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证据制度在诉讼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诉讼运行的灵魂。但是,由于现行证据立法的粗疏,既满足不了审判实践需要,也没有顺就诉讼潮流发展的趋势,尤其是随着我国审判方式改革深入,现行证据规则的滞后性进一步暴露出来。因此,加强对证据法学的研究,不仅是证据法学研究逐步走向成熟的表现,也是改革现行诉讼制度的必然,是实现诉讼公正的内在要求。本书的选题就具有较强的务实性,对于正在进行的证据立法以及解决司法实务中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书在结构和相关问题的论证上应该说是有它自己的特点的。系统的研究、论述刑事证据法学是一个宏大的工程,在篇幅有限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很难对有些基本、重大和复杂的问题阐述清楚;而对于某些问题已经研究成熟或已达成共识,再进行论述,只是一种无谓的重复。基于此,本书着限于刑事证据法学中重大且存在争议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本书在上部订探讨了刑事证据立法理论基础、证明责任、证明标准以及制约刑事证据立法的各种因素等问题,主张刑事证据立法中的定位,系统论述了效率在刑事证据式理、价值理性在证据立法中的定位,系统述了效率在刑事证据立法中的定位等。
目录
目录
上部
第一章 刑事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
一 刑事证据法学理论基础概述
二 认识论在证据法学中的地位
三 形式理性、价值理性与刑事证据立法
(一) 引言
(二) 形式理性的内涵
(三) 形式理性与我国刑事证据立法
(四) 价值理性与刑事证据立法
(五) 结语
四 诉讼效率与刑事证据立法
(一) 刑事诉讼效率价值的基本理念
(二) 刑事诉讼效率与公正的关系
(三) 效率与刑事证据立法
第二章 刑事证明责任问题研究
一 引言
二 外国刑事证明责任的涵义和分担
(一) 刑事证明责任的原始内涵——罗马法时期的刑事证明责任
(二) 刑事证明责任理论在现代的发展——两大法系的刑事证明责任
(三) 前苏联诉讼理论中刑事证明责任的涵义
三 我国刑事证明责任的涵义
(一) 对我国传统诉讼理论中刑事证明责任涵义的考察
(二) 对我国传统诉讼理论中刑事证明责任涵义的反思
四 我国刑事证明责任的分担
(一) 刑事证明责任分担的理论基础
(二) 我国刑事证明责任的分担
(三) 法院是否承担证明责任之探讨
第三章 证明标准问题研究
一 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问题研究
(一) 刑事证明标准及其相关概念的涵义
(二) 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表现之一——刑事诉讼不同阶段适用不同证明标准
(三) 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表现之二——不同证明责任承担主体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四) 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表现之三——不同证明对象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二 我国定罪证明标准之检讨
(一) 刑事证明标准——实然的范畴
(二) 相对真实观符合真理的相对性原理
(三) 实践检验的相对性决定了客观真实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理想
(四) 判决的本质是一种事实上的推定
(五) 结语
三 诉讼证明标准的二元制
(一) 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不同性质的诉讼实行差别证明标准之立法例
(二) 我国现行立法关于刑事诉讼与民事(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规定
(三) 我国确立二元制诉讼证明标准的必要性
第四章 刑事证据立法之新视野——论制约刑事证据立法的宏观因素与微观制度
一 法律文化与证据规则
二 经济因素与刑事证据立法
三 刑事证据立法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一) 审前程序的完善
(二) 在诉讼法上明确违反证据法或证据规则的后果
下部
第五章 证人作证问题研究
一 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研究
(一) 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的概念及特点
(二) 各国立法对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的不同规定
(三) 我国历史上关于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的相关规定
(四) 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的理论根据
(五) 我国法律关于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的立法缺陷及选择
二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研究
(一) 证人出庭作证价值分析
(二) 证人出庭作证例外研究
(三) 证人出庭作证的保障措施
第六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一 引论
(一) 证据的概念
(二) 非法证据的界定
(三) 论证非法证据效力的方法
二 两大法系关于非法证据效力的立法例
(一) 英国
(二) 美国
(三) 日本
(四) 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
三 制约非法证据效力的背景与理念
(一) 法律文化传统对非法证据效力深层次的制约
(二) 犯罪状况和政治因素对非法证据的效力的直接影响
(三) 刑事诉讼目的是制约非法证据效力的制度性因素
四 设立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想
(一) 我国现行立法对非法证据效力的规定
(二) 我国理论界对非法证据效力的主张
(三) 移植“美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可行性分析
(四) 建立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必要性
五 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效力立法的构想
(一) 关于非法证据效力立法的趋势
(二) 关于非法证据效力的具体构想
六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配套体系
(一) “客观真实”理念和制度的改变
(二) 建立证据庭前审查制度
(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身体检查以及讯问时录音制度
(四) 建立对违法官员的惩戒制度
(五) 完善对被侵权人的救济机制
(六) 结语
附录:论美国毒树之果原则——兼论对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启示
(一) 毒树之果原则的适用基础——排除规则
(二) 毒树之果原则的确立
(三) 毒树之果原则的发展——几种“例外”的确立
(四) 毒树之果原则适用的特殊情形
(五) 美国毒树之果原则对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启示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x
上部
第一章 刑事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
一 刑事证据法学理论基础概述
二 认识论在证据法学中的地位
三 形式理性、价值理性与刑事证据立法
(一) 引言
(二) 形式理性的内涵
(三) 形式理性与我国刑事证据立法
(四) 价值理性与刑事证据立法
(五) 结语
四 诉讼效率与刑事证据立法
(一) 刑事诉讼效率价值的基本理念
(二) 刑事诉讼效率与公正的关系
(三) 效率与刑事证据立法
第二章 刑事证明责任问题研究
一 引言
二 外国刑事证明责任的涵义和分担
(一) 刑事证明责任的原始内涵——罗马法时期的刑事证明责任
(二) 刑事证明责任理论在现代的发展——两大法系的刑事证明责任
(三) 前苏联诉讼理论中刑事证明责任的涵义
三 我国刑事证明责任的涵义
(一) 对我国传统诉讼理论中刑事证明责任涵义的考察
(二) 对我国传统诉讼理论中刑事证明责任涵义的反思
四 我国刑事证明责任的分担
(一) 刑事证明责任分担的理论基础
(二) 我国刑事证明责任的分担
(三) 法院是否承担证明责任之探讨
第三章 证明标准问题研究
一 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问题研究
(一) 刑事证明标准及其相关概念的涵义
(二) 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表现之一——刑事诉讼不同阶段适用不同证明标准
(三) 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表现之二——不同证明责任承担主体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四) 刑事证明标准层次性表现之三——不同证明对象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二 我国定罪证明标准之检讨
(一) 刑事证明标准——实然的范畴
(二) 相对真实观符合真理的相对性原理
(三) 实践检验的相对性决定了客观真实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理想
(四) 判决的本质是一种事实上的推定
(五) 结语
三 诉讼证明标准的二元制
(一) 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不同性质的诉讼实行差别证明标准之立法例
(二) 我国现行立法关于刑事诉讼与民事(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规定
(三) 我国确立二元制诉讼证明标准的必要性
第四章 刑事证据立法之新视野——论制约刑事证据立法的宏观因素与微观制度
一 法律文化与证据规则
二 经济因素与刑事证据立法
三 刑事证据立法与刑事诉讼法的修改
(一) 审前程序的完善
(二) 在诉讼法上明确违反证据法或证据规则的后果
下部
第五章 证人作证问题研究
一 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研究
(一) 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的概念及特点
(二) 各国立法对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的不同规定
(三) 我国历史上关于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的相关规定
(四) 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的理论根据
(五) 我国法律关于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的立法缺陷及选择
二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研究
(一) 证人出庭作证价值分析
(二) 证人出庭作证例外研究
(三) 证人出庭作证的保障措施
第六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一 引论
(一) 证据的概念
(二) 非法证据的界定
(三) 论证非法证据效力的方法
二 两大法系关于非法证据效力的立法例
(一) 英国
(二) 美国
(三) 日本
(四) 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
三 制约非法证据效力的背景与理念
(一) 法律文化传统对非法证据效力深层次的制约
(二) 犯罪状况和政治因素对非法证据的效力的直接影响
(三) 刑事诉讼目的是制约非法证据效力的制度性因素
四 设立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想
(一) 我国现行立法对非法证据效力的规定
(二) 我国理论界对非法证据效力的主张
(三) 移植“美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可行性分析
(四) 建立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必要性
五 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效力立法的构想
(一) 关于非法证据效力立法的趋势
(二) 关于非法证据效力的具体构想
六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配套体系
(一) “客观真实”理念和制度的改变
(二) 建立证据庭前审查制度
(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身体检查以及讯问时录音制度
(四) 建立对违法官员的惩戒制度
(五) 完善对被侵权人的救济机制
(六) 结语
附录:论美国毒树之果原则——兼论对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启示
(一) 毒树之果原则的适用基础——排除规则
(二) 毒树之果原则的确立
(三) 毒树之果原则的发展——几种“例外”的确立
(四) 毒树之果原则适用的特殊情形
(五) 美国毒树之果原则对我国刑事证据立法的启示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x
刑事证据基本问题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