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 Description of Soil Profiles
副标题:无
作 者:刘光崧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506612180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分为八篇87章,包括八十多个土壤要素的观测与分析方法,书后附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内容包括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土壤矿质全量分析等。
目录
第一篇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1 土壤样品的采集
1.1 引言
1.2 混合土样的采集
1.3 特殊土样的采集
2 土壤样品的制备
2.1 引言
2.2 土样的处理和贮存
2.3 土壤标准样品和土壤参比样品
参考文献
第二篇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3 土壤温度的测定
4 土粒密度的测定
4.1 引言
4.2 比重瓶法
5 土壤容量(土壤密度)的测定
5.1引言
5.2 环刀法
5.3 挖坑法
6 土壤颗粒组成的测定
6.1 引言
6.2 吸管法
7 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7.1 引言
7.2 筛分法
8 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8.1 引言
8.2 吸管法
9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9.1 引言
9.2 烘干法
9.3 中子法
10 土壤最大吸湿量的测定
10.1引言
10.2 饱和硫酸钾法
11 土壤水吸力的测定及水分特性曲线
11.1 引言
11.2 张力计法
11.3 压力膜(板)法
12 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12.1 引言
12.2围框淹灌法
12.3 压力膜(板)法
13 土壤萎蔫含水量的测定
13.1引言
13.2生物法
13.3 压力膜(板)法
14 土壤饱和导水率的测定
14.1 引言
14.2 渗透筒法
14.3 饱和导水率仪法
15 水田渗漏量的测定
15.1 引言
15.2 水田渗漏仪法
16 土壤孔隙度的测定
16.1 引言
16.2 吸力平板法
17 土壤坚实度的测定
17.1 引言
17.2 坚实度计法
18 土壤破裂系数的测定
18.1 引言
18.2 单轴膨胀压缩仪法
第三篇 土壤化学性质及常量养分分析
19 土壤pH的测定
19.1 引言
19.2 电位法
20 水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20.1引言
20.2 电位法
21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21.1 引言
21.2 乙酸铵交换法
21.3 乙酸钠-氯化钠交换法
21.4 交换性阳离子加和法
22 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22.1 引言
22.2 乙酸铵交换-EDTA滴定法
22.3 乙酸铵交换-原子吸收光谱法
23 土壤交换性钾和钠的测定
23.1 引言
23.2 乙酸铵交换-火焰光度法
24 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
24.1 引言
24.2 中和滴定法
24.3 加和法
25 碱化土壤交换性钠的测定
25.1 引言
25.2 乙酸铵-氢氧化铵交换-火焰光度法
26 土壤交换性酸的测定
26.1 引言
26.2 氯化钾交换-中和滴定法
27 土壤石灰施用量的测定
27.1 引言
27.2氯化钙交换-中和滴定法
28 土壤碳酸盐的测定
28.1引言
28.2 气量法
28.3 中和滴定法
29 土壤石膏的测定
29.1引言
29.2 硫酸钡质量法
29.3 盐酸浸提-EDTA滴定法
30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30.1 引言
30.2 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
30.3 重铬酸钾氧化-稀释热法
31 土壤腐殖质组成的测定
31.1引言
31.2焦磷酸钠浸提-重铬酸钾氧化法
32 土壤全氮的测定
32.1引言
32.2 半微量开氏法
33 土壤铵态氮的测定
33.1引言
33.2氯化钾浸提-蒸馏法
33.3 氯化钾浸提-靛酚蓝比色法
34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34.1引言
34.2 还原蒸馏法
34.3镀铜镉还原-重氮化偶合比色法
35 土壤全磷的测定
35.1引言
35.2硫酸-高氯酸消煮-钼锑抗比色法
35.3 氢氟酸-高氯酸消煮-钼锑抗比色法
36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36.1引言
36.2 盐酸-氟化铵浸提-钼锑抗比色法
36.3 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
37 土壤全钾的测定
37.1引言
37.2氢氧化钠碱熔-火焰光度法
37.3 氢氟酸-高氯酸消煮-火焰光度法
38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38.1引言
38.2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
39 土壤缓效钾的测定
39.1引言
39.2硝酸浸提-火焰光度法
40 土壤全硫的测定
40.1引言
40.2燃烧碘量法
41土壤有效硫的测定
41.1引言
41.2 磷酸盐浸提-硫酸钡比浊法
42 土壤有效硅的测定
42.1引言
42.2柠檬酸浸提-钼蓝比色法
第四篇 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
43 土壤浸出液的制备
44 全盐量的测定
44.1引言
44.2质量法
44.3电导法
45 碳酸根、重碳酸根的测定
45.1引言
45.2双指示剂-中和滴定法
45.3 电位滴定法
46 氯根的测定
46.1引言
46.2硝酸银滴定法
46.3硝酸汞滴定法
47 钙、镁离子的测定
47.1引言
47.2EDTA配合滴定法
47.3原子吸收光谱法
48 硫酸根的测定
48.1引言
48.2EDTA间接滴定法
48.3硫酸钡比浊法
49 钾、钠离子的测定
49.1引言
49.2火焰光度法
50 离子总量的计算
51 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水溶性盐分
51.1引言
51.2 离子色谱法测定
第五篇 土壤矿质全量分析
52 土壤粘粒的提取
52.1引言
52.2虹吸管法
52.3离心机法
53 样品的熔融
53.1引言
53.2碳酸钠熔融法
54 硅的测定及系统待测液的制备
54.1引言
54.2动物胶脱硅质量法
55 铁的测定
55.1引言
55.2邻啡罗啉分光光度法
55.3原子吸收光谱法
56 铝的测定
56.1引言
56.2氟化钾取代EDTA容量法
57 钛的测定
57.1引言
57.2过氧化氢分光光度法
57.3变色酸分光光度法
58 锰的测定
58.1引言
58.2甲醛肟分光光度法
58.3原子吸收光谱法
59 钙、镁的测定
59.1引言
59.2 EDTA配合滴定法
59.3 原子吸收光谱法
60 钾、钠的测定
60.1引言
60.2氢氟酸-高氯酸消煮-火焰光度法
61 磷的测定
61.1引言
61.2钼锑抗比色法
62 烧失量的测定
62.1引言
62.2灼烧减重法
第六篇 土壤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分析
63 土壤全硼的测定
63.1引言
63.2碳酸钠熔融-姜黄素比色法
63.3碳酸钠熔融-甲亚胺比色法
64 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64.1引言
64.2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
64.3沸水浸提-甲亚胺比色法
65 土壤全钼的测定
65.1引言
65.2硝酸-高氯酸消煮-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65.3 硝酸-高氯酸消煮-硫氰酸钾比色法
66 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66.1引言
66.2草酸-草酸铵浸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66.3草酸-草酸铵浸提-硫氰酸钾比色法
67 土壤全锰的测定
67.1引言
67.2氢氟酸-硝酸消煮-原子吸收光谱法
67.3氢氟酸-硝酸消煮-高碘酸钾比色法
68 土壤有效锰的测定
68.1引言
68.2乙酸铵-对苯二酚浸提-原子吸收光谱法
68.3乙酸铵-对苯二酚浸提-高碘酸钾比色法
69 土壤全锌的测定
69.1引言
69.2 氢氟酸-硫酸消煮-原子吸收光谱法
69.3 氢氟酸-硫酸消煮-双硫腙比色法
70 土壤有效锌的测定
70.1引言
70.2DTPA浸提(酸性土壤用盐酸浸提)-原子吸收光谱法
70.3 DTPA浸提(酸性土壤用盐酸浸提)-双硫腙比色法
71 土壤全锏的测定
71.1引言
71.2硝酸-高氯酸消煮-原子吸收光谱法
71.3氢氟酸-硫酸消煮-DDTC比色法
72 土壤有效锏的测定
72.1引言
72.2DTPA浸提(酸性土壤用盐酸浸提)-原子吸收光谱法
72.3 DTPA浸提(酸性土壤用盐酸浸提)-DDTC比色法
73 土壤全铁的测定
73.1引言
73.2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煮-原子吸收光谱法
73.3 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煮-邻啡罗啉比色法
74 土壤有效铁的测定
74.1引言
74.2DTPA浸提-原子吸收光谱法
74.3DTPA浸提-邻啡罗啉比色法
75 土壤硒的测定
75.1引言
75.2硝酸-高氯酸消煮-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75.3 硝酸-高氯酸消煮-荧光比色法
76 土壤钴的测定
76.1引言
76.2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煮-原子吸收光谱法
77土壤镉的测定
77.1引言
77.2氢氟酸-硝酸消煮-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77.3 高氯酸-硝酸-硫酸消煮-双硫腙比色法
78 土壤铅的测定
78.1引言
78.2 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煮-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78.3王水-高氯酸消煮-双硫腙比色法
79 土壤铬的测定
79.1引言
79.2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煮-原子吸收光谱法
80 土壤镍的测定
80.1引言
80.2 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煮-原子吸收光谱法
81 土壤汞的测定
81.1引言
81.2硫酸-五氧化二钒消煮-冷原子吸收法
82 土壤砷的测定
82.1引言
82.2硝酸-硫酸消煮-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82.3 硝酸-硫酸消煮-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比色法
83 ICP发射光谱分析法测定土壤中常量和微量元素
83.1引言
83.2偏硼酸锂熔样-ICP发射光谱分析法
83.3酸溶-ICP发射光谱分析法
第七篇 粘土矿物的鉴定
84 粘土矿物的鉴定
84.1引言
84.2X射线衍射仪鉴定
第八篇 土壤剖面描述
85 剖面所在地的环境条件记载
86 土层描述
87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附表Ⅰ土壤分析方法中常用法定计量单位与废止计量单位转换表
附表Ⅱ 常用标准筛孔对照表
引用标准
GB 7172—87 土壤水分测定法
GB 7173—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GB 7833—87 森林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GB 7836—87 森林土壤最大吸湿水的测定
GB 7838—87 森林土壤渗透性的测定
GB 7839—87 森林土壤温度的测定
GB 7843—87 森林土壤坚实度的测定
GB 7844—87 森林土壤比重的测定
GB 7845—87 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
GB 7846—87 森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GB 7852—87 森林土壤全磷的测定
GB 7853—87 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GB 7854—87 森林土壤全钾的测定
GB 7855—87 森林土壤缓效钾的测定
GB 7856—87 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GB 7857—87 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
GB 7858—87 森林土壤腐殖质组成的测定
GB 7859—87 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
GB 7860—87 森林土壤交换性酸的测定
GB 7862—87 森林土壤石灰施用量的测定
GB 7863—87 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GB 7864—87 森林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
GB 7865—87 森林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GB 7866—87 森林土壤交换性钾和钠的测定
GB 7868—87 碱化土壤交换性钠的测定
GB 7870—87 森林土壤碳酸钙的测定
GB 7871—87 森林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
GB 7872—87 森林土壤粘粒的提取
GB 7873—87 森林土壤矿质全量(二氧化硅、铁、铝、钛、锰、钙、镁、磷)分析方法
GB 7874—87 森林土壤全钾、全钠的测定
GB 7875—87 森林土壤全硫的测定
GB 7876—87 森林土壤烧失量的测定
GB 7877—87 森林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GB 7878—87 森林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GB 7879—87 森林土壤有效铜的测定
GB 7880—87 森林土壤有效锌的测定
GB 7881—87 森林土壤有效铁的测定
GB 7883—87 森林土壤易还原锰的测定
GB 12297—90 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
GB 12298—90 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
1 土壤样品的采集
1.1 引言
1.2 混合土样的采集
1.3 特殊土样的采集
2 土壤样品的制备
2.1 引言
2.2 土样的处理和贮存
2.3 土壤标准样品和土壤参比样品
参考文献
第二篇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3 土壤温度的测定
4 土粒密度的测定
4.1 引言
4.2 比重瓶法
5 土壤容量(土壤密度)的测定
5.1引言
5.2 环刀法
5.3 挖坑法
6 土壤颗粒组成的测定
6.1 引言
6.2 吸管法
7 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7.1 引言
7.2 筛分法
8 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8.1 引言
8.2 吸管法
9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9.1 引言
9.2 烘干法
9.3 中子法
10 土壤最大吸湿量的测定
10.1引言
10.2 饱和硫酸钾法
11 土壤水吸力的测定及水分特性曲线
11.1 引言
11.2 张力计法
11.3 压力膜(板)法
12 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
12.1 引言
12.2围框淹灌法
12.3 压力膜(板)法
13 土壤萎蔫含水量的测定
13.1引言
13.2生物法
13.3 压力膜(板)法
14 土壤饱和导水率的测定
14.1 引言
14.2 渗透筒法
14.3 饱和导水率仪法
15 水田渗漏量的测定
15.1 引言
15.2 水田渗漏仪法
16 土壤孔隙度的测定
16.1 引言
16.2 吸力平板法
17 土壤坚实度的测定
17.1 引言
17.2 坚实度计法
18 土壤破裂系数的测定
18.1 引言
18.2 单轴膨胀压缩仪法
第三篇 土壤化学性质及常量养分分析
19 土壤pH的测定
19.1 引言
19.2 电位法
20 水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20.1引言
20.2 电位法
21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21.1 引言
21.2 乙酸铵交换法
21.3 乙酸钠-氯化钠交换法
21.4 交换性阳离子加和法
22 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22.1 引言
22.2 乙酸铵交换-EDTA滴定法
22.3 乙酸铵交换-原子吸收光谱法
23 土壤交换性钾和钠的测定
23.1 引言
23.2 乙酸铵交换-火焰光度法
24 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
24.1 引言
24.2 中和滴定法
24.3 加和法
25 碱化土壤交换性钠的测定
25.1 引言
25.2 乙酸铵-氢氧化铵交换-火焰光度法
26 土壤交换性酸的测定
26.1 引言
26.2 氯化钾交换-中和滴定法
27 土壤石灰施用量的测定
27.1 引言
27.2氯化钙交换-中和滴定法
28 土壤碳酸盐的测定
28.1引言
28.2 气量法
28.3 中和滴定法
29 土壤石膏的测定
29.1引言
29.2 硫酸钡质量法
29.3 盐酸浸提-EDTA滴定法
30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30.1 引言
30.2 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
30.3 重铬酸钾氧化-稀释热法
31 土壤腐殖质组成的测定
31.1引言
31.2焦磷酸钠浸提-重铬酸钾氧化法
32 土壤全氮的测定
32.1引言
32.2 半微量开氏法
33 土壤铵态氮的测定
33.1引言
33.2氯化钾浸提-蒸馏法
33.3 氯化钾浸提-靛酚蓝比色法
34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34.1引言
34.2 还原蒸馏法
34.3镀铜镉还原-重氮化偶合比色法
35 土壤全磷的测定
35.1引言
35.2硫酸-高氯酸消煮-钼锑抗比色法
35.3 氢氟酸-高氯酸消煮-钼锑抗比色法
36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36.1引言
36.2 盐酸-氟化铵浸提-钼锑抗比色法
36.3 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
37 土壤全钾的测定
37.1引言
37.2氢氧化钠碱熔-火焰光度法
37.3 氢氟酸-高氯酸消煮-火焰光度法
38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38.1引言
38.2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
39 土壤缓效钾的测定
39.1引言
39.2硝酸浸提-火焰光度法
40 土壤全硫的测定
40.1引言
40.2燃烧碘量法
41土壤有效硫的测定
41.1引言
41.2 磷酸盐浸提-硫酸钡比浊法
42 土壤有效硅的测定
42.1引言
42.2柠檬酸浸提-钼蓝比色法
第四篇 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
43 土壤浸出液的制备
44 全盐量的测定
44.1引言
44.2质量法
44.3电导法
45 碳酸根、重碳酸根的测定
45.1引言
45.2双指示剂-中和滴定法
45.3 电位滴定法
46 氯根的测定
46.1引言
46.2硝酸银滴定法
46.3硝酸汞滴定法
47 钙、镁离子的测定
47.1引言
47.2EDTA配合滴定法
47.3原子吸收光谱法
48 硫酸根的测定
48.1引言
48.2EDTA间接滴定法
48.3硫酸钡比浊法
49 钾、钠离子的测定
49.1引言
49.2火焰光度法
50 离子总量的计算
51 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水溶性盐分
51.1引言
51.2 离子色谱法测定
第五篇 土壤矿质全量分析
52 土壤粘粒的提取
52.1引言
52.2虹吸管法
52.3离心机法
53 样品的熔融
53.1引言
53.2碳酸钠熔融法
54 硅的测定及系统待测液的制备
54.1引言
54.2动物胶脱硅质量法
55 铁的测定
55.1引言
55.2邻啡罗啉分光光度法
55.3原子吸收光谱法
56 铝的测定
56.1引言
56.2氟化钾取代EDTA容量法
57 钛的测定
57.1引言
57.2过氧化氢分光光度法
57.3变色酸分光光度法
58 锰的测定
58.1引言
58.2甲醛肟分光光度法
58.3原子吸收光谱法
59 钙、镁的测定
59.1引言
59.2 EDTA配合滴定法
59.3 原子吸收光谱法
60 钾、钠的测定
60.1引言
60.2氢氟酸-高氯酸消煮-火焰光度法
61 磷的测定
61.1引言
61.2钼锑抗比色法
62 烧失量的测定
62.1引言
62.2灼烧减重法
第六篇 土壤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分析
63 土壤全硼的测定
63.1引言
63.2碳酸钠熔融-姜黄素比色法
63.3碳酸钠熔融-甲亚胺比色法
64 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64.1引言
64.2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
64.3沸水浸提-甲亚胺比色法
65 土壤全钼的测定
65.1引言
65.2硝酸-高氯酸消煮-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65.3 硝酸-高氯酸消煮-硫氰酸钾比色法
66 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66.1引言
66.2草酸-草酸铵浸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66.3草酸-草酸铵浸提-硫氰酸钾比色法
67 土壤全锰的测定
67.1引言
67.2氢氟酸-硝酸消煮-原子吸收光谱法
67.3氢氟酸-硝酸消煮-高碘酸钾比色法
68 土壤有效锰的测定
68.1引言
68.2乙酸铵-对苯二酚浸提-原子吸收光谱法
68.3乙酸铵-对苯二酚浸提-高碘酸钾比色法
69 土壤全锌的测定
69.1引言
69.2 氢氟酸-硫酸消煮-原子吸收光谱法
69.3 氢氟酸-硫酸消煮-双硫腙比色法
70 土壤有效锌的测定
70.1引言
70.2DTPA浸提(酸性土壤用盐酸浸提)-原子吸收光谱法
70.3 DTPA浸提(酸性土壤用盐酸浸提)-双硫腙比色法
71 土壤全锏的测定
71.1引言
71.2硝酸-高氯酸消煮-原子吸收光谱法
71.3氢氟酸-硫酸消煮-DDTC比色法
72 土壤有效锏的测定
72.1引言
72.2DTPA浸提(酸性土壤用盐酸浸提)-原子吸收光谱法
72.3 DTPA浸提(酸性土壤用盐酸浸提)-DDTC比色法
73 土壤全铁的测定
73.1引言
73.2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煮-原子吸收光谱法
73.3 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煮-邻啡罗啉比色法
74 土壤有效铁的测定
74.1引言
74.2DTPA浸提-原子吸收光谱法
74.3DTPA浸提-邻啡罗啉比色法
75 土壤硒的测定
75.1引言
75.2硝酸-高氯酸消煮-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75.3 硝酸-高氯酸消煮-荧光比色法
76 土壤钴的测定
76.1引言
76.2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煮-原子吸收光谱法
77土壤镉的测定
77.1引言
77.2氢氟酸-硝酸消煮-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77.3 高氯酸-硝酸-硫酸消煮-双硫腙比色法
78 土壤铅的测定
78.1引言
78.2 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煮-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78.3王水-高氯酸消煮-双硫腙比色法
79 土壤铬的测定
79.1引言
79.2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煮-原子吸收光谱法
80 土壤镍的测定
80.1引言
80.2 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消煮-原子吸收光谱法
81 土壤汞的测定
81.1引言
81.2硫酸-五氧化二钒消煮-冷原子吸收法
82 土壤砷的测定
82.1引言
82.2硝酸-硫酸消煮-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82.3 硝酸-硫酸消煮-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比色法
83 ICP发射光谱分析法测定土壤中常量和微量元素
83.1引言
83.2偏硼酸锂熔样-ICP发射光谱分析法
83.3酸溶-ICP发射光谱分析法
第七篇 粘土矿物的鉴定
84 粘土矿物的鉴定
84.1引言
84.2X射线衍射仪鉴定
第八篇 土壤剖面描述
85 剖面所在地的环境条件记载
86 土层描述
87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附表Ⅰ土壤分析方法中常用法定计量单位与废止计量单位转换表
附表Ⅱ 常用标准筛孔对照表
引用标准
GB 7172—87 土壤水分测定法
GB 7173—87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GB 7833—87 森林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GB 7836—87 森林土壤最大吸湿水的测定
GB 7838—87 森林土壤渗透性的测定
GB 7839—87 森林土壤温度的测定
GB 7843—87 森林土壤坚实度的测定
GB 7844—87 森林土壤比重的测定
GB 7845—87 森林土壤颗粒组成(机械组成)的测定
GB 7846—87 森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GB 7852—87 森林土壤全磷的测定
GB 7853—87 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GB 7854—87 森林土壤全钾的测定
GB 7855—87 森林土壤缓效钾的测定
GB 7856—87 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GB 7857—87 森林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及碳氮比的计算
GB 7858—87 森林土壤腐殖质组成的测定
GB 7859—87 森林土壤pH值的测定
GB 7860—87 森林土壤交换性酸的测定
GB 7862—87 森林土壤石灰施用量的测定
GB 7863—87 森林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GB 7864—87 森林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的测定
GB 7865—87 森林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GB 7866—87 森林土壤交换性钾和钠的测定
GB 7868—87 碱化土壤交换性钠的测定
GB 7870—87 森林土壤碳酸钙的测定
GB 7871—87 森林土壤水溶性盐分分析
GB 7872—87 森林土壤粘粒的提取
GB 7873—87 森林土壤矿质全量(二氧化硅、铁、铝、钛、锰、钙、镁、磷)分析方法
GB 7874—87 森林土壤全钾、全钠的测定
GB 7875—87 森林土壤全硫的测定
GB 7876—87 森林土壤烧失量的测定
GB 7877—87 森林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GB 7878—87 森林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GB 7879—87 森林土壤有效铜的测定
GB 7880—87 森林土壤有效锌的测定
GB 7881—87 森林土壤有效铁的测定
GB 7883—87 森林土壤易还原锰的测定
GB 12297—90 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
GB 12298—90 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Analysis & Description of Soil Profile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