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rschaft und Widerstand in der ’Musterkolonie’ Kiautschou: Interaktionen zwischen China und Deutschland, 1897-1914

副标题:无

作   者:(德)余凯思著;孙立新译

分类号:

ISBN:978756072917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从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德国占领并统治青岛的殖民历史和社会。这是一部观点突出的著作,作者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阐述这样的观点:在殖民历史中,历史的主体由殖民统治者、殖民地人民以及两者的交合构成,任何单方面的考察和研究都不能公正地叙述殖民时期的中德关系。据此,作者认为,德国在中国的胶澳租界是殖民统治与抵抗侵略、文化使命与民族自强等等彼此对抗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中国方面的抗争和顺应、丧失和建设在这种相互作用中扮演了主要角色。这一点在以往的德国汉学、史学研究中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另外,这部著作运用“后现代主义”理论,使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对研究界基本定型的有关观念、方法及学科领域的划分等等进行了新的“解构”式探讨,通过分析德意志帝国的殖民统治措施,分析中国政府和人民直接的或迂回的抵抗方式,进而有理有据地论述了1897—1914年中德两国之间围绕胶州湾问题在军事、政治、宗教及文化等方面所展开的相互接触、相互认识和相互作用。更多>>

目录

总序

原著前言

著者中文本前言

译者前言

引言

 1.欧洲与非欧洲社会接触的维度

 2.殖民地历史编纂的范式

 3.文化间接触的结构

 4.写作方法和章节划分

第一章 武力与适应:在山东的政治经济相互作用

 1.山东省的空间和社会经济结构

 2.德国的军事行动与中国的外交:1897年占领胶州事件

 3.在山东的经济和武力:德国与中国之间的“经济战”

 4.总结:政治——经济相互作用中的武力与顺应

第二章 隔离与参与:中国居民与德国殖民统治当局在胶澳租借地的相互作用

 1.“种族”和“肤色”:他者的话语虚构

 2.驯化:殖民地的行政管理机关

 3.隔离:在胶澳租借地的中国居民

 4.操纵:青岛的文化和科学

 5.适应、学习和排拒之间:中国精英们的战略

. 6.总结:话语与殖民地日常生活中符号的统治体系

第三章 宗教排斥:斯泰伊尔传教士与山东乡村社会的相互作用

 1.结构前提:中国、帝国主义与基督教传教

 2.圣言会向中国乡村推进:计划、方法和战略

 3.社会秩序与宗教信仰:中国人对基督教传教的解说

 4.总结:排斥的形式

结语:殖民主义时代德国与中国相互作用的形式、功能和转型

 1.统治的战略

 2.抵抗的战略

 3.跨文化相互作用的形式

附录

 1.缩写符号

 2.未刊史料和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Herrschaft und Widerstand in der ’Musterkolonie’ Kiautschou: Interaktionen zwischen China und Deutschland, 1897-1914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