的創造性對話   2 儒家倫理學的結构   3 荀子人性哲學中的心智層面   七、張灝   1 以傳統批判現代化,以現代化批判傳統   2 內圣外王說的超越意識   3 幽暗意識与自由主義   八、秦家懿   1 儒學中的道德自由   2 儒學對現代化的貢獻   3 儒學的未來:百家爭鳴中的一家  

目录

第一章 新儒学在美国生存的土壤
一、美国:中国哲学发展的第三块基地
二、美国华人社会的崛起
三、美国华人的中国情结
四、孔子:中国文化的象征
五、自由主义与文化传统的结合
第二章 “新儒家文化”的发现和描述
一、卡恩的新发现
二、麦克法库尔:“后儒家的挑战”
三、伯格:“庸俗的儒家精神”
四、现代化的情感模式
五、涩泽荣一道路:《论语》加算盘
六、香港现代化中传统的作用
七、新儒家在新加坡
八、“新儒家社会”与新儒家学派
第三章 新儒家其人其书在美国
一、冯友兰在美国
二、张君劢在美国
三、贺麟在美国
四、熊十力的著作在美国
五、港台新儒家与美国
六、第三代新儒家的美国
第四章 美国学者对新儒家的评论
一、论现代新儒家学派
二、论梁漱溟
三、评冯友兰
四、评贺麟
五、论熊十力
六、论方东美
七、论唐君毅
八、论牟宗三
第五章 现代新儒学在美国的发展
一、陈荣捷
1. 北美大陆的儒家拓荒人
2. 作为创造之源的仁
3. 朱熹研究的大家
二、杜维明
1. 为人之学的新阐述
2. 创造性转换的自我论
3. 仁与礼之间的创造性张力
4. 儒空伦理与东亚企业精神
5. 儒学的第三期发展说
三、成中英
1. 本体诠释学
2. 创生性形上学:太极新解
3. 儒家理性主义的新阐述
4. 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论
5. 中国哲学的落实:管理哲学
四、余英时
1. 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的一致性
2. 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内在超越
3. 中国学术思想的内在生命
4. 儒家知识分子的人格和精神
5. 中国史学思想的自主性
五、刘述先
1. 真正开敞的生命观
2. 理一分殊的道德哲学
3. 儒家哲学的宗教涵义
第六章 新儒家在美国的学侣和同调
一、狄百瑞
1. 重新认识和评价宋明理学
2. 宋明理学中的个人主义
3. 宋明理学中的自由主义
4. 宋明理学与启蒙
二、施华慈
1. 儒家传统的问题框架
2. 权威的人道化:礼
3. 道德的主体性:仁
4. 文化保守主义的特征
三、郝大维与安乐哲
1. 交叉文化错时法
2. 独树一帜的基本假定
3. 对儒学范畴的新诠释
四、墨子刻
1. 新儒家的困境意识
2. 变革传统的传统动力
3. 对韦伯等人的中国文化观的批判
五、蒙罗
1. 中国思想的基点:人自然平等说
2. 儒家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3. 自然平等说的深远影响
六、柯雄文
1. 东西哲学的创造性对话
2. 儒家伦理学的结构
3. 荀子人性哲学中的心智层面
七、张灏
1. 以传统批判现代化,以现代化批判传统
2. 内圣外王说的超越意识
3. 幽暗意识与自由主义
八、秦家懿
1. 儒学中的道德自由
2. 儒学对现代化的贡献
3. 儒学的未来:百家争鸣中的一家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施忠连(1941~ ),江苏邗江人,复旦大学哲学系任教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