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模具工程》(第二版)——这部优秀著作的最新修订版,详尽地论述了设计和制造热塑性塑料模具的各个方面。虽然本书集中点在注塑模具,但许多涉及的问题也适用于其他模具,如吹塑模具和热固性塑料模具。
本书从塑料制品图开始到完成模具装配图,逐步介绍了模具设计的指导原则。这些实用的方法,使这本书对于工程专业学生和工业界的模具设计人员特别有价值。
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有关模具、注塑机、塑料原料及其制品的基础知识
模具工程入门→模具的基本功能→对模具的要求→模具设计的一般指导原则→塑料鉴别
第二部分 模具设计的一般指导原则
模具方案设计→模塑操作程序→塑料收缩→模具表面公差→浇口和流道→排气→顶出→模具冷却→热膨胀→迭层模具
第三部分 模具设计者要考虑的特殊问题
模具材料规格→模板→金属疲劳→模具螺丝→螺帽→模具和模具零件的装卸→气体和油压驱动器→设计人 员的计算规则
第四部分 模具性能
模具性能和寿命→模具性能方面经常问到的问题→循环周期→壁厚→制品的尺寸和形状→结晶性→模具中的力→预载→磨损和润滑→模具零件的压制制造 更多>>
目录
第一篇 模具工程
第一部分 有关模具、注塑机、塑料原料
及其制品的基础知识第1章 模具工程入门3
11 注塑模3
12 注塑机4
121 合模机构4
122 塑化装置4
123 注射装置5
124 控制装置6
13 模塑时间和技术术语7
131 模具闭合过程和开启过程时间(空程周期)8
132 顶出时间和开模行程9
133 模具打开状态时间9
134 注射时间9
135 注射保压时间10
136 冷却时间10
参考文献11
第2章 模具的基本功能12
21 成型制品12
ⅷ 211 制品形状13
. 22 塑料从注塑机到模腔的输送14
221 冷流道14
222 热流道16
23 充模时空气从模腔的排出17
231 单浇口17
232 不均匀壁厚18
233 多浇口18
24 塑料的冷却18
25 塑料制品的顶出19
26 生产的经济性和适当的要求20
261 模具类型和模腔数目20
262 在一副模具中模塑不同形状的制品23
263 多色或多种材料的模塑24
第3章 对模具的要求25
31 精度和精整25
311 精度要求25
312 精整要求26
32 生产率27
321 模腔数目27
322 冷却质量28
323 顶出速度和时机28
324 模具的强度和耐久性29
325 安装、启动方便29
33 物理强度30
331 拉伸强度31
332 压缩强度32
333 板挠度33
34 耐磨性33
341 在压力下运动的模具零件的磨损33
342 微动磨损34
343 塑料的磨蚀和腐蚀磨损34
344 锈蚀35
35 安全操作35
351 对模具的损伤35
352 人身伤害37
36 保养和互换性37
361 保养37
362 互换性38
ⅸ 37 在注塑机中易于安装38
38 合适的模具成本(价格)39
381 模具设计工程成本 (ce) 40
382 生产工程成本 (cp) 40
383 模块成本 (cs) 40
384 模套成本 (cm) 41
385 装配成本 (ca) 41
386 调试成本 (ct) 41
387 企业管理成本和利润率 (co和p) 41
388 多模腔模具的成本41
389 迭层模具成本42
3810 塑料件(制品)的成本42
第4章 模具设计的一般指导原则43
41 在开始设计模具之前43
42 指定塑料的模塑特性45
43 预期模塑周期46
44 考察制品47
441 检查制品图47
442 从一个制品或模型开始工作52
45 为预算员和设计师设计的典型的检验清单52
451 注塑机技术规范52
452 制品、制品图和生产技术规范53
第5章 塑料鉴别56
51 塑料类型的鉴别56
第二部分 模具设计的一般指导原则
第6章 模具方案设计60
61 模具设计规则60
611 设计之前60
612 首先要考虑的问题61
613 逐步设计--模具模块设计62
614 逐步法设计--模套设计69
62 模腔中水平方向力的平衡72
63 流道的平衡和模腔的布置74
631 流道的平衡74
632 二板式模具(冷流道)75
633 三板式模具89
634 热流道布局93
ⅹ 参考文献94
第7章 模塑操作程序95
第8章 塑料收缩98
81 理论方面98
82 实际应用100
821 注塑变量和收缩100
822 收缩的基本公式103
823 对收缩负责(收缩因子的选择)104
824 收缩对开模和脱模力的影响105
825 收缩设计的实用化建议106
826 部分材料的成型收缩率107
827 影响收缩的其他因素108
828 spi标准成型公差111
829 收缩对容器形状的影响111
参考文献112
第9章 模具表面公差113
91 标注公差的基本考虑113
911 误解之一113
912 误解之二114
913 误解之三114
92 制品壁厚的公差115
93 对公差负责115
第10章 浇口和流道116
101 每个模腔浇口的位置和数量116
1011 每个模腔开一个浇口116
1012 每个模腔开两个或更多浇口--大制品120
1013 每个模腔开两个或更多浇口--细长的制品121
1014 浇口残迹122
102 热流道浇口的类型和结构125
1021 开式浇口125
1022 阀式浇口132
1023 影响浇口尺寸和形状的因素134
1024 对正确设计浇口的要求137
1025 浇口形状和尺寸137
103 冷流道浇口类型和结构140
1031 概要140
1032 边缘浇口141
1033 扇形浇口142
1034 盘形浇口143
1035 柄形浇口144
1036 隧道式浇口145
1037 复式隧道式浇口149
1038 弧形或沉陷的隧道式浇口149
1039 三板式浇口149
104 冷流道顶出和拔出器151
1041 流道拔出器和流道的顶出152
1042 吸料销头部周围的塑料流动155
1043 顶出元件、吸料穴或吸料销的位置和数量155
1044 靠近隧道式浇口的吸料穴的布置156
1045 用于三板式下沉式流道的吸料销157
105 冷流道模具157
1051 二板式模具158
1052 三板式模具160
1053 三板式模具的综合评述161
106 热流道模具164
1061 热流道系统的商品化工作167
参考文献168
第11章 排气169
111 背景知识及理论169
112 术语及规则170
113 分型面排气171
1131 排气道和排气槽173
114 排气杆和镶件排气175
1141 排气杆175
1142 筋的排气175
115 混杂排气176
1151 流道排气176
1152 模腔底部的排气177
第12章 顶出178
121 内容及概念概述178
122 顶出方式的基本要求178
1221 顶出零件179
1222 注塑机顶出杆的长度179
123 顶出的一般原则180
1231 行程、间隙和制品高度181
1232 排气183
1233 顶出制品的位置183
124 顶杆和顶管186
1241 顶杆配合间隙和长度186
1242 尺寸,表面精整和顶杆的形状186
1243 专用顶杆的形状188
1244 顶杆的数量和布置189
125 顶杆和顶杆固定板190
1251 顶出力190
1252 注射压力191
1253 与注塑机顶杆相关的顶杆位置的影响192
1254 顶杆固定板192
1255 防止顶杆偏移转动193
1256 复位销194
1257 顶杆箱195
1258 顶杆托板导向197
1259 顶杆托板的复位198
126 脱模板201
1261 脱模板的一般准则202
1262 脱模板导向204
1263 脱模圈207
1264 脱模杆209
1265 从注射侧脱模210
127 压缩空气顶出211
1271 空气顶出带来的问题211
1272 压缩空气顶出的基本要求212
1273 阀杆顶出213
1274 吹气喷嘴216
1275 吹气缝219
1276 从注射侧进行空气顶出222
1277 机械和空气联合顶出223
ⅹⅲ 128 多次顶出行程224
129 专用顶出方法224
1291 颈圈顶出224
1292 分瓣顶出225
1293 拉模芯顶出226
1294 摆杆顶出227
1210 两级(和多级)顶出228
12101 使用两级顶出的原因及场合229
12102 典型的两级顶出驱动器230
12103 活动模腔233
1211 成型面的精整237
1212 顶出顺序238
1213 可拆分模芯240
12131 斜向运动模芯241
1214 退螺纹模具242
12141 传统的退螺纹方式242
12142 哈斯科(husky)独创的退螺纹模具243
12143 哈斯科的新退螺纹模具系统245
第13章 模具冷却246
131 引言246
1311 模具设计的目的247
1312 可利用的帮助248
132 注塑模冷却248
133 影响模具冷却的因素249
1331 冷却介质的温度250
1332 塑料的温度--热平衡250
1333 热量、温度和能量的基本原理258
1334 流道系统262
1335 模套的温度263
134 冷却通道的设计263
1341 钻孔通道与其他通道以及模壁间的距离263
1342 模板中的冷却设计及尺寸确定266
1343 串联冷却和并联冷却267
1344 三板式模具中的流道与模腔板271
1345 与模塑制品直接接触的模具部件内的冷却
通道尺寸布置273
ⅹⅳ 135 供水管路(软管)的尺寸和数量300
136 一副模具冷却介质的需求量302
1361 引言302
1362 输入热量的计算303
1363 冷却需要量304
1364 冷却水的温度305
1365 露点306
1366 所需冷却水的量306
1367 冷却效率307
1368 冷却水的供应308
1369 冷却管路的大小311
参考文献312
第14章 热膨胀313
141 影响热膨胀的变量313
142 许用应力中的因素315
1421 材料选择315
1422 “冷间隙”的产生316
143 热梯度317
144 模板318
1441 联锁装置319
1442 模块的各自定位319
145 热流道歧管320
1451 模具温度321
1452 塑料温度321
146 注吹模具322
第15章 迭层模具323
151 迭层模具理论323
152 定义和名称323
153 结构布置324
154 行程324
155 支撑325
156 合模力328
157 非对称布置329
158 注塑机和模具的其他重要特性330
1581 注射量330
1582 回复速度330
1583 注射速度330
1584 注射量和产品质量的可重复性331
1585 注道切断331
1586 热塑料的压力释放331
1587 开式注嘴注塑331
1588 截流式注嘴注塑332
1589 压板间距、闭合高度和合模行程332
15810 注射滑座的移动333
ⅹⅴ 15811 无人防护区334
15812 顶出装置334
15813 中间部分的支撑334
15814 下落限制器334
15815 开模力335
159 迭层模具设计原则335
1591 模腔布置335
1592 注道杆长度336
1593 注道杆的加热337
1594 意外接触注道杆的防护337
1595 注道杆导向337
1596 合模行程337
1597 顶出机构的驱动338
1510 模具中间部分的水、气、电供给340
15101 模具维修341
1511 迭层模具的举例341
第三部分 模具设计者要考虑的特殊问题
第16章 模具材料规格344
161 材料比较344
162 模具材料选择准则345
163 热处理349
1631 消除应力349
1632 渗碳349
1633 氮化351
1634 火焰淬火、感应淬火352
164 模具精整352
1641 模具表面精整352
1642 模具表面精整符号353
1643 特殊织构354
1644 喷砂和蒸汽珩磨354
ⅹⅵ 1645 抛光和擦光355
1646 非模塑表面精整规格359
第17章 模板360
171 用途和材料选择360
172 模板挠曲361
173 作用于模板的力362
174 模板挠度和应力的简化计算362
1741 挠度362
1742 应力363
1743 设计校验363
175 动模板的导向364
1751 支承导向364
1752 模板导向365
第18章 金属疲劳369
181 材料力学性能369
182 金属疲劳370
1821 疲劳的定义370
183 四种基本类型载荷371
1831 轴向载荷371
1832 弯曲载荷371
1833 剪切载荷371
1834 扭转载荷372
184 载荷波动、尺度和方向372
185 疲劳寿命曲线373
186 避免模具疲劳失效376
1861 材料选择376
1862 精整376
1863 产品形状377
1864 应力集中377
187 硬度对疲劳极限的影响378
188 精整的影响379
189 应力集中源对疲劳极限的影响379
1891 截面变化379
1892 拐角的应力集中源380
1893 刀具痕迹380
1894 花键和键槽381
ⅹⅶ 1810 微动磨损383
1811 焊接与疲劳383
1812 其他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383
18121 晶粒组织383
18122 雕刻位置384
18123 颗粒喷射384
1813 疲劳举例384
18131 模腔镶件385
18132 模腔钻孔387
参考文献388
第19章 模具螺丝389
191 螺纹紧固件389
192 螺丝工作情况389
193 螺纹加工方法不同的螺丝类型391
1931 轧制螺纹391
1932 切削螺纹391
194 螺纹螺距类型:细牙和粗牙391
195 螺丝的紧固作用和预载392
196 温度对螺丝的影响394
197 循环载荷对螺丝的影响397
198 螺丝的润滑397
199 钢制螺丝标准398
1991 螺丝用钢的性能398
1992 129级螺丝的螺纹公差398
1993 螺纹接合长度399
1994 关于螺丝和螺丝连接的附加建议400
1995 带肩螺丝(脱模板螺栓)和紧固螺丝401
1910 螺丝数据401
1911 用于调整的螺丝和柱螺栓406
1912 安全螺丝408
19121 锁紧垫圈408
19122 loctite瑃m, permaflex瑃m等408
19123 变形螺丝409
19124 金属丝拴住螺丝头部409
19125 塑料插件保证安全的螺丝(nylok瑃m等)409
1913 螺帽410
19131 安全螺帽410
19132 开口销410
19133 压紧螺帽410
19134 用塑料嵌件(nylok瑃m等)保证螺帽安全411
19135 保证螺帽安全的其他方法411
参考文献411
ⅹⅷ第20章 模具和模具零件的装卸412
201 安全412
202 模板吊装412
2021 模具零件的加工412
2022 模板面上的吊孔413
203 吊环螺栓414
2031 提升和吊起理论414
2032 提升载荷416
2033 吊环螺栓使用注意事项417
2034 吊环螺栓使用举例418
204 吊杆420
205 注塑机上模具的安装421
2051 较大模具421
2052 快速换模器422
206 搭袢422
2061 模具维修的搭袢423
第21章 气体和油压驱动器425
211 气缸和活塞425
2111 单作用驱动器425
2112 双动驱动器426
2113 力玣建立的速度426
2114 密封件428
2115 驱动器的位置和数量428
2116 定位429
2117 缸壁和活塞杆的精整429
2118 要求的力429
2119 排气噪声430
21110 空气驱动的成本430
212 油压驱动器430
2121 液压油管路431
2122 行程432
2123 气体的放出432
2124 与注塑机的对接432
213 模具安全432
ⅹⅸ第22章 设计人员的计算规则433
221 产品的投影面积(玜璸p) 433
222 钢板的合模沿口面积(玜玸s) 434
223 合模力玣璫434
224 疲劳435
225 模块的压缩436
226 圆周应力和模腔扩展437
227 弹簧438
228 楔439
229 几个问题的计算439
2291 通过滚柱或滚珠的测量439
2292 止动器440
2210 热导率441
22101 热膨胀441
2211 比热容441
2212 加热器功率442
22121 管状加热器442
22122 圆筒加热器442
22123 单位质量热流道歧管的热输入(用玾) 442
2213 常用转换系数443
2214 锥体配合的预载446
22141 模具中锥体的作用446
22142 锥体预载目的446
22143 模楔子和合模沿口449
2215 锥体尺寸的标出451
22151 外锥体451
22152 内锥体452
22153 带角度的表面452
22154 设计(校验)球453
2216 脱模圈或预载锥体的疲劳454
22161 脱模圈454
22162 锥体自锁455
22163 应力455
22164 磨削锥体对预载的影响456
2217 倒角和半径457
22171 一般知识457
22172 标定倒角458
22173 标注半径458
22174 拐角的半径459
22175 跟部460
2218 o形圈安装460
2219 模具上钻孔461
ⅹⅹ 22191 麻花钻461
22192 深孔钻削(枪钻)464
22193 模具冷却和气体通道的钻削468
参考文献473
第二篇 模具性能
第23章 模具性能和寿命477
参考文献479
第24章 模具性能方面经常问到的问题480
241 模具的期望寿命480
2411 制品报废480
2412 模具报废480
242 影响模具寿命的因素481
2421 机械部分481
2422 电气部分481
243 生产量、生产率和效率之间的区别482
2431 生产量482
2432 生产率483
2433 效率483
244 模塑作业影响制品成本的原因484
2441 塑料的成本484
2442 能源、水及压缩空气的成本485
2443 制品生产的人工劳动费用486
2444 模具成本487
2445 机器(机时)成本489
2446 维修成本490
2447 建厂费490
第25章 循环周期492
251 制品设计的影响492
2511 壁厚玹492
2512 壁的均匀性492
2513 制品所有部位良好冷却的可行性492
252 模具设计的影响492
ⅹ 2521 热交换493
2522 塑料充模493
2523 排气493
2524 顶出493
253 注塑机尺寸选择的影响493
254 模塑材料(塑料)的影响494
2541 黏度494
2542 结晶度494
2543 料温495
2544 热导率495
2545 塑料来源495
255 制品顶出温度的影响495
2551 制品应力496
2552 倒陷和螺纹的脱模496
256 注射(充料)速度的影响496
2561 注塑机的能力496
2562 塑料类型497
2563 制品设计497
2564 模具设计497
257 注射量498
2571 塑化能力498
2572 注射量和模腔数目500
258 顶出时间的确定501
259 合模行程长度501
2510 模具冷却502
25101 冷却效率502
第26章 壁厚507
261 注射压力507
2611 注塑机注嘴后的注射压力507
2612 模腔空间内的实际压力508
262 流动长度509
263 合模力510
264 熔体指数511
265 收缩率514
2651 壁厚和收缩率514
266 冷却时间515
2661 薄壁515
2662 厚壁516
ⅹ 267 模芯位移516
2671 制造误差517
2672 复式浇口517
2673 挠曲517
2674 模芯支撑517
2675 定位机构的特性518
2676 模楔锁紧518
2677 影响模芯位移的其他因素519
参考文献519
第27章 制品的尺寸和形状520
271 收缩余量520
272 模塑材料521
273 操作环境521
274 模具精度521
275 模具冷却522
第28章 结晶性523
281 注塑级塑料的性能523
282 冷却对结晶性材料的影响523
283 结晶层和非结晶层分布的实际影响528
284 熔点(玹璵)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玹璯) 529
285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预成型530
286 塑料干燥530
参考文献530
第29章 模具中的力531
291 合模力531
292 螺杆的力533
293 开模力533
294 顶出力534
2941 拉伸534
2942 压缩534
2943 挠曲535
2944 扭转537
295 注射力537
2951 液压力537
2952 压缩539
2953 拉伸539
2954 挠曲540
296 剪切力540
297 模具不均匀冷却引起的力540
2971 热膨胀540
ⅹⅹⅲ 2972 热流道部件542
298 注射装置力542
299 表面清晰度的影响542
第30章 预载545
301 预载的定义545
302 合模力546
303 侧型芯受力548
3031 侧型芯内、外移动的力548
3032 支撑力549
3033 侧型芯预载550
304 跟合模力方向垂直的成型力551
305 镶入式模腔552
306 一块(标准的)模腔553
307 组合模腔553
308 侧分模腔556
3081 带柄杯子556
3082 箱形制品模具564
3083 水桶模具565
309 螺钉预紧569
3091 带轴肩螺钉569
3092 模具固定螺钉570
3093 模具压板570
第31章 磨损和润滑571
311 树脂作用引起的磨损571
3111 磨蚀571
3112 腐蚀572
312 冷却剂引起的腐蚀573
313 气体引起的腐蚀574
314 锥体磨损574
315 模具润滑575
3151 导柱、球轴承和导套575
3152 压力或中心润滑576
316 减少磨损的特殊表面处理576
3161 镀硬铬576
ⅹⅹⅳ 3162 氮化(硬或软)576
3163 其他镀层577
第32章 模具零件的压制制造578
321 压制制模578
322 不希望产生压印的典型区域579
323 压印的控制579
3231 钢材的选择579
3232 接触面积大小580
324 锥体锁紧581
325 模板的支撑581
326 模板上的模腔、模芯和其他镶件的支撑582
327 温度升高的影响582
模塑技术术语汇编584
模塑周期中的时间单元584
模具操作术语585
第一部分 有关模具、注塑机、塑料原料
及其制品的基础知识第1章 模具工程入门3
11 注塑模3
12 注塑机4
121 合模机构4
122 塑化装置4
123 注射装置5
124 控制装置6
13 模塑时间和技术术语7
131 模具闭合过程和开启过程时间(空程周期)8
132 顶出时间和开模行程9
133 模具打开状态时间9
134 注射时间9
135 注射保压时间10
136 冷却时间10
参考文献11
第2章 模具的基本功能12
21 成型制品12
ⅷ 211 制品形状13
. 22 塑料从注塑机到模腔的输送14
221 冷流道14
222 热流道16
23 充模时空气从模腔的排出17
231 单浇口17
232 不均匀壁厚18
233 多浇口18
24 塑料的冷却18
25 塑料制品的顶出19
26 生产的经济性和适当的要求20
261 模具类型和模腔数目20
262 在一副模具中模塑不同形状的制品23
263 多色或多种材料的模塑24
第3章 对模具的要求25
31 精度和精整25
311 精度要求25
312 精整要求26
32 生产率27
321 模腔数目27
322 冷却质量28
323 顶出速度和时机28
324 模具的强度和耐久性29
325 安装、启动方便29
33 物理强度30
331 拉伸强度31
332 压缩强度32
333 板挠度33
34 耐磨性33
341 在压力下运动的模具零件的磨损33
342 微动磨损34
343 塑料的磨蚀和腐蚀磨损34
344 锈蚀35
35 安全操作35
351 对模具的损伤35
352 人身伤害37
36 保养和互换性37
361 保养37
362 互换性38
ⅸ 37 在注塑机中易于安装38
38 合适的模具成本(价格)39
381 模具设计工程成本 (ce) 40
382 生产工程成本 (cp) 40
383 模块成本 (cs) 40
384 模套成本 (cm) 41
385 装配成本 (ca) 41
386 调试成本 (ct) 41
387 企业管理成本和利润率 (co和p) 41
388 多模腔模具的成本41
389 迭层模具成本42
3810 塑料件(制品)的成本42
第4章 模具设计的一般指导原则43
41 在开始设计模具之前43
42 指定塑料的模塑特性45
43 预期模塑周期46
44 考察制品47
441 检查制品图47
442 从一个制品或模型开始工作52
45 为预算员和设计师设计的典型的检验清单52
451 注塑机技术规范52
452 制品、制品图和生产技术规范53
第5章 塑料鉴别56
51 塑料类型的鉴别56
第二部分 模具设计的一般指导原则
第6章 模具方案设计60
61 模具设计规则60
611 设计之前60
612 首先要考虑的问题61
613 逐步设计--模具模块设计62
614 逐步法设计--模套设计69
62 模腔中水平方向力的平衡72
63 流道的平衡和模腔的布置74
631 流道的平衡74
632 二板式模具(冷流道)75
633 三板式模具89
634 热流道布局93
ⅹ 参考文献94
第7章 模塑操作程序95
第8章 塑料收缩98
81 理论方面98
82 实际应用100
821 注塑变量和收缩100
822 收缩的基本公式103
823 对收缩负责(收缩因子的选择)104
824 收缩对开模和脱模力的影响105
825 收缩设计的实用化建议106
826 部分材料的成型收缩率107
827 影响收缩的其他因素108
828 spi标准成型公差111
829 收缩对容器形状的影响111
参考文献112
第9章 模具表面公差113
91 标注公差的基本考虑113
911 误解之一113
912 误解之二114
913 误解之三114
92 制品壁厚的公差115
93 对公差负责115
第10章 浇口和流道116
101 每个模腔浇口的位置和数量116
1011 每个模腔开一个浇口116
1012 每个模腔开两个或更多浇口--大制品120
1013 每个模腔开两个或更多浇口--细长的制品121
1014 浇口残迹122
102 热流道浇口的类型和结构125
1021 开式浇口125
1022 阀式浇口132
1023 影响浇口尺寸和形状的因素134
1024 对正确设计浇口的要求137
1025 浇口形状和尺寸137
103 冷流道浇口类型和结构140
1031 概要140
1032 边缘浇口141
1033 扇形浇口142
1034 盘形浇口143
1035 柄形浇口144
1036 隧道式浇口145
1037 复式隧道式浇口149
1038 弧形或沉陷的隧道式浇口149
1039 三板式浇口149
104 冷流道顶出和拔出器151
1041 流道拔出器和流道的顶出152
1042 吸料销头部周围的塑料流动155
1043 顶出元件、吸料穴或吸料销的位置和数量155
1044 靠近隧道式浇口的吸料穴的布置156
1045 用于三板式下沉式流道的吸料销157
105 冷流道模具157
1051 二板式模具158
1052 三板式模具160
1053 三板式模具的综合评述161
106 热流道模具164
1061 热流道系统的商品化工作167
参考文献168
第11章 排气169
111 背景知识及理论169
112 术语及规则170
113 分型面排气171
1131 排气道和排气槽173
114 排气杆和镶件排气175
1141 排气杆175
1142 筋的排气175
115 混杂排气176
1151 流道排气176
1152 模腔底部的排气177
第12章 顶出178
121 内容及概念概述178
122 顶出方式的基本要求178
1221 顶出零件179
1222 注塑机顶出杆的长度179
123 顶出的一般原则180
1231 行程、间隙和制品高度181
1232 排气183
1233 顶出制品的位置183
124 顶杆和顶管186
1241 顶杆配合间隙和长度186
1242 尺寸,表面精整和顶杆的形状186
1243 专用顶杆的形状188
1244 顶杆的数量和布置189
125 顶杆和顶杆固定板190
1251 顶出力190
1252 注射压力191
1253 与注塑机顶杆相关的顶杆位置的影响192
1254 顶杆固定板192
1255 防止顶杆偏移转动193
1256 复位销194
1257 顶杆箱195
1258 顶杆托板导向197
1259 顶杆托板的复位198
126 脱模板201
1261 脱模板的一般准则202
1262 脱模板导向204
1263 脱模圈207
1264 脱模杆209
1265 从注射侧脱模210
127 压缩空气顶出211
1271 空气顶出带来的问题211
1272 压缩空气顶出的基本要求212
1273 阀杆顶出213
1274 吹气喷嘴216
1275 吹气缝219
1276 从注射侧进行空气顶出222
1277 机械和空气联合顶出223
ⅹⅲ 128 多次顶出行程224
129 专用顶出方法224
1291 颈圈顶出224
1292 分瓣顶出225
1293 拉模芯顶出226
1294 摆杆顶出227
1210 两级(和多级)顶出228
12101 使用两级顶出的原因及场合229
12102 典型的两级顶出驱动器230
12103 活动模腔233
1211 成型面的精整237
1212 顶出顺序238
1213 可拆分模芯240
12131 斜向运动模芯241
1214 退螺纹模具242
12141 传统的退螺纹方式242
12142 哈斯科(husky)独创的退螺纹模具243
12143 哈斯科的新退螺纹模具系统245
第13章 模具冷却246
131 引言246
1311 模具设计的目的247
1312 可利用的帮助248
132 注塑模冷却248
133 影响模具冷却的因素249
1331 冷却介质的温度250
1332 塑料的温度--热平衡250
1333 热量、温度和能量的基本原理258
1334 流道系统262
1335 模套的温度263
134 冷却通道的设计263
1341 钻孔通道与其他通道以及模壁间的距离263
1342 模板中的冷却设计及尺寸确定266
1343 串联冷却和并联冷却267
1344 三板式模具中的流道与模腔板271
1345 与模塑制品直接接触的模具部件内的冷却
通道尺寸布置273
ⅹⅳ 135 供水管路(软管)的尺寸和数量300
136 一副模具冷却介质的需求量302
1361 引言302
1362 输入热量的计算303
1363 冷却需要量304
1364 冷却水的温度305
1365 露点306
1366 所需冷却水的量306
1367 冷却效率307
1368 冷却水的供应308
1369 冷却管路的大小311
参考文献312
第14章 热膨胀313
141 影响热膨胀的变量313
142 许用应力中的因素315
1421 材料选择315
1422 “冷间隙”的产生316
143 热梯度317
144 模板318
1441 联锁装置319
1442 模块的各自定位319
145 热流道歧管320
1451 模具温度321
1452 塑料温度321
146 注吹模具322
第15章 迭层模具323
151 迭层模具理论323
152 定义和名称323
153 结构布置324
154 行程324
155 支撑325
156 合模力328
157 非对称布置329
158 注塑机和模具的其他重要特性330
1581 注射量330
1582 回复速度330
1583 注射速度330
1584 注射量和产品质量的可重复性331
1585 注道切断331
1586 热塑料的压力释放331
1587 开式注嘴注塑331
1588 截流式注嘴注塑332
1589 压板间距、闭合高度和合模行程332
15810 注射滑座的移动333
ⅹⅴ 15811 无人防护区334
15812 顶出装置334
15813 中间部分的支撑334
15814 下落限制器334
15815 开模力335
159 迭层模具设计原则335
1591 模腔布置335
1592 注道杆长度336
1593 注道杆的加热337
1594 意外接触注道杆的防护337
1595 注道杆导向337
1596 合模行程337
1597 顶出机构的驱动338
1510 模具中间部分的水、气、电供给340
15101 模具维修341
1511 迭层模具的举例341
第三部分 模具设计者要考虑的特殊问题
第16章 模具材料规格344
161 材料比较344
162 模具材料选择准则345
163 热处理349
1631 消除应力349
1632 渗碳349
1633 氮化351
1634 火焰淬火、感应淬火352
164 模具精整352
1641 模具表面精整352
1642 模具表面精整符号353
1643 特殊织构354
1644 喷砂和蒸汽珩磨354
ⅹⅵ 1645 抛光和擦光355
1646 非模塑表面精整规格359
第17章 模板360
171 用途和材料选择360
172 模板挠曲361
173 作用于模板的力362
174 模板挠度和应力的简化计算362
1741 挠度362
1742 应力363
1743 设计校验363
175 动模板的导向364
1751 支承导向364
1752 模板导向365
第18章 金属疲劳369
181 材料力学性能369
182 金属疲劳370
1821 疲劳的定义370
183 四种基本类型载荷371
1831 轴向载荷371
1832 弯曲载荷371
1833 剪切载荷371
1834 扭转载荷372
184 载荷波动、尺度和方向372
185 疲劳寿命曲线373
186 避免模具疲劳失效376
1861 材料选择376
1862 精整376
1863 产品形状377
1864 应力集中377
187 硬度对疲劳极限的影响378
188 精整的影响379
189 应力集中源对疲劳极限的影响379
1891 截面变化379
1892 拐角的应力集中源380
1893 刀具痕迹380
1894 花键和键槽381
ⅹⅶ 1810 微动磨损383
1811 焊接与疲劳383
1812 其他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383
18121 晶粒组织383
18122 雕刻位置384
18123 颗粒喷射384
1813 疲劳举例384
18131 模腔镶件385
18132 模腔钻孔387
参考文献388
第19章 模具螺丝389
191 螺纹紧固件389
192 螺丝工作情况389
193 螺纹加工方法不同的螺丝类型391
1931 轧制螺纹391
1932 切削螺纹391
194 螺纹螺距类型:细牙和粗牙391
195 螺丝的紧固作用和预载392
196 温度对螺丝的影响394
197 循环载荷对螺丝的影响397
198 螺丝的润滑397
199 钢制螺丝标准398
1991 螺丝用钢的性能398
1992 129级螺丝的螺纹公差398
1993 螺纹接合长度399
1994 关于螺丝和螺丝连接的附加建议400
1995 带肩螺丝(脱模板螺栓)和紧固螺丝401
1910 螺丝数据401
1911 用于调整的螺丝和柱螺栓406
1912 安全螺丝408
19121 锁紧垫圈408
19122 loctite瑃m, permaflex瑃m等408
19123 变形螺丝409
19124 金属丝拴住螺丝头部409
19125 塑料插件保证安全的螺丝(nylok瑃m等)409
1913 螺帽410
19131 安全螺帽410
19132 开口销410
19133 压紧螺帽410
19134 用塑料嵌件(nylok瑃m等)保证螺帽安全411
19135 保证螺帽安全的其他方法411
参考文献411
ⅹⅷ第20章 模具和模具零件的装卸412
201 安全412
202 模板吊装412
2021 模具零件的加工412
2022 模板面上的吊孔413
203 吊环螺栓414
2031 提升和吊起理论414
2032 提升载荷416
2033 吊环螺栓使用注意事项417
2034 吊环螺栓使用举例418
204 吊杆420
205 注塑机上模具的安装421
2051 较大模具421
2052 快速换模器422
206 搭袢422
2061 模具维修的搭袢423
第21章 气体和油压驱动器425
211 气缸和活塞425
2111 单作用驱动器425
2112 双动驱动器426
2113 力玣建立的速度426
2114 密封件428
2115 驱动器的位置和数量428
2116 定位429
2117 缸壁和活塞杆的精整429
2118 要求的力429
2119 排气噪声430
21110 空气驱动的成本430
212 油压驱动器430
2121 液压油管路431
2122 行程432
2123 气体的放出432
2124 与注塑机的对接432
213 模具安全432
ⅹⅸ第22章 设计人员的计算规则433
221 产品的投影面积(玜璸p) 433
222 钢板的合模沿口面积(玜玸s) 434
223 合模力玣璫434
224 疲劳435
225 模块的压缩436
226 圆周应力和模腔扩展437
227 弹簧438
228 楔439
229 几个问题的计算439
2291 通过滚柱或滚珠的测量439
2292 止动器440
2210 热导率441
22101 热膨胀441
2211 比热容441
2212 加热器功率442
22121 管状加热器442
22122 圆筒加热器442
22123 单位质量热流道歧管的热输入(用玾) 442
2213 常用转换系数443
2214 锥体配合的预载446
22141 模具中锥体的作用446
22142 锥体预载目的446
22143 模楔子和合模沿口449
2215 锥体尺寸的标出451
22151 外锥体451
22152 内锥体452
22153 带角度的表面452
22154 设计(校验)球453
2216 脱模圈或预载锥体的疲劳454
22161 脱模圈454
22162 锥体自锁455
22163 应力455
22164 磨削锥体对预载的影响456
2217 倒角和半径457
22171 一般知识457
22172 标定倒角458
22173 标注半径458
22174 拐角的半径459
22175 跟部460
2218 o形圈安装460
2219 模具上钻孔461
ⅹⅹ 22191 麻花钻461
22192 深孔钻削(枪钻)464
22193 模具冷却和气体通道的钻削468
参考文献473
第二篇 模具性能
第23章 模具性能和寿命477
参考文献479
第24章 模具性能方面经常问到的问题480
241 模具的期望寿命480
2411 制品报废480
2412 模具报废480
242 影响模具寿命的因素481
2421 机械部分481
2422 电气部分481
243 生产量、生产率和效率之间的区别482
2431 生产量482
2432 生产率483
2433 效率483
244 模塑作业影响制品成本的原因484
2441 塑料的成本484
2442 能源、水及压缩空气的成本485
2443 制品生产的人工劳动费用486
2444 模具成本487
2445 机器(机时)成本489
2446 维修成本490
2447 建厂费490
第25章 循环周期492
251 制品设计的影响492
2511 壁厚玹492
2512 壁的均匀性492
2513 制品所有部位良好冷却的可行性492
252 模具设计的影响492
ⅹ 2521 热交换493
2522 塑料充模493
2523 排气493
2524 顶出493
253 注塑机尺寸选择的影响493
254 模塑材料(塑料)的影响494
2541 黏度494
2542 结晶度494
2543 料温495
2544 热导率495
2545 塑料来源495
255 制品顶出温度的影响495
2551 制品应力496
2552 倒陷和螺纹的脱模496
256 注射(充料)速度的影响496
2561 注塑机的能力496
2562 塑料类型497
2563 制品设计497
2564 模具设计497
257 注射量498
2571 塑化能力498
2572 注射量和模腔数目500
258 顶出时间的确定501
259 合模行程长度501
2510 模具冷却502
25101 冷却效率502
第26章 壁厚507
261 注射压力507
2611 注塑机注嘴后的注射压力507
2612 模腔空间内的实际压力508
262 流动长度509
263 合模力510
264 熔体指数511
265 收缩率514
2651 壁厚和收缩率514
266 冷却时间515
2661 薄壁515
2662 厚壁516
ⅹ 267 模芯位移516
2671 制造误差517
2672 复式浇口517
2673 挠曲517
2674 模芯支撑517
2675 定位机构的特性518
2676 模楔锁紧518
2677 影响模芯位移的其他因素519
参考文献519
第27章 制品的尺寸和形状520
271 收缩余量520
272 模塑材料521
273 操作环境521
274 模具精度521
275 模具冷却522
第28章 结晶性523
281 注塑级塑料的性能523
282 冷却对结晶性材料的影响523
283 结晶层和非结晶层分布的实际影响528
284 熔点(玹璵)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玹璯) 529
285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预成型530
286 塑料干燥530
参考文献530
第29章 模具中的力531
291 合模力531
292 螺杆的力533
293 开模力533
294 顶出力534
2941 拉伸534
2942 压缩534
2943 挠曲535
2944 扭转537
295 注射力537
2951 液压力537
2952 压缩539
2953 拉伸539
2954 挠曲540
296 剪切力540
297 模具不均匀冷却引起的力540
2971 热膨胀540
ⅹⅹⅲ 2972 热流道部件542
298 注射装置力542
299 表面清晰度的影响542
第30章 预载545
301 预载的定义545
302 合模力546
303 侧型芯受力548
3031 侧型芯内、外移动的力548
3032 支撑力549
3033 侧型芯预载550
304 跟合模力方向垂直的成型力551
305 镶入式模腔552
306 一块(标准的)模腔553
307 组合模腔553
308 侧分模腔556
3081 带柄杯子556
3082 箱形制品模具564
3083 水桶模具565
309 螺钉预紧569
3091 带轴肩螺钉569
3092 模具固定螺钉570
3093 模具压板570
第31章 磨损和润滑571
311 树脂作用引起的磨损571
3111 磨蚀571
3112 腐蚀572
312 冷却剂引起的腐蚀573
313 气体引起的腐蚀574
314 锥体磨损574
315 模具润滑575
3151 导柱、球轴承和导套575
3152 压力或中心润滑576
316 减少磨损的特殊表面处理576
3161 镀硬铬576
ⅹⅹⅳ 3162 氮化(硬或软)576
3163 其他镀层577
第32章 模具零件的压制制造578
321 压制制模578
322 不希望产生压印的典型区域579
323 压印的控制579
3231 钢材的选择579
3232 接触面积大小580
324 锥体锁紧581
325 模板的支撑581
326 模板上的模腔、模芯和其他镶件的支撑582
327 温度升高的影响582
模塑技术术语汇编584
模塑周期中的时间单元584
模具操作术语585
Mold Engineering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