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总报告促进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22条观点和建议
残疾人就业,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一定劳动能力、有求职要求的残疾人获得劳动岗位,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人。每个残疾人都希望自己和健全人一样,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以平等的姿态走人社会、参与社会,而劳动就业是重要标志之一。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更有其特殊意义,它是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现自身权利和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是提高自身素质,参与社会活动,分享社会进步成果的途径。残疾人劳动权利的实现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对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残疾人的特殊性为其就业设置了一定的障碍,使得残疾人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缺乏资源(就业信息、社会关系等),身处不利环境(经济、社会、政治),是就业弱势群体。本文将以北京市残疾人就业状况为依托①,探讨残疾人培训、就业与保障等相关问题,期望对残疾人就业政策研究和改进有所贡献。
一、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的提出国际劳工组织将残疾人定义为,经正式承认的身体或者精神损伤在适当职业的获取、保持和提升方面的前景大受影响的个人。我国《残疾人保障法》中规定,残疾人是指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和精神状态异常,或者部分或全部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正常范围活动的能力,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领域处于不利于发挥P1正常作用的人。
在研究残疾人就业问题之前,首先需要澄清的问题是:残疾人是否具有劳动能力,能否作为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理论上看,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社会物质生产的人。劳动者的本质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种以体力与智力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又称为劳动力。一般来说,劳动者是以一定的健康水平为条件的,残疾人虽然因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的异常或丧失,使得其体力或智力功能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障碍,无法像健全人那样从事完全正常的劳动,因此残疾人的劳动能力与健全人是有所不同的,但残疾人仍然具有部分劳动能力,并且许多残疾人还有一种与残俱来的功能代偿。根据国际社会流行的"对于残疾人不能着眼于他不能干什么,而要着眼于他能干什么"的观点,只要我们找到残疾人的特长,残疾人就能成为劳动者。
当然,劳动者拥有劳动能力还不够,还必须为其创造条件,使其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劳动,并生产出某种使用价值,这样劳动者的劳动活动才得以实现。根据以上分析,具有体力和智力的残疾人也具有其本身的劳动能力,
目录
总报告促进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22条观点和建议……………………… (1)
第一章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理论分析………………………………………(22)
第一节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的提出……………………………………(22)
第二节就业、培训与保障对残疾人的重要性……………………………(28)
第三节残疾人劳动权利实现的法律依据…………………………………(33)
第二章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制度变迁及评价……………………………(38)
第一节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38)
第二节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现状描述………………………………(42)
第三节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制度评价…………………………………(47)
第三章残疾人就业模式与体制比较分析……………………………………(51)
第一节残疾人就业模式的国际比较………………………………………(51)
第二节中国残疾人集中就业形式分析……………………………………(55)
第三节中国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形式分析…-".……………………(59)
第四节残疾人就业体制与健全人就业体制比较分析……………………(63)
第四章 中国残疾人就业与失业全过程实证研究…………………………(71)
第一节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分析…………………………………………(7])
第二节残疾人就业与失业过程的微观环节分析…………………………(80)
第三节残疾人就业与失业效果分析………………………………………(91)
第五章中国残疾人教育与培训模式分析……………………………………(98)
第一节残疾人特殊教育模式的国际比较…………………………………(98)
第二节残疾人职业培训过程实证分析……………………………………(104)
第三节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构建……………………………………(113)
第六章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模式分析………………………………………(120)
第一节残疾人保障的框架………………………………………… (120)
第二节就业保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关键………………………………(124)
第三节生活保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础…………………. ……… (127)
第四节康复保障功能和障碍分析…………………………… ………… (129)
第七章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社会支持体系…………………………………(135)
第一节残疾人组织管理体系梳理…………………………………………(135)
第二节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宏观支持体系………………………………(141)
第三节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社会服务机构………………………………(148)
第八章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的政策取向……………………………(158)
第一节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取向探讨…………………………………(158)
第二节残疾人教育培训政策取向探讨……………………………………(165)
第三节残疾人保障政策取向探讨…………………………………………(172)
第九章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的配套措施研究………………………(176)
第一节树立健康进取的新观念……………………………………………(176)
第二节构建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有效平台………………………………(179)
第三节信息建设是残疾人工作的“指路牌”……………………………(185)
参考书目………………..…………………………………………………(189)
第一章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理论分析………………………………………(22)
第一节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的提出……………………………………(22)
第二节就业、培训与保障对残疾人的重要性……………………………(28)
第三节残疾人劳动权利实现的法律依据…………………………………(33)
第二章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制度变迁及评价……………………………(38)
第一节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38)
第二节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现状描述………………………………(42)
第三节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制度评价…………………………………(47)
第三章残疾人就业模式与体制比较分析……………………………………(51)
第一节残疾人就业模式的国际比较………………………………………(51)
第二节中国残疾人集中就业形式分析……………………………………(55)
第三节中国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形式分析…-".……………………(59)
第四节残疾人就业体制与健全人就业体制比较分析……………………(63)
第四章 中国残疾人就业与失业全过程实证研究…………………………(71)
第一节残疾人就业影响因素分析…………………………………………(7])
第二节残疾人就业与失业过程的微观环节分析…………………………(80)
第三节残疾人就业与失业效果分析………………………………………(91)
第五章中国残疾人教育与培训模式分析……………………………………(98)
第一节残疾人特殊教育模式的国际比较…………………………………(98)
第二节残疾人职业培训过程实证分析……………………………………(104)
第三节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构建……………………………………(113)
第六章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模式分析………………………………………(120)
第一节残疾人保障的框架………………………………………… (120)
第二节就业保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关键………………………………(124)
第三节生活保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础…………………. ……… (127)
第四节康复保障功能和障碍分析…………………………… ………… (129)
第七章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社会支持体系…………………………………(135)
第一节残疾人组织管理体系梳理…………………………………………(135)
第二节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宏观支持体系………………………………(141)
第三节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社会服务机构………………………………(148)
第八章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的政策取向……………………………(158)
第一节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取向探讨…………………………………(158)
第二节残疾人教育培训政策取向探讨……………………………………(165)
第三节残疾人保障政策取向探讨…………………………………………(172)
第九章中国残疾人就业与保障问题的配套措施研究………………………(176)
第一节树立健康进取的新观念……………………………………………(176)
第二节构建残疾人就业与保障的有效平台………………………………(179)
第三节信息建设是残疾人工作的“指路牌”……………………………(185)
参考书目………………..…………………………………………………(189)
Employment and Security for the Disabled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