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量测试技术手册.第8卷,电子学
副标题:无
分类号:
ISBN:9787502607531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第1章 概论
1 电子计量测试的基础知识
1.1 电磁波频谱的划分
目录
1.2 集总参数与分布参数
1.3 传输线
1.4 电子计量测试中常用的测量技术
1.5 电子计量测试对环境的特殊要求
2 电子计量测试的内容和特点
2.1 电子计量测试的内容
2.2 电子计量测试的特点
3 电子计量测试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比对
3.1 电子计量测试的国际组织
3.2 电子计量测试的国际比对
1.1 电压测量的特点和应用
第2章 电压
1 电压测量的基本概念
1.2 电压测量中的一些名词
1.3 电压测量仪器的分类
2 电压的测量误差
2.1 电压表的误差
2.2 波形失真引起的误差
2.3 连接导线引起的测量误差
2.4 同轴线连接时的测量误差
2.5 负载效应引起的测量误差
2.6 地电流和泄漏引起的测量误差
2.7 电压测量误差一览表
3 电子电压表
3.1 模拟式电压表
3.2 数字式电压测量仪表
4 电压标准
4.1 电压源式电压标准
4.2 二极管补偿式标准电压表
4.3 利用热电元件的电压标准
4.4 测热电阻式电压标准
5 电压标准的量程扩展
5.1 低阻衰减法
5.2 前置衰减法
5.3 用衰减测量装置扩展量程
6 电压表检定方法
6.1 概述
6.2 电子电压表的基本误差检定
6.3 电压表的频率附加误差检定
6.4 选频电压表的检定
7 电压测量仪表检定规程索引
第3章 高频和微波功率
1 功率测量的基本概念
1.1 高频和微波功率测量的特点
1.2 功率测量中有关的名词
1.3 功率的单位
2 高频和微波功率的测量方法
2.1 功率测量方法的分类
2.2 低电平功率测量
2.3 高电平功率测量
2.4 脉冲峰值功率测量
3 微波功率标准
3.1 量热式功率标准
3.2 微量热式功率标准
3.3 各国功率标准概况
4.1 交替比较法
4 微波功率计的校准和检定
4.2 单定向耦合器比较法
4.3 反射计法
4.4 功率方程法
4.5 功率座自动校准系统
4.6 用网络分析仪校准微波功率座
4.7 用六端口技术校准功率座
5 微波功率量值传递
5.1 射频与微波功率计量器具检定系统
5.2 微波功率量值传递方式的改革
5.3 微波功率计量检定规程
第4章 高频和微波噪声的计量测试
1 噪声
1.1 噪声的来源与类型
1.2 噪声量值
1.3 尼奎斯特定理的普遍证明
2 线性网络噪声特性的表征
2.1 单端口网络噪声特性的表征
2.2 二端口网络噪声特性的表征
3 噪声测量
3.1 噪声测量方法
3.2 低噪声放大器测量实例
3.3 噪声测量的常用仪器
4 噪声计量
4.1 噪声发生器的校准
4.2 自动噪声系数测试仪的校准
第5章 衰减
1 衰减计量测试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1.1 衰减计量测试的对象和内容
1.2 表征高频和微波器件特性的各种网络参量
1.4 衰减及其有关术语的定义
1.3 各种网络参量和S参量的换算关系式
1.5 衰减及其有关术语之间的关系
1.6 失配误差的计算公式、性质和减小方法
1.7 衰减计量测试与功率、电压、噪声等基本参量的关系
1.8 衰减的单位及其相互换算
2 衰减计量测试仪器
2.1 衰减计量测试仪器的分类
2.2 衰减器按准确度分级的国际标准文件
2.3 电阻式衰减器
2.4 截止式衰减器
2.5 回转式衰减器
2.6 波导吸收式可变衰减器
2.7 耦合式开关衰减器
2.8 感应式标准衰减器
3.1 各种衰减计量测试方法评述
3 衰减计量测试方法
3.2 高频替代法(直接比较法)
3.3 中频替代法与低中频替代法
3.4 调制副载波法
3.5 低频替代法
3.6 功率比法
3.7 时间间隔比法
3.8 信号幅度倍增法
3.9 超导量子干涉器件法
3.10 调配反射计法
3.11 Q值法
3.12 扫频法
4 衰减计量器具的量值传递
4.1 衰减计量器具检定系统
5.1 衰减国际比对简要概况
5 衰减量值的国际比对
4.2 衰减计量器具检定规程
4.3 衰减计量质量保证方案
5.2 30MHz衰减国际比对
第6章 射频和微波相移
1 相移测量的名词
1.1 相位、初相、相位差
1.2 相移、插入相移、差值相移
1.3 本征相移、视在相位变化和失配误差
1.4 相移测量系统和相位计的有关术语
1.5 相移的单位
2 常用移相器
2.1 阻容移相器
2.2 电感移相器
2.3 感应分压器移相器
2.4 伸缩线型移相器
2.5 移动介质片型移相器
2.6 旋转介质片移相器
2.7 反射移相器
2.8 电控移相器
3 测量相移的各种方法
3.1 示波器法
3.2 矢量法
3.3 零交叉检波法
3.4 开槽线法
3.5 高频替代法
3.6 调制副载波法
3.7 频率变换法
3.8 标准频率法
3.9 自校准法
4 相移测量的主要误差和抑制措施
4.1 阻抗误差
4.2 信号源谐波失真引入的误差
4.3 信号源频率不稳(包括频率不准)引入的误差
4.4 交叉耦合误差
4.5 失配反射交叉耦合误差
4.6 寄生调制误差
4.7 失配误差
4.8 幅相误差
4.9 偶然误差
4.10 零点漂移
5 国内外相移计量和测试概况
5.1 各国相移基、标准概况
5.2 各国相移测量仪器及移相器概况
1 微波阻抗测量的基本概念
1.1 微波阻抗的有关术语
第7章 微波阻抗
1.2 微波阻抗各参量之间的关系
1.3 归一化阻抗与波导中的阻抗概念
1.4 驻波比误差与反射系数模误差的换算
2 微波阻抗测量技术
2.1 微波阻抗测量方法分类
2.2 开槽测量线法
2.3 反射计法和电桥法
2.4 标量分析法
2.5 矢量分析法
3 微波阻抗基准
3.1 微波阻抗标准器
3.2 三厘米微波阻抗基准
3.3 建立微波阻抗基准的新技术
1.1 定义、术语、等效电路
1 基本概念
第8章 集总参数射频阻抗
1.2 集总参数射频阻抗标准量具的技术特性表示法
2 射频阻抗测量方法
2.1 概述
2.2 射频阻抗测量方法分类比较
2.3 典型射频阻抗测量仪器简介
2.4 射频阻抗测量特例——介质材料电性能测量
2.5 射频阻抗测量中的连接头及转换
3 射(高)频阻抗计量器具及检定系统
3.1 射(高)频阻抗计量基准器具
3.2 高频集总参数阻抗标准器具
3.3 高频集总参数阻抗工作量具
4.1 国家级射(高)频阻抗计量器具检定规程
4.2 射(高)频阻抗计量器具典型检定规程介绍
4 射(高)频阻抗计量器具典型检定规程
3.4 射(高)频阻抗计量器具检定系统
5 射(高)频阻抗计量和测试设备分类总览
5.1 射(高)频阻抗计量设备设计与应用概况
5.2 按用途分类的射(高)频阻抗计量设备
5.3 LCR测量仪
5.4 高频/射频(HF/RF))阻抗分析仪
5.5 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
5.6 Q测量仪
5.7 电介质测量仪
5.8 模拟式高频阻抗仪
6 射(高)频阻抗计量器具汇总
1.1 复数介电常数
1.2 微波复介电常数测量方法分类
第9章 微波介质电特性测量
1 概述
2 传输线法
2.1 终端短路法
2.2 终端短路“开路”法
2.3 长样品法
2.4 同轴测量线法
2.5 同轴线终端开路法
2.6 传输线法介质样品的制备
2.7 传输线法的主要误差源
3 闭腔谐振法
3.1 H01n圆柱谐振腔
3.2 H01n谐振腔法
3.3 微扰法
3.4 可复制几何形状样品的谐振腔法
4.1 高Q开腔谐振法
4 开腔谐振法
4.2 介质谐振腔法
5 微波电桥法
5.1 液体电桥法
5.2 空间电桥法
5.3 波导电桥法
6 时域法
6.1 同轴线终端短路时域法
6.2 终端电容法
6.3 同轴线终端开路时域法
第10章 微波网络分析和测量
1 微波网络的理论基础
1.1 任意截面波导中场的通解
1.2 波导中的v和i
1.3 波导接头的矩阵表述
1.4 功率关系和互易性
1.5 阻抗和功率的再归一化
1.6 关于矩阵的一些定义和运算法则
2 微波网络分析方法
2.1 线性网络参数
2.2 散射矩阵
2.3 波导接头的网络表征
2.4 信号流图
2.5 线性分式变换
3 微波网络分析仪
3.1 二端口网络S参数测量原理
3.2 微波自动网络分析仪(ANA)的基本原理
3.3 各种网络分析仪方案介绍
3.4 各种S参数测试单元及其误差模型
3.5 网络分析仪的校准
3.6 不确定度估算
3.7 自动网络分析仪的时域变换功能
4 六端口测量技术
4.1 六端口技术测量原理
4.2 六端口电路的几何解释
4.3 六端口电路的设计考虑
4.4 六端口反射计的不同数学模型
4.5 实用六端口电路理想响应的分析
4.6 专用六端口接头简介
4.7 六端口反射计的常用校准方法
4.8 双六端口网络分析仪
第11章 场强与干扰的计量测试
1 基础理论
1.1 电磁场的基本方程
1.3 电磁场的边界条件
1.2 玻印廷定律及其矢量
1.4 平面波
1.5 电磁波的传播与电磁环境
1.6 辐射场区
1.7 极化
2 测量场强和辐射干扰的常用天线
2.1 天线的主要电气参数
2.2 常用天线型式
2.3 标准天线型式
2.4 宽带有源各向同性天线
3 测试场地及其环境
3.1 开阔场
3.2 屏蔽室
3.3 电波暗室
3.4 横电磁波传输室(TEM室)
3.5 混响室
4 电磁干扰及其防护
4.1 电磁干扰源
4.2 电磁干扰的传播路径
4.3 电磁屏蔽
4.4 电子设备的接地
4.5 电源滤波
5 电磁干扰的测量技术
5.1 电磁干扰的测量设备
5.2 电磁干扰测量仪主要特性的测量
5.3 传导干扰的测量方法
5.4 辐射干扰的测试方法
6 远区场测量技术
6.1 远区场强计的组成
6.4 场强计天线的传输系数的测量
6.3 场强计的额定工作条件及主要指标
6.2 工作原理
6.5 远区场强计的自身泄漏与抑制
6.6 天线辐射特性的测量
7 近区场测量技术
7.1 概述
7.2 近区场强计
7.3 各向同性探头的等效电路及频响
7.4 校准方法
7.5 近区弱场测量
7.6 近场扫描技术
8 场强标准
8.1 磁场标准(30Hz~50MHz)
8.2 电场标准(25~1000MHz)
8.3 电场标准(30kHz~300MHz)
8.5 矩形波导和矩形同轴线(即TEM室)法
8.4 开口波导和角锥喇叭天线法
8.6 电小球法(高频电场标准)
8.7 平行板电容器法(高频电场标准)
8.8 平行双线电场标准(高频场强标准)
8.9 长线天线电场标准(14kHz~30MHz)
第12章 脉冲参数
1 基本概念
1.1 脉冲术语和定义
1.2 关于通用示波器的术语和定义
1.3 关于取样示波器的术语
1.4 关于数字存贮示波器的术语
1.5 典型脉冲的频谱分析
1.6 脉冲通过线性系统
1.7 脉冲参数的转换与合成
2.1 示波器的发展概况及其分类
2 示波器技术指标的检定测试
2.2 示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2.3 示波器检定测试的一般规定
2.4 通用示波器的测试方法
3 数字式示波器原理
3.1 概述
3.2 分辨率和准确度
3.3 模-数转换器(A/D)和数-模转换器(D/A)
3.4 波形显示技术
3.5 波形显式方式
3.6 波形参数的自动测量
3.7 有效存贮带宽
3.8 有效上升时间
3.9 同步触发功能
3.10 数字取样技术
3.11 数字化示波器的检定方法
4 脉冲信号发生器的检定测试
4.1 脉冲信号发生器分类
4.2 脉冲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4.3 脉冲信号发生器检定测试的基本条件
4.4 脉冲信号发生器的测试方法
5 示波器校准仪原理与应用
5.1 概述
5.2 时标产生原理
5.3 脉冲幅度标准产生原理
5.4 脉冲幅度比较器原理
5.5 快沿脉冲发生器原理
5.6 校准仪的误差表示
5.7 正弦稳幅信号发生器
6.1 概述
6.2 脉冲幅度测量方法的评述
6 精密脉冲幅度测量
6.3 斩波比较式脉冲幅度测量仪
6.4 二极管偏压补偿式幅度测量仪
7 自动脉冲测试系统
第13章 失真参数的计量测试
1 基本概念
1.1 失真的概念与测量意义
1.2 失真的分类及其表征
1.3 常用名词
2 非线性失真的测量技术
2.1 非线性失真测量方法分类简述
2.2 信号非线性失真的测量方法
2.3 超低失真的测量方法
2.4 传输网络非线性失真的测量方法
3.1 失真度测量仪的分类
3 失真度测量仪
3.2 失真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3.3 失真度测量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3.4 失真度测量仪的误差
3.5 失真度测量仪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4 标准失真源
4.1 标准失真源的用途及设计原则
4.2 标准失真源的几种组成方案
4.3 标准失真源的主要技术指标
4.4 标准失真源的主要误差
4.5 标准失真源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5 非线性失真系数的量值传递
5.1 量值传递的方式及意义
5.2 失真度测量仪的检定方法
5.3 标准失真源的检定方法
第14章 调制参数的计量测试
1 基本概念
1.1 调制及其分类
1.2 调制测量的意义及其表征
1.3 调制波的基本特性
1.4 常用名词、术语及定义
2 调幅度m的测量方法
2.1 包络波形测量法
2.2 频谱分析法
2.3 功率法
2.4 检波法
3 频偏的测量方法
3.1 计数器平均值法
3.2 示波器零拍法
3.3 示波器极值法
3.4 贝塞尔函数零值法
3.5 频谱分析有效带宽法
3.6 频谱幅度比值法
3.7 鉴频器法
4 调制度测量仪
4.1 调制度测量仪的分类
4.2 调制度测量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3 调制度测量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4.4 调制度测量仪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5 调制参数的量值传递
5.1 调幅与频偏量值传递概况
5.2 调制度测量仪的检定方法
第15章 半导体材料电参数
1 硅单晶电阻率测量
1.1 电阻率测量的基本方法
1.2 直线四探针电阻率测量
1.3 硅单晶电阻率计量标准
2 扩展电阻探针测量
2.1 基本原理
2.2 扩展电阻探针校准曲线
2.3 扩展电阻测量装置
2.4 扩展电阻探针应用举例
3 硅单晶非平衡少数载流子寿命测量
3.1 概述
3.2 直流光电导衰减法测量原理
3.3 测量装置
3.4 样品制备
3.5 测量条件
3.6 从衰减指数曲线读取寿命值的方法
4 杂质半导体单晶霍尔系数和霍尔迁移率的测量
4.1 霍尔效应
4.3 样品成型
4.2 样品制备
4.4 接触电极制备
4.5 测量设备
4.6 测量电路
4.7 测量步骤
4.8 霍尔电位差测量中有关几个副效应的消除
4.9 霍尔电位测量
4.10 电阻率测量
4.11 数据处理
4.12 误差分析
4.13 测量报告
5 高频C-V测量技术
5.1 高频PN结C-V测量
5.2 高频MOS结构C-V测量
6.3 测试方法
6.2 薄层电阻测试结构及其制备
6 微电子图形薄层电阻的测量
6.1 范德堡测量原理
6.4 希腊十字形薄层电阻误差分析
第16章 信号发生器
1 概述
1.1 信号发生器测量意义及分类
1.2 信号发生器有关术语
1.3 输出电平的表示方法和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信号发生器测量技术
2.1 信号发生器的测量方法及分类
2.2 频率测量
2.3 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功率)的测量
2.4 衰减测量
2.5 调幅系数测量
2.6 频偏测量
2.7 失真系数测量
2.8 谐波测量和分谐波测量
2.9 寄生参量的测量
2.10 源阻抗和输出阻抗的测量
2.11 辐射的测量
3 测量信号发生器的标准仪器
3.1 计数式频率计
3.2 峰值响应电压表
3.3 DO-1补偿式电压表
3.4 校准接收机
3.5 调制度测量仪
3.6 失真度测量仪
3.7 8902A测量接收机
参考文献
计量测试技术手册.第8卷,电子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