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古代文化与律论》以关注“间性”、“个案”、“边缘”与“全科”的文化研究视野,将被20世纪中国音乐史学界所忽略的沈括《梦溪笔谈》论律内容作为中国古代乐律学典案,置于纵向史学渊源与传承背景以及横向跨学科理论中进行研究。全书主体由导论、上下篇和结论三部分构成。导论分为两节。前一节论述沈括律论的研究缺位现象与综合性理论特征,以及《中国古代文化与律论》所使用的相应研究方法;后一节从文化、个体等内外因子与律论的关系上,探究《梦溪笔谈》律论的产生缘由,回答沈括为什么写作这些内容的问题。上篇以《梦溪笔谈》的律数条目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有:从其象数与律数的关系出发,概括沈括的律数观;求证沈括实积之数的概念本质,指出当今的流行观点均为误说;分析其对《史记.律书》律数的研究,认为沈括早在千年前就已解决了至今仍在讨论的这一段律数的定性和校勘问题;上篇最后归纳了沈括律数的概念数本质,并提出以北宋为分界,中国古代音乐史中的管律,呈现出前以理论概念数为主体,后由理论概念数转向实际计算数并与制管实验结合为一体的特点。下篇以《梦溪笔谈》的律吕条目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有:从其阴阳五行与律吕的关系出发,概括沈括的阴阳律吕观;认定沈括第一个正式提出六六对分阴阳十二律的概念,第一个正式提出“下生用浊倍”的概念,还以另一种由他唯一提出的双阳双阴交错十二律形态,揭示了隐存于律名之下的先秦十二律生律组合结构规律;指出沈括左行、右行之称符合文言语法规范以及以“理”为标尺的时代文化思潮。
目录
导论 文化·文人·文本
第一节 《梦溪笔谈》律论的研究前提
一、《梦溪笔谈》音乐条文的研究概述
二、《梦溪笔谈》律论的研究缺位与其理论价值
三、《梦溪笔谈》律论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梦溪笔谈》律论的研究方法
一、宋型文化与沈括《梦溪笔谈》
二、宋代士人人格与沈括《梦溪笔谈》
上篇 律数的笔砚之谈
第一章 象数义理与律数
第一节 宋代的象数义理学
第二节 《梦溪笔谈》中的象数义理
一、在非律数论述中的体现
二、在律数论中的体现
本章小节
第二章 实积之数
第一节 对实积之数的几种误读
一、实积之数与“律度量衡”
二、实积之数的词义
第二节 实积之数与81之数
一、黄钟律数81
二、天道易数81
三、天文历数81
第三节 实积之数解析
一、《淮南子·天文训》记载的“九乘”三分损益法
二、数字律数与管积律数的整合之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沈括论《史记·律书》律数
第一节 《史记·律书》“律数”第二组数据的最初两种释校
一、唐代司马贞的“九分之寸法”说
二、与“九分之寸法”说不同的沈括“实积之数”说
第二节 沈括之后对《史记·律书》“律数”第二组数据的释校
一、南宋至清末时期
……
第四章 《梦溪笔谈》律数的本体特征
下篇 律吕的笔砚之谈
第五章 阴阳五行与律吕
第六章 六六对分的阴阳二纪十二律
第七章 “八八为伍之误”与上生、下生
第八章 “蕤宾重上生”与“下生用浊倍”
第九章 六吕分阴阳
第十章 气音并列形态、五行序和左右行
第十一章 “六十甲子纳音”
结论 再次发现沈括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索引
后记
第一节 《梦溪笔谈》律论的研究前提
一、《梦溪笔谈》音乐条文的研究概述
二、《梦溪笔谈》律论的研究缺位与其理论价值
三、《梦溪笔谈》律论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梦溪笔谈》律论的研究方法
一、宋型文化与沈括《梦溪笔谈》
二、宋代士人人格与沈括《梦溪笔谈》
上篇 律数的笔砚之谈
第一章 象数义理与律数
第一节 宋代的象数义理学
第二节 《梦溪笔谈》中的象数义理
一、在非律数论述中的体现
二、在律数论中的体现
本章小节
第二章 实积之数
第一节 对实积之数的几种误读
一、实积之数与“律度量衡”
二、实积之数的词义
第二节 实积之数与81之数
一、黄钟律数81
二、天道易数81
三、天文历数81
第三节 实积之数解析
一、《淮南子·天文训》记载的“九乘”三分损益法
二、数字律数与管积律数的整合之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沈括论《史记·律书》律数
第一节 《史记·律书》“律数”第二组数据的最初两种释校
一、唐代司马贞的“九分之寸法”说
二、与“九分之寸法”说不同的沈括“实积之数”说
第二节 沈括之后对《史记·律书》“律数”第二组数据的释校
一、南宋至清末时期
……
第四章 《梦溪笔谈》律数的本体特征
下篇 律吕的笔砚之谈
第五章 阴阳五行与律吕
第六章 六六对分的阴阳二纪十二律
第七章 “八八为伍之误”与上生、下生
第八章 “蕤宾重上生”与“下生用浊倍”
第九章 六吕分阴阳
第十章 气音并列形态、五行序和左右行
第十一章 “六十甲子纳音”
结论 再次发现沈括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索引
后记
中国古代文化与《梦溪笔谈》律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