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金融结构与中国金融政策

副标题:无

作   者:巴曙松著

分类号:

ISBN:9787564215057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金融结构与中国金融政策》讲述从2012年开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将“国际经济金融结构研究”列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重点基础学术领域课题,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支持对这一领域的持续跟踪研究。我被聘为这个领域的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落实课题的研究。我将这一大课题进一步分为几个不同的子课题,试图在已有的对策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与历史等多角度跟踪研究,分析国际经济金融结构变化的理论脉络,加深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及其演变趋势,特别是这个过程中的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变化趋势的理解和把握,为决策者把握未来国际经济金融结构调整方向、制定中国危机应对和中长期发展战略,提供一点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目录

第一编 后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金融结构变化
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金融结构新趋势/3
国际经济结构外部不平衡:渐近修复,阶段反复/12
后危机时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市场与政策因素/30
后危机时期亚洲金融发展的新环境/36
量化宽松环境下的国际金融市场结构变化/39
美元大幅波动: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结构变化的标志/48
《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与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58
美国后危机时期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内容及评析/65
从繁复向简单回归: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展望/72
第二编 后危机时期的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及政策应对
从次贷危机到主权债务危机:国际经济“二次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宏观政策应对/83
在国际经济再平衡进程中立足内需,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88
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结构转型需要金融结构转型/96
城市化与潜在增长率:基于长期视角的中国城市化增长效应评估/104
人口结构变化显著影响中国经济后危机时期走势/120
后危机时期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转型/138
从人地匹配角度观察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147
中国保障性住房进入与退出制度的政策改进/198
第三编 后危机时期的中国金融结构重塑及监管改革
后危机时期的中国金融监管改革/205
中国金融结构重塑的重点应是促进双轨制利率体制的平稳渐进并轨/211
后危机时期中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与时机选择/216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221
监管新标准下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缺口及其应对/230
金融结构重塑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挑战与路径/234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245
人民币有效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机制转换与趋势/250
第四编 后危机时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
加快制度建设步伐,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269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亟待金融业经营模式转型/276
在服务小微企业中寻求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和提高银行利润的双赢/281
将小微金融发展作为后危机时期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285
后危机时期的中国债券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互动/304
后危机时期中国信用评级体系的改革发展趋势/313
后危机时期中国央企产融结合之道/320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后危机时期国际经济金融结构与中国金融政策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