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除绪论外,共10章。第1章讲述了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第2章至第5章,着重讲述了土壤的组成、性质、肥力及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和改良利用,同时阐述了我国土壤资源的管理问题;第6章着重阐述了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第7章至第9章,讲述了植物的大量、中量、微量元素和复合肥料以及各种有机肥料;第10章介绍了施肥与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本书力图体现高等农林教育的特色,重视理论性,突出应用性,加强实践性,强调针对性,注重灵活性。
本书适合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生使用,也可供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管理干部参考使用。
目录
目录
前言
绪论
1 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1 土壤是农业的基础
1.2 土壤是农业生产三大环节的根本
1.3 土壤是农业生产技术设计与实施的基本依据
1.4 肥料是农业增产的物质基础
2 土壤是一种再生自然资源
3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土壤与肥料的概念及发展
4.1 土壤成分观点
4.2 土壤生理观点
4.3 土壤生态学观点
5 土壤肥料学的任务及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
第1章 土壤的形成与演变
1.1 土壤母质的形成
1.1.1 土壤母质的来源
1.1.2 岩石的风化与土壤母质的形成
1.2 土壤的形成
1.2.1 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1.2.2 土壤形成因素
1.2.3 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1.2.4 土壤层次发育
第2章 土壤的物质组成
2.1 土壤矿物质
2.1.1 土壤矿物质的基本情况
2.1.2 土壤质地
2.1.3 质地层次与质地改良途径
2.2 土壤有机质
2.2.1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其组成特点
2.2.2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2.2.3 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2.2.4 土壤有机质的调节途径
2.3 土壤生物
2.3.1 土壤生物的多样性
2.3.2 土壤生物对土壤及其植物的作用
2.3.3 土壤管理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2.4 土壤水分
2.4.1 土壤水分类型及其含量
2.4.2 土壤水分能量
2.4.3 土壤有效水
2.4.4 土壤水运动
2.4.5 土壤水状况调节
2.5 土壤空气
2.5.1 土壤空气状况
2.5.2 土壤通气性
2.5.3 土壤氧化还原状况
2.5.4 土壤空气的调节
第3章 土壤基本性质
3.1 土壤吸附性能
3.1.1 土壤胶体
3.1.2 土壤阳离子代换作用
3.1.3 土壤阴离子代换作用
3.2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3.2.1 土壤酸碱性
3.2.2 土壤酸度指标
3.2.3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3.2.4 土壤缓冲性
3.3 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
3.3.1 土壤的孔性与孔度
3.3.2 土壤结构
3.3.3 土壤耕性
3.4 土壤的热量状况
3.4.1 土壤热量的来源
3.4.2 影响地面辐射平衡的因素
3.4.3 土壤的热量平衡
3.4.4 土壤的热性质
3.4.5 土壤温度
3.5 土壤生产性能
3.5.1 土壤生产性能的概念
3.5.2 土壤生产性能分述
第4章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改良利用
4.1 我国土壤的形成条件及分布
4.1.1 形成条件
4.1.2 分布
4.2 我国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
4.2.1 土壤形成过程
4.2.2 我国土壤的分类
4.3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改良利用
4.3.1 铁铝土
4.3.2 淋溶土
4.3.3 半淋溶土
4.3.4 钙层土
4.3.5 漠土
4.3.6 初育土
4.3.7 水成土
4.3.8 半水成土
4.3.9 盐碱土
4.3.10 人为土
4.3.11 高山土
第5章 土壤管理
5.1 我国的耕地资源与土壤资源
5.1.1 中国耕地资源的现状与特点
5.1.2 土壤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5.1.3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5.2 土壤退化与防治
5.2.1 土壤退化的概念及分类
5.2.2 全球土壤的退化概况
5.2.3 我国土壤退化主要类型及防治途径
5.3 土壤培肥
5.3.1 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
5.3.2 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
第6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6.1 植物的营养成分
6.1.1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6.1.2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专一性、综合性及一般功能
6.1.3 植物的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
6.2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6.2.1 养分离子向根部迁移
6.2.2 根部对离子态养分的吸收
6.2.3 叶部对养分的吸收
6.3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
6.3.1 光照与温度
6.3.2 水分
6.3.3 通气性
6.3.4 土壤反应
6.3.5 养分浓度
6.3.6 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6.4 施肥与植物产量、品质的关系
6.4.1 施肥与产量的关系
6.4.2 施肥与品质的关系
6.5 植物营养特性与施肥原则
6.5.1 植物营养的共性和个性
6.5.2 植物营养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6.5.3 合理施肥的原则
第7章 大量元素肥料
7.1 氮肥
7.1.1 植物的氮素营养
7.1.2 土壤中氮的循环
7.1.3 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技术
7.1.4 氮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7.2 磷肥
7.2.1 植物的磷素营养
7.2.2 土壤中磷的循环
7.2.3 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技术
7.2.4 磷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7.3 钾肥
7.3.1 植物的钾素营养
7.3.2 土壤中的钾素
7.3.3 钾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技术
7.3.4 钾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第8章 中、微量元素肥料和复混肥料
8.1 中量元素肥料
8.1.1 作物中的硫、钙、镁营养
8.1.2 土壤中的硫、钙、镁
8.1.3 硫、钙、镁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8.2 微量元素肥料
8.2.1 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
8.2.2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8.2.3 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和施用
8.3 复混肥料
8.3.1 复混肥料的概述
8.3.2 复混肥料的品种、性质和合理施用
8.3.3 肥料的混合技术
第9章 有机肥料
9.1 有机肥料的特性及其作用
9.1.1 有机肥料的特性
9.1.2 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9.2 农业废弃物肥料
9.2.1 粪尿和厩肥
9.2.2 堆肥、沤肥、沼气发酵肥和秸秆还田
9.2.3 饼肥
9.2.4 城市垃圾肥
9.3 绿肥
9.3.1 种植绿肥的意义
9.3.2 绿肥的种类
9.3.3 绿肥植物的栽培方式
9.3.4 主要绿肥作物生长习性和栽培要点
9.3.5 绿肥的合理利用
9.4 泥炭与腐殖酸类肥料
9.4.1 泥炭
9.4.2 腐殖酸类肥料
第10章 施肥与生态和食品安全
10.1 施肥与环境
10.1.1 施肥与大气环境
10.1.2 施肥与水环境
10.1.3 施肥与土壤环境
10.1.4 防治施肥对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10.2 施肥与农产品品质和安全
10.2.1 施肥与农产品品质
10.2.2 施肥与食品安全
10.2.3 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保证食品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参考文献
绪论
Chapter l Formation and evolvement of soil
1.1 Formation of soil parent material
1.2 Formation of soil
Chapter 2 Soil component
2.1 Soil minerals
2.2 Soil organic matter
2.3 Soil biology
2.4 Soil water
2.5 Soil air
Chapter 3 Fundamental chareter of soil
3.1 Soil adsorption capacity
3.2 Soil acid-base property and buffer capacity
3.3 Soil porosity structure and tilth
3.4 Soil heat status
3.5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soil
Chapter 4 Main types of soil in China and its amelioration
4.1 Forming cond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oil in China
4.2 Soil-forming process and classification
4.3 Main types of soil in China and its amelioration
Chapter 5 Soil management
5.1 Arable land and soil resources in China
5.2 Prevention and remediation of soil degradation
5.3 Fertilization soil
Chapter 6 Plant nutrition and principle of application fertilizer
6.1 Plant nutrients
6.2 Nutrient absorption by plants
6.3 0uter conditions which influence nutrient absorption by plants
6.4 Relationship between fertilization and production quality of plant
6.5 Nutrition characteristic of plant and its principle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Chapter 7 Mass-elements fertilizer
7.1 N fertilizer
7.2 P fertilizer
7.3 K fertilizer
Chapter 8 Mid·elements,microelements and compound fertilizer
8.1 Mid-elements fertilizer
8.2 Microelements fertilizer
8.3 Compound fertilizer
Chapter 9 Organic fertilizers
9.1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organic fertilizers
9.2 Organic waste fertilizers
9.3 Green manure
9.4 Peat and humic fertilizer
Chapter l0 Effects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ecosystem and food safety
10.1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nd environment
10.2 Effects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D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Reference
前言
绪论
1 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1 土壤是农业的基础
1.2 土壤是农业生产三大环节的根本
1.3 土壤是农业生产技术设计与实施的基本依据
1.4 肥料是农业增产的物质基础
2 土壤是一种再生自然资源
3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土壤与肥料的概念及发展
4.1 土壤成分观点
4.2 土壤生理观点
4.3 土壤生态学观点
5 土壤肥料学的任务及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
第1章 土壤的形成与演变
1.1 土壤母质的形成
1.1.1 土壤母质的来源
1.1.2 岩石的风化与土壤母质的形成
1.2 土壤的形成
1.2.1 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1.2.2 土壤形成因素
1.2.3 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1.2.4 土壤层次发育
第2章 土壤的物质组成
2.1 土壤矿物质
2.1.1 土壤矿物质的基本情况
2.1.2 土壤质地
2.1.3 质地层次与质地改良途径
2.2 土壤有机质
2.2.1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其组成特点
2.2.2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2.2.3 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2.2.4 土壤有机质的调节途径
2.3 土壤生物
2.3.1 土壤生物的多样性
2.3.2 土壤生物对土壤及其植物的作用
2.3.3 土壤管理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2.4 土壤水分
2.4.1 土壤水分类型及其含量
2.4.2 土壤水分能量
2.4.3 土壤有效水
2.4.4 土壤水运动
2.4.5 土壤水状况调节
2.5 土壤空气
2.5.1 土壤空气状况
2.5.2 土壤通气性
2.5.3 土壤氧化还原状况
2.5.4 土壤空气的调节
第3章 土壤基本性质
3.1 土壤吸附性能
3.1.1 土壤胶体
3.1.2 土壤阳离子代换作用
3.1.3 土壤阴离子代换作用
3.2 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
3.2.1 土壤酸碱性
3.2.2 土壤酸度指标
3.2.3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
3.2.4 土壤缓冲性
3.3 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
3.3.1 土壤的孔性与孔度
3.3.2 土壤结构
3.3.3 土壤耕性
3.4 土壤的热量状况
3.4.1 土壤热量的来源
3.4.2 影响地面辐射平衡的因素
3.4.3 土壤的热量平衡
3.4.4 土壤的热性质
3.4.5 土壤温度
3.5 土壤生产性能
3.5.1 土壤生产性能的概念
3.5.2 土壤生产性能分述
第4章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改良利用
4.1 我国土壤的形成条件及分布
4.1.1 形成条件
4.1.2 分布
4.2 我国土壤形成过程与分类
4.2.1 土壤形成过程
4.2.2 我国土壤的分类
4.3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改良利用
4.3.1 铁铝土
4.3.2 淋溶土
4.3.3 半淋溶土
4.3.4 钙层土
4.3.5 漠土
4.3.6 初育土
4.3.7 水成土
4.3.8 半水成土
4.3.9 盐碱土
4.3.10 人为土
4.3.11 高山土
第5章 土壤管理
5.1 我国的耕地资源与土壤资源
5.1.1 中国耕地资源的现状与特点
5.1.2 土壤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5.1.3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5.2 土壤退化与防治
5.2.1 土壤退化的概念及分类
5.2.2 全球土壤的退化概况
5.2.3 我国土壤退化主要类型及防治途径
5.3 土壤培肥
5.3.1 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
5.3.2 土壤培肥的基本措施
第6章 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6.1 植物的营养成分
6.1.1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6.1.2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专一性、综合性及一般功能
6.1.3 植物的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
6.2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6.2.1 养分离子向根部迁移
6.2.2 根部对离子态养分的吸收
6.2.3 叶部对养分的吸收
6.3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
6.3.1 光照与温度
6.3.2 水分
6.3.3 通气性
6.3.4 土壤反应
6.3.5 养分浓度
6.3.6 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6.4 施肥与植物产量、品质的关系
6.4.1 施肥与产量的关系
6.4.2 施肥与品质的关系
6.5 植物营养特性与施肥原则
6.5.1 植物营养的共性和个性
6.5.2 植物营养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6.5.3 合理施肥的原则
第7章 大量元素肥料
7.1 氮肥
7.1.1 植物的氮素营养
7.1.2 土壤中氮的循环
7.1.3 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技术
7.1.4 氮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7.2 磷肥
7.2.1 植物的磷素营养
7.2.2 土壤中磷的循环
7.2.3 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技术
7.2.4 磷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7.3 钾肥
7.3.1 植物的钾素营养
7.3.2 土壤中的钾素
7.3.3 钾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技术
7.3.4 钾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
第8章 中、微量元素肥料和复混肥料
8.1 中量元素肥料
8.1.1 作物中的硫、钙、镁营养
8.1.2 土壤中的硫、钙、镁
8.1.3 硫、钙、镁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8.2 微量元素肥料
8.2.1 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
8.2.2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8.2.3 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和施用
8.3 复混肥料
8.3.1 复混肥料的概述
8.3.2 复混肥料的品种、性质和合理施用
8.3.3 肥料的混合技术
第9章 有机肥料
9.1 有机肥料的特性及其作用
9.1.1 有机肥料的特性
9.1.2 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9.2 农业废弃物肥料
9.2.1 粪尿和厩肥
9.2.2 堆肥、沤肥、沼气发酵肥和秸秆还田
9.2.3 饼肥
9.2.4 城市垃圾肥
9.3 绿肥
9.3.1 种植绿肥的意义
9.3.2 绿肥的种类
9.3.3 绿肥植物的栽培方式
9.3.4 主要绿肥作物生长习性和栽培要点
9.3.5 绿肥的合理利用
9.4 泥炭与腐殖酸类肥料
9.4.1 泥炭
9.4.2 腐殖酸类肥料
第10章 施肥与生态和食品安全
10.1 施肥与环境
10.1.1 施肥与大气环境
10.1.2 施肥与水环境
10.1.3 施肥与土壤环境
10.1.4 防治施肥对环境影响的对策与措施
10.2 施肥与农产品品质和安全
10.2.1 施肥与农产品品质
10.2.2 施肥与食品安全
10.2.3 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保证食品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参考文献
绪论
Chapter l Formation and evolvement of soil
1.1 Formation of soil parent material
1.2 Formation of soil
Chapter 2 Soil component
2.1 Soil minerals
2.2 Soil organic matter
2.3 Soil biology
2.4 Soil water
2.5 Soil air
Chapter 3 Fundamental chareter of soil
3.1 Soil adsorption capacity
3.2 Soil acid-base property and buffer capacity
3.3 Soil porosity structure and tilth
3.4 Soil heat status
3.5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soil
Chapter 4 Main types of soil in China and its amelioration
4.1 Forming cond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oil in China
4.2 Soil-forming process and classification
4.3 Main types of soil in China and its amelioration
Chapter 5 Soil management
5.1 Arable land and soil resources in China
5.2 Prevention and remediation of soil degradation
5.3 Fertilization soil
Chapter 6 Plant nutrition and principle of application fertilizer
6.1 Plant nutrients
6.2 Nutrient absorption by plants
6.3 0uter conditions which influence nutrient absorption by plants
6.4 Relationship between fertilization and production quality of plant
6.5 Nutrition characteristic of plant and its principle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Chapter 7 Mass-elements fertilizer
7.1 N fertilizer
7.2 P fertilizer
7.3 K fertilizer
Chapter 8 Mid·elements,microelements and compound fertilizer
8.1 Mid-elements fertilizer
8.2 Microelements fertilizer
8.3 Compound fertilizer
Chapter 9 Organic fertilizers
9.1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organic fertilizers
9.2 Organic waste fertilizers
9.3 Green manure
9.4 Peat and humic fertilizer
Chapter l0 Effects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n ecosystem and food safety
10.1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nd environment
10.2 Effects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OD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Reference
土壤肥料学[电子资源.图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