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政策:效应计量与退出机制

副标题:无

作   者:李文军 等著

分类号:

ISBN:978750976044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巨大而深远。为应对危机不利影响,中国采取了强力刺激政策。本书对此次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和深入的数量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一揽子措施对于率先摆脱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确保2009年实现“保八”的增长目标,且在2010年及其后使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需要全面评判政策效应,完善刺激性政策调整退出机制。

目录

总 述 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结论和对策建议
  一 课题研究背景
  二 历史与现实背景
  三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
  四 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五 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及投资效应分析
  六 中国通货膨胀动态调整的实证研究
  七 基于GVAR模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影响分析
  八 扩张性政策退出的时机、机制及政策选择
第一章 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实背景
  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金融危机分析
  二 中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及其评价
  三 本轮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及其应对措施
第二章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
  一 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4万亿元投资拉动经济的模拟分析
  二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4万亿元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 货币政策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一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二 货币政策效应及传导机制理论分析
  三 中国近年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回顾
  四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计量分析
  五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六 基于DSGE模型的中国货币政策效应检验
  七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四章 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及投资效应分析
  一 产业振兴规划的思路与措施
  二 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效应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与启示
  四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与集聚效应
第五章 中国通货膨胀动态调整的实证研究
  一 前言
  二 文献回顾:菲利普斯曲线的演进
  三 实证方法与结果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 基于GVAR模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影响分析
  一 前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概述
  四 中国和世界经济相互影响的实证分析
  五 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分析
  六 结论
第七章 扩张性政策退出的时机、机制及其政策选择
  一 文献综述
  二 扩张性政策退出的时机选择与机制设计
  三 短期和中长期政策的搭配与相机抉择
附 录 全球金融危机下世界主要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
  附表1 2008~2009年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附表2 2008~2009年美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附表3 2008~2009年日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附表4 2008~2009年欧洲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政策:效应计量与退出机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