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精心选取了上起先秦、下迄清末的名篇、名段220则,分为求学篇、爱国篇、治学篇、写作篇等六大部分,所选文章简明短小,并配以相当浅易的注释,使广大中小学生读后既能提高古文修养,又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目录
一、求学篇
王充常游书肆
欧阳询学书
葛洪苦学
匡衡穿壁引光
高风迷书
送东阳马生序
阎若璩勤学好问
邴原泣学
李白悟学
陆佃求学
车胤囊萤夜读
祖莹习书
叶廷圭抄书
司马光好学
王冕僧寺夜读
李贺呕心为诗
牛弘笃学
范仲淹昼夜苦学
苏洵二十五岁始读书
王羲之学书
自居易苦学
苏秦苦读
梁九学艺
欧阳修借书诵之
陶宗仪积树叶著书
董遇读书在“三余”
顾炎武鞍上默诵诸经注疏
孙敬好学头悬梁
薛谭学讴
板桥读书爱默诵
康里崾日练三万字
邓石如练字不已
钱泳学书
宋克杜门染翰
蔡邕悟创“飞白”体
蔡邕学书嵩山
郑虔柿叶练字
怀素学书两则
苏东坡悬帖学书
米元章学书不辍
赵孟坚舟覆保帖
戴震敏而好问
张溥读书必抄
王欢讨饭读书
任末勤学不已
刘宣勤学成才
韩建识字有法
二、治学篇
教与学
进学解
博学
治学八则
学与练
问说
叶奕绳读书之法
勤读书而文有味
后山改文
推敲
欧阳修改文
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文章为天下之公器
王安石改诗
顾炎武论“学以致用”
论诗
蒲松龄著《聊斋志异》
学贵乎慎始
读书之法
破其卷而取其神
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
书富如人海.不能兼收尽取
穷竭所有于此书
一字之师
观书须熟读
学问之三境界
白居易向老妪请教
袁枚改诗
与友人论学书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三、写作篇
文章、经国之大业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作词之法,首贵沉郁
善学者师心不师道
自然古雅有风神
学诗当识活法
脱套去陈,乃文学之要诀
切忌拾人牙慧
学诗有三节
诗有三境
文章须多改
诗文贵其善写情状
理定辞畅、立文之源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作史须有才、学、识
写作须观古今于须臾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
文章烦简,非因字句多寡
诗笔固不宜直率
为诗贵于意在言外
语贵含蓄
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草创鸣笔,先标准
文以意为主
词以境界为最上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学诗
文佳须多做
开卷以奇句夺目.终篇以媚语摄魂
文眼
歌行起步.宜高唱而人
小说之描写人物.不容着一我之见
文有大法.无定法
出自性灵为真诗
戒浮文巧言谕
名人警句
四、为政篇
慕贤
赏罚宜明
谈勤劳
奉三无私,以一有众
弊政不更,民之沉痼
志未就而悔已生
致知在格物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赏宜从重.罚宜从轻
诚信乃治国之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六正六邪说
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
政贵有恒,不求屡易
五、爱国篇
六、杂谈篇
古文粹读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