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规划教材:管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第2版)》是一本管理信息系统教程。全书分为3部分,共16章,全面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基本工作原理;第二部分详细介绍管理系统分析和设计理论和方法;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等典型应用。
《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规划教材:管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第2版)》结构合理、内容新颖、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目录
第1部分 基础篇
第1章 概述
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应用
1.2 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因
1.2.1 人类社会的发展
1.2.2 知识经济的特征
1.2.3 经济全球化
1.2.4 企业的变革
1.3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3.1 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1.3.2 信息的概念和特点
1.3.3 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1.3.4 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和影响
1.4.1 对社会道德和隐私的影响
1.4.2 对组织的影响
1.4.3 对传统管理理论的影响
1.4.4 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影响
1.5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6 小结
1.7 思考和练习
第2章 信息生命期和信息管理
2.1 信息生命期和信息管理工作
2.2 信息需求分析
2.3 信源分析
2.4 信息编码
2.4.1 信息编码的概念
2.4.2 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
2.4.3 信息分类方法
2.4.4 信息编码技术
2.5 信息采集
2.6 信息存储
2.7 信息加工
2.8 信息传输
2.9 信息使用
2.1 信息反馈
2.11 小结
2.12 思考和练习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3.1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3.2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3.2.1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3.2.2 事务处理系统
3.2.3 办公自动化系统
3.2.4 管理信息系统
3.2.5 决策支持系统
3.2.6 高层支持系统
3.3 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
3.3.1 进化观点
3.3.2 层次观点
3.3.3 权变观点
3.3.4 信息流观点
3.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3.4.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3.4.2 CIMS中的管理信息分系统
3.5 小结
3.6 思考和练习
第Ⅱ部分 分析和设计篇
第4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4.1 系统开发过程
4.1.1 能力成熟度模型
4.1.2 系统生命周期和系统开发方法论
4.1.3 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
4.2 生命周期开发方法
4.2.1 生命周期法中的主要阶段
4.2.2 共有的活动
4.3 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开发方法
4.3.1 模型驱动开发方法
4.3.2 快速原型开发方法
4.3.3 商业软件包法
4.3.4 综合开发方法
4.4 小结
4.5 思考和练习
第5章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5.1 项目确认阶段
5.1.1 项目确认阶段的活动
5.1.2 PIECES方法
5.2 准备和调查阶段
5.2.1 准备和调查阶段的目的和任务
5.2.2 列出问题、机会和目标
5.2.3 谈判初始范围
5.2.4 评估项目价值
5.2.5 制定项目计划
5.2.6 描述项目和计划
5.3 问题分析阶段
5.3.1 问题分析阶段的内容
5.3.2 研究问题领域
5.3.3 分析问题和机会
5.3.4 分析业务流程
5.3.5 创建系统改进目标
5.3.6 修改项目计划
5.3.7 提交项目建议
5.4 需求分析阶段
5.4.1 需求分析阶段的内容
5.4.2 定义需求
5.4.3 分析功能需求
5.4.4 跟踪和完成需求
5.4.5 划分需求的优先级
5.4.6 修改项目计划
5.5 决策分析阶段
5.5.1 决策分析阶段的内容
5.5.2 确认候选解决方案
5.5.3 分析候选解决方案
5.5.4 比较候选解决方案
5.5.5 修改项目计划
5.5.6 建议系统解决方案
5.6 小结
5.7 思考和练习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技术
6.1 需求发现方法和技术概述
6.2 事实发现技术
6.2.1 收集现有文档、表格、数据库的样本
6.2.2 研究和站点访问
6.2.3 观察工作环境
6.2.4 调查问卷
6.2.5 访谈
6.2.6 原型法
6.2.7 JRP技术
6.3 数据建模和分析技术
6.3.1 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6.3.2 实体关系图
6.3.3 数据建模过程
6.3.4 分析数据模型
6.4 流程建模和分析技术
6.4.1 系统分解
6.4.2 数据流程图
6.5 小结
6.6 思考和练习
第7章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7.1 系统设计方法
7.1.1 结构化设计技术
7.1.2 信息工程方法
7.1_.3 Jackson应用程序开发方法
7.2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
7.3 设计应用程序架构
7.3.1 应用程序架构的概念
7.3.2 物理数据流程图
7.3.3 应用程序架构
7.3.4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序架构的模型
7.4 数据库设计
7.4.1 数据库的概念
7.4.2 传统的文件管理阶段
7.4.3 现代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阶段
7.4.4 SQL语言的特点
7.4.5 数据完整性
7.4.6 生成数据库结构
7.5 小结
7.6 思考和练习
第8章 管理 信息系统接口设计
8.1 管理信息系统输出设计
8.1.1 管理信息系统输出的类型和特点
8.1.2 实现管理信息系统输出的方法
8.1.3 管理信息系统输出的设计原则
8.1.4 管理信息系统输出的设计步骤
8.2 管理信息系统输入设计
8.2.1 管理信息系统输入的概念和特点
8.2.2 实现管理信息系统输入的方法
8.2.3 管理信息系统输入设计的原则
8.2.4 常用的GUI控件
8.2.5 管理信息系统输入设计的步骤
8.3 用户接口设计
8.3.1 系统用户类型
8.3.2 人机工程因素
8.3.3 菜单驱动式接口样式
8.3.4 设计用户接口的步骤
8.4 小结
8.5 思考和练习
第9章 构造、实施和运行支持
9.1 管理信息系统构造
9.1.1 管理信息系统构造的特点
9.1.2 建立和测试网络
9.1.3 建立和测试数据库
9.1.4 安装和测试新软件包
9.1.5 编写和测试新程序
9.2 测试
9.2.1 测试技术
9.2.2 测试目标
9.2.3 测试策略
9.3 管理信息系统实施
9.3.1 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概念
9.3.2 执行系统测试
9.3.3 准备转变计划
9.3.4 安装数据库
9.3.5 培训用户
9.3.6 转变到新系统
9.4 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和支持
9.4.1 系统运行和支持的基本概念
9.4.2 系统维护
9.4.3 系统恢复
9.4.4 技术支持
9.4.5 系统增强
9.5 小结
9.6 思考和练习
第10章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
10.1 传统生命周期方法存在的问题
10.2 UML概述
10.2.1 UML的演变
10.2.2 UML的主要内容
10.3 使用UML建立模型
10.3.1 使用用例图
10.3.2 使用类图和对象图
10.3.3 状态图
10.3.4 使用构件图和配置图
10.4 小结
10.5 思考和练习
第1 1章 能力成熟度模型
11.1 概述
11.2 初始级
11.3 可重复级
11 .3.1 需求管理
1 1.3.2 软件项目计划
1 1.3.3 软件项目跟踪和监控
1 1.3.4 软件转包合同管理
1 1.3.5 软件质量保证
1 1.3.6 软件配置管理
11.4 已定义级
1 1.4.1 组织过程焦点
1 1.4.2 组织过程定义
1 1.4.3 培训程序
1 1.4.4 集成软件管理
1 1.4.5 软件产品工程
1 1.4.6 组间协调
1 1.4.7 同级评审
1 1.5 可管理级
1 1.5.1 定量过程管理
1 1.5.2 软件质量管理
1 1.6 优化级
11.6.1 缺陷预防
1 1.6.2 技术改革管理
1 1.6.3 过程变更管理
11.7 小结
1 1.8 思考和练习
第Ⅲ 部分 应用篇
第12章 企业资源计划
12.1 ERP的发展历程
12.2 MRP的基本原理
12.2.1 MRP的基本思想
12.2.2 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准时生产
12.2.3 相关需求和订货点方法
12.3 MRP系统
12.3.1 MRP系统的作用
12.3.2 MRP系统的输入
12.3.3 MRP系统的输出
12.3.4 MRP系统的处理
12.4 MRP Ⅱ系统
12.4.1 MRP和MRP Ⅱ
12.4.2 MRP Ⅱ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12.5 企业资源计划(ERP)
12.5.1 ERP出现的背景
12.5.2 ERP今后的发展趋势
12.6 小结
12.7 思考和练习
第13章 ERP系统的主要功能
13.1 概述
13.2 ERP系统标准
13.3 权威机构的ERP系统功能观点
13.3.1 5功能域观点
13.3.2 18功能模块观点
13.3.3 13功能模块观点
13.4 国外ERP产品的功能
13.4.1 SAP公司的mySAP ERP系统
13.4.2 Oracle公司的电子商务套件系统
13.5 国内ERP产品的功能
13.6 小结
13.7 思考与练习
第14章 供应链管理
14.1 供应链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
14.2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14.2.1 供应链的概念和特点
14.2.2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14.2.3 SCM的运作机制
14.3 集成化SCM概念和阶段
14.3.1 集成化SCM的概念和意义
14.3.2 集成化SCM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14.4 供应链的设计和实现
14.4.1 供应链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14.4.2 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
14.4.3 生产计划和控制
14.4.4 库存管理
14.4.5 物流管理
14.4.6 供应协作模式
14.5 供应链管理系统
14.5.1 供应链中的信息
14.5.2 SCMS的功能架构
14.5.3 典型的SCMS产品
14.6 小结
14.7 思考和练习
第15章 客户关系管理
15.1 概述
15.2 客户和客户关系
15.2.1 客户和客户资源
15.2.2 客户关系
15.2.3 客户细分
15.2.4 客户触点管理
15.2.5 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15.3 客户关系管理
15.4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15.4.1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
15.4.2 CRMS的主要功能
15.4.3 销售模块的功能特点
15.4.4 营销模块的功能特点
15.4.5 客户服务和支持模块的 功能特点
15.4.6 呼叫中心模块的功能特点
15.4.7 电子商务模块的功能特点
15.5 小结
15.6 思考和练习
第16章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16.1 概述
16.2 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内容和策略
16.2.1 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
16.2.2 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
16.2.3 信息系统规划的策略
16.3 信息系统发展阶段模型
16.3.1 诺兰模型
16.3.2 米歇模型
16.4 组织和业务流程变革
16.4.1 组织和业务流程变革方式
16.4.2 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和框架
16.5 信息系统体系架构规划
16.5.1 企业系统规划法
16.5.2 关键成功因素法
16.5.3 价值链分析法
16.5.4 组合规划法
16.5.5 信息系统体系架构法
16.6 小结
16.7 思考和练习
参考文献
第1部分 基础篇
第1章 概述
1.1 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应用
1.2 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因
1.2.1 人类社会的发展
1.2.2 知识经济的特征
1.2.3 经济全球化
1.2.4 企业的变革
1.3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3.1 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1.3.2 信息的概念和特点
1.3.3 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1.3.4 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1.4 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和影响
1.4.1 对社会道德和隐私的影响
1.4.2 对组织的影响
1.4.3 对传统管理理论的影响
1.4.4 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影响
1.5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6 小结
1.7 思考和练习
第2章 信息生命期和信息管理
2.1 信息生命期和信息管理工作
2.2 信息需求分析
2.3 信源分析
2.4 信息编码
2.4.1 信息编码的概念
2.4.2 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
2.4.3 信息分类方法
2.4.4 信息编码技术
2.5 信息采集
2.6 信息存储
2.7 信息加工
2.8 信息传输
2.9 信息使用
2.1 信息反馈
2.11 小结
2.12 思考和练习
第3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3.1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3.2 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3.2.1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3.2.2 事务处理系统
3.2.3 办公自动化系统
3.2.4 管理信息系统
3.2.5 决策支持系统
3.2.6 高层支持系统
3.3 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
3.3.1 进化观点
3.3.2 层次观点
3.3.3 权变观点
3.3.4 信息流观点
3.4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3.4.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3.4.2 CIMS中的管理信息分系统
3.5 小结
3.6 思考和练习
第Ⅱ部分 分析和设计篇
第4章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4.1 系统开发过程
4.1.1 能力成熟度模型
4.1.2 系统生命周期和系统开发方法论
4.1.3 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
4.2 生命周期开发方法
4.2.1 生命周期法中的主要阶段
4.2.2 共有的活动
4.3 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开发方法
4.3.1 模型驱动开发方法
4.3.2 快速原型开发方法
4.3.3 商业软件包法
4.3.4 综合开发方法
4.4 小结
4.5 思考和练习
第5章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5.1 项目确认阶段
5.1.1 项目确认阶段的活动
5.1.2 PIECES方法
5.2 准备和调查阶段
5.2.1 准备和调查阶段的目的和任务
5.2.2 列出问题、机会和目标
5.2.3 谈判初始范围
5.2.4 评估项目价值
5.2.5 制定项目计划
5.2.6 描述项目和计划
5.3 问题分析阶段
5.3.1 问题分析阶段的内容
5.3.2 研究问题领域
5.3.3 分析问题和机会
5.3.4 分析业务流程
5.3.5 创建系统改进目标
5.3.6 修改项目计划
5.3.7 提交项目建议
5.4 需求分析阶段
5.4.1 需求分析阶段的内容
5.4.2 定义需求
5.4.3 分析功能需求
5.4.4 跟踪和完成需求
5.4.5 划分需求的优先级
5.4.6 修改项目计划
5.5 决策分析阶段
5.5.1 决策分析阶段的内容
5.5.2 确认候选解决方案
5.5.3 分析候选解决方案
5.5.4 比较候选解决方案
5.5.5 修改项目计划
5.5.6 建议系统解决方案
5.6 小结
5.7 思考和练习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技术
6.1 需求发现方法和技术概述
6.2 事实发现技术
6.2.1 收集现有文档、表格、数据库的样本
6.2.2 研究和站点访问
6.2.3 观察工作环境
6.2.4 调查问卷
6.2.5 访谈
6.2.6 原型法
6.2.7 JRP技术
6.3 数据建模和分析技术
6.3.1 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6.3.2 实体关系图
6.3.3 数据建模过程
6.3.4 分析数据模型
6.4 流程建模和分析技术
6.4.1 系统分解
6.4.2 数据流程图
6.5 小结
6.6 思考和练习
第7章 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7.1 系统设计方法
7.1.1 结构化设计技术
7.1.2 信息工程方法
7.1_.3 Jackson应用程序开发方法
7.2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
7.3 设计应用程序架构
7.3.1 应用程序架构的概念
7.3.2 物理数据流程图
7.3.3 应用程序架构
7.3.4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序架构的模型
7.4 数据库设计
7.4.1 数据库的概念
7.4.2 传统的文件管理阶段
7.4.3 现代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阶段
7.4.4 SQL语言的特点
7.4.5 数据完整性
7.4.6 生成数据库结构
7.5 小结
7.6 思考和练习
第8章 管理 信息系统接口设计
8.1 管理信息系统输出设计
8.1.1 管理信息系统输出的类型和特点
8.1.2 实现管理信息系统输出的方法
8.1.3 管理信息系统输出的设计原则
8.1.4 管理信息系统输出的设计步骤
8.2 管理信息系统输入设计
8.2.1 管理信息系统输入的概念和特点
8.2.2 实现管理信息系统输入的方法
8.2.3 管理信息系统输入设计的原则
8.2.4 常用的GUI控件
8.2.5 管理信息系统输入设计的步骤
8.3 用户接口设计
8.3.1 系统用户类型
8.3.2 人机工程因素
8.3.3 菜单驱动式接口样式
8.3.4 设计用户接口的步骤
8.4 小结
8.5 思考和练习
第9章 构造、实施和运行支持
9.1 管理信息系统构造
9.1.1 管理信息系统构造的特点
9.1.2 建立和测试网络
9.1.3 建立和测试数据库
9.1.4 安装和测试新软件包
9.1.5 编写和测试新程序
9.2 测试
9.2.1 测试技术
9.2.2 测试目标
9.2.3 测试策略
9.3 管理信息系统实施
9.3.1 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概念
9.3.2 执行系统测试
9.3.3 准备转变计划
9.3.4 安装数据库
9.3.5 培训用户
9.3.6 转变到新系统
9.4 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和支持
9.4.1 系统运行和支持的基本概念
9.4.2 系统维护
9.4.3 系统恢复
9.4.4 技术支持
9.4.5 系统增强
9.5 小结
9.6 思考和练习
第10章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
10.1 传统生命周期方法存在的问题
10.2 UML概述
10.2.1 UML的演变
10.2.2 UML的主要内容
10.3 使用UML建立模型
10.3.1 使用用例图
10.3.2 使用类图和对象图
10.3.3 状态图
10.3.4 使用构件图和配置图
10.4 小结
10.5 思考和练习
第1 1章 能力成熟度模型
11.1 概述
11.2 初始级
11.3 可重复级
11 .3.1 需求管理
1 1.3.2 软件项目计划
1 1.3.3 软件项目跟踪和监控
1 1.3.4 软件转包合同管理
1 1.3.5 软件质量保证
1 1.3.6 软件配置管理
11.4 已定义级
1 1.4.1 组织过程焦点
1 1.4.2 组织过程定义
1 1.4.3 培训程序
1 1.4.4 集成软件管理
1 1.4.5 软件产品工程
1 1.4.6 组间协调
1 1.4.7 同级评审
1 1.5 可管理级
1 1.5.1 定量过程管理
1 1.5.2 软件质量管理
1 1.6 优化级
11.6.1 缺陷预防
1 1.6.2 技术改革管理
1 1.6.3 过程变更管理
11.7 小结
1 1.8 思考和练习
第Ⅲ 部分 应用篇
第12章 企业资源计划
12.1 ERP的发展历程
12.2 MRP的基本原理
12.2.1 MRP的基本思想
12.2.2 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准时生产
12.2.3 相关需求和订货点方法
12.3 MRP系统
12.3.1 MRP系统的作用
12.3.2 MRP系统的输入
12.3.3 MRP系统的输出
12.3.4 MRP系统的处理
12.4 MRP Ⅱ系统
12.4.1 MRP和MRP Ⅱ
12.4.2 MRP Ⅱ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12.5 企业资源计划(ERP)
12.5.1 ERP出现的背景
12.5.2 ERP今后的发展趋势
12.6 小结
12.7 思考和练习
第13章 ERP系统的主要功能
13.1 概述
13.2 ERP系统标准
13.3 权威机构的ERP系统功能观点
13.3.1 5功能域观点
13.3.2 18功能模块观点
13.3.3 13功能模块观点
13.4 国外ERP产品的功能
13.4.1 SAP公司的mySAP ERP系统
13.4.2 Oracle公司的电子商务套件系统
13.5 国内ERP产品的功能
13.6 小结
13.7 思考与练习
第14章 供应链管理
14.1 供应链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
14.2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14.2.1 供应链的概念和特点
14.2.2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14.2.3 SCM的运作机制
14.3 集成化SCM概念和阶段
14.3.1 集成化SCM的概念和意义
14.3.2 集成化SCM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14.4 供应链的设计和实现
14.4.1 供应链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14.4.2 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
14.4.3 生产计划和控制
14.4.4 库存管理
14.4.5 物流管理
14.4.6 供应协作模式
14.5 供应链管理系统
14.5.1 供应链中的信息
14.5.2 SCMS的功能架构
14.5.3 典型的SCMS产品
14.6 小结
14.7 思考和练习
第15章 客户关系管理
15.1 概述
15.2 客户和客户关系
15.2.1 客户和客户资源
15.2.2 客户关系
15.2.3 客户细分
15.2.4 客户触点管理
15.2.5 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15.3 客户关系管理
15.4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15.4.1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
15.4.2 CRMS的主要功能
15.4.3 销售模块的功能特点
15.4.4 营销模块的功能特点
15.4.5 客户服务和支持模块的 功能特点
15.4.6 呼叫中心模块的功能特点
15.4.7 电子商务模块的功能特点
15.5 小结
15.6 思考和练习
第16章 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16.1 概述
16.2 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内容和策略
16.2.1 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
16.2.2 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
16.2.3 信息系统规划的策略
16.3 信息系统发展阶段模型
16.3.1 诺兰模型
16.3.2 米歇模型
16.4 组织和业务流程变革
16.4.1 组织和业务流程变革方式
16.4.2 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和框架
16.5 信息系统体系架构规划
16.5.1 企业系统规划法
16.5.2 关键成功因素法
16.5.3 价值链分析法
16.5.4 组合规划法
16.5.5 信息系统体系架构法
16.6 小结
16.7 思考和练习
参考文献
管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第二版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