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a’s experience:the endogenous path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副标题:无
作 者:陈国富,段文斌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50588357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国经验:内生道路与持续发展》内容简介:对外开放对中国改革成功固然重要,但在逻辑上,对外开放只是为经济提供一种开放的环境,经济体的本质和结构才是决定经济绩效的决定性条件。因此,内生性的视角要求回到计划经济本身来说明改革的动因和改革的进程。在《中国经验:内生道路与持续发展》的第三章中,作者以公有制经济的规定性为起点,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动力源于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也就是说公有制经济在其确立之时就已经开始改革了。作者认为,公有产权的规定性可以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理解。但公有产权量的规定性注定要在中国的现实条件约束下突破,这一突破必然导致劳动力资源从公有产权“溢出”,而溢出的劳动力资源正好为非国有经济的生成提供了条件。公有产权质的规定性也必然在计划经济运行中被突破,从而导致资本资源从公有产权“漏损”出去,而这又为非国有经济的生成提供了资本支持。不同的是,劳动力资源的“溢出”从公有制经济确立之时就已经开始,但资本资源从公有制经济中“漏损”,是公有制经济内部矛盾积累到一定阶段后才开始的。因此,公有制经济本身不仅是公有制经济改革的经济根源,还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逻辑和历史的起点。
目录
第一章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演变
第一节 新中国为什么会选择计划经济体制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初具雏形
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演变
第二章 改革与开放之间的协同和互动
第一节 “中国奇迹”与分权改革的悖论
第二节 一个改进后的锦标赛竞争模型:理论分析
第三节 对外开放与经济转型和增长:进一步讨论
第四节 总结性评论
第三章 所有制结构变迁与经济转轨——一个内生性制度分析框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公有产权量的规定性与质的规定性
第三节 公有产权量的规定性与劳动资源的“溢出”
第四节 公有产权质的规定性与资本资源的“漏损”
第五节 产业关联、金融支持与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六节 机制摩擦与所有制结构的内生性演化
第四章 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
第一节 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引起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趋势能否遵循倒“U”现象
第四节 未来收入分配政策的具体建议
第五章 国有企业绩效变动模式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
第二节 国有企业效益的急剧下降:1978~1992年
第三节 从谷底波动到大幅上升:1992年后的效益表现
第四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和取向
第六章 国有银行改革的内在逻辑、路径与整体评价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制度供给、国家能力与国有银行制度的变迁
第三节 国有银行改革的多重约束、阶段性特征与效率增进
第四节 国有银行资源配置效率增进的存量分析
第五节 国有银行资源配置效率增进的增量分析
第六节 基于“功能观”的国有银行制度创新
第七节 国有银行的功能测算和特征考察
第八节 国有银行的效率增进与制度创新
第九节 国有银行改革的整体评价
第七章 产业结构的演进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四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人口变动、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
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回顾性评论
第二节 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
第三节 人均粮食产量变动的决定因素
第四节 人口与粮食产量变动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总结与建议
第九章 区域经济格局和经济运行空间
第一节 改革前区域经济理论的缺陷及具体实践
第二节 改革后的区域经济理论及具体实践
第三节 被分割的区域经济运行空间
第四节 建立统一的经济运行空间
第十章 经济增长与波动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商业周期
第二节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波动
第三节 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吗——宏观数据的视角
第十一章 转型期的政府管理成本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基本走势和特点
第二节 行政管理费的基本走势和特征
第三节 政府管理成本指数
第四节 结论和政策主张
第一节 新中国为什么会选择计划经济体制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初具雏形
第三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演变
第二章 改革与开放之间的协同和互动
第一节 “中国奇迹”与分权改革的悖论
第二节 一个改进后的锦标赛竞争模型:理论分析
第三节 对外开放与经济转型和增长:进一步讨论
第四节 总结性评论
第三章 所有制结构变迁与经济转轨——一个内生性制度分析框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公有产权量的规定性与质的规定性
第三节 公有产权量的规定性与劳动资源的“溢出”
第四节 公有产权质的规定性与资本资源的“漏损”
第五节 产业关联、金融支持与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六节 机制摩擦与所有制结构的内生性演化
第四章 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
第一节 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引起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趋势能否遵循倒“U”现象
第四节 未来收入分配政策的具体建议
第五章 国有企业绩效变动模式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
第二节 国有企业效益的急剧下降:1978~1992年
第三节 从谷底波动到大幅上升:1992年后的效益表现
第四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和取向
第六章 国有银行改革的内在逻辑、路径与整体评价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制度供给、国家能力与国有银行制度的变迁
第三节 国有银行改革的多重约束、阶段性特征与效率增进
第四节 国有银行资源配置效率增进的存量分析
第五节 国有银行资源配置效率增进的增量分析
第六节 基于“功能观”的国有银行制度创新
第七节 国有银行的功能测算和特征考察
第八节 国有银行的效率增进与制度创新
第九节 国有银行改革的整体评价
第七章 产业结构的演进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中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第三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四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人口变动、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
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回顾性评论
第二节 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
第三节 人均粮食产量变动的决定因素
第四节 人口与粮食产量变动的实证分析
第五节 总结与建议
第九章 区域经济格局和经济运行空间
第一节 改革前区域经济理论的缺陷及具体实践
第二节 改革后的区域经济理论及具体实践
第三节 被分割的区域经济运行空间
第四节 建立统一的经济运行空间
第十章 经济增长与波动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商业周期
第二节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波动
第三节 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吗——宏观数据的视角
第十一章 转型期的政府管理成本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基本走势和特点
第二节 行政管理费的基本走势和特征
第三节 政府管理成本指数
第四节 结论和政策主张
China’s experience:the endogenous path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