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梁漱溟编著的《教育与人生(梁漱溟教育文集)》内容介绍:所谓教育,不但在智慧的启牖和知识的创造授受,尤在调顺本能使生活本身得其恰好。教育的本意,是要把人们养成有本领、有能力。教育要本于生活,教育必须教学做合一。教育的功用,不外为“绵续文化而求其进步”。教育是帮助人来实现他自己、完成他自己。教育一事应当一面在事实上不离开现社会,而一面在精神上要领导社会。我们的精神陶炼。含有三方面,即合理的人生态度与修养方法的指点,人生实际问题的讨论,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分析。教育应当着眼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而领着他走人生大路,于身体的活泼,心理的朴实至要。
目录
上编
东西人的教育之不同/2
杜威教育哲学之根本观念/7
丹麦的教育与我们的教育/23
精神陶炼要旨/55
办学意见述略/82
今后一中改造之方向/90
抱歉——苦痛——一件有兴味的事/99
乡农学校的办法及其意义/111
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120
村学乡学须知/137
社会教育与乡村建设之合流/154
教育的出路与社会的出路/16l
论广西国民中学制度/172
中编
东方学术之根本/186
中国民族精神所在/191
孔子学说之重光/200
略谈人生问题——浅释“践形尽性”/208
人类社会建设应有的原则/212
我对人类心理认识前后转变不同/216
目前中国小学教育方针之商榷/229
创办私立勉仁中学校缘起暨办学意见述略/236
勉仁文学院创办缘起及旨趣/245
大学教育一新试验——谈勉仁学院说理想/252
吾人的生活与家庭/257
中西两方教育所注重之不同/260
朝会的来历及其意义/263
三种人生态度——逐求、厌离、郑重/265
吾人的自觉力/268
欲望与志气/270
一般人对道德的三种误解/271
谈生命与向上创造/273
人生在创造/276
谈修养/278
青年修养问题/280
悼念陶行知先生/282
下编
思亲记/286
我的父亲/290
先父所给予我的帮助/293
父亲对我信任且放任/295
自学的根本/297
家书选录/299
寄昭侄(1972年)/299
寄晓青甥(1930年)/300
寄晓青甥(1951年)/301
寄宽恕两儿(1939年)/303
寄宽恕两儿(1948年)/304
寄宽恕两儿(1948年)/307
寄钦元孙(1980年)/308
附录再版赘言(1945年版)/310
编后记/31l
东西人的教育之不同/2
杜威教育哲学之根本观念/7
丹麦的教育与我们的教育/23
精神陶炼要旨/55
办学意见述略/82
今后一中改造之方向/90
抱歉——苦痛——一件有兴味的事/99
乡农学校的办法及其意义/111
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120
村学乡学须知/137
社会教育与乡村建设之合流/154
教育的出路与社会的出路/16l
论广西国民中学制度/172
中编
东方学术之根本/186
中国民族精神所在/191
孔子学说之重光/200
略谈人生问题——浅释“践形尽性”/208
人类社会建设应有的原则/212
我对人类心理认识前后转变不同/216
目前中国小学教育方针之商榷/229
创办私立勉仁中学校缘起暨办学意见述略/236
勉仁文学院创办缘起及旨趣/245
大学教育一新试验——谈勉仁学院说理想/252
吾人的生活与家庭/257
中西两方教育所注重之不同/260
朝会的来历及其意义/263
三种人生态度——逐求、厌离、郑重/265
吾人的自觉力/268
欲望与志气/270
一般人对道德的三种误解/271
谈生命与向上创造/273
人生在创造/276
谈修养/278
青年修养问题/280
悼念陶行知先生/282
下编
思亲记/286
我的父亲/290
先父所给予我的帮助/293
父亲对我信任且放任/295
自学的根本/297
家书选录/299
寄昭侄(1972年)/299
寄晓青甥(1930年)/300
寄晓青甥(1951年)/301
寄宽恕两儿(1939年)/303
寄宽恕两儿(1948年)/304
寄宽恕两儿(1948年)/307
寄钦元孙(1980年)/308
附录再版赘言(1945年版)/310
编后记/31l
梁漱溟教育文集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