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archaeology and art history
副标题:无
作 者:范景中,郑岩,孔令伟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1083841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内容简介:首先,我代表中国美术学院,祝贺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并向来自中外学术界的学者、朋友们致以深深的敬意。考古与艺术史是两门不同却又相亲的学科。两门学科在学科关注目标、体系建构和一些基本方法上判然有别,但在资源和成果方面有许多共享的地方。它们共同摄入的领域有田园考古,有文物、器物、图像和文字的研究,有相关文献的研究。它们之间彼此错叠,又彼此交融的状况,正好构成了我们人类与自身历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网。这种联系的网络承接着我们对于历史的研究和认知;承接着我们对于历史研究的姿态和不同的思考;承接着史学研究的不同体系和方法,并与自我文化发展模式及活化的传统等根源的问题相关联。
正是由于考古与艺术史研究的深刻关联,以及今日时代视觉文化研究所面临的深刻的转型。去年10月,我们也是在这里,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成立之时,在原来的美术史研究方向基础之上,我们正式提出了三个新的研究方向:
针对图像时代文化生态的巨大变迁,着眼于今天视觉生产、视觉消费及其文化结构的研究,我们提出视觉文化研究方向;
针对城市进程中公共文化创意和管理体系的建设,我们提出艺术策划与行政研究方向:
针对考古学、博物馆学以及民俗学等交叉学科研究,对美术研究的重要性,我们提出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研究方向。
学院还将这三个新的研究方向来构建具有明确视觉文化特征的艺术史学科,这是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发的学科目录上所引的二级学科。这三个研究方向,将构成我们学院具有视觉文化特征的艺术史学科。这将成为我们学院第六个二级学科——美术学、设计艺术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建筑学以及艺术学。
目录
序一 归返和等待
在“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序二 考古学与艺术史——两个“共生”的学科
岗山:佛陀说法之山
山东省东平县洪顶山:一个由佛名构成的宇宙世界
武氏祠辩论中的一些问题
漫话中国古代雕塑
关于中国早期雕刻传统的思考——考古艺术史笔记
《女史箴图卷》在19世纪的流传——一个假说
压在“画框”上的笔尖——试论墓葬壁画与传统绘画史的关联
“霍去病墓”的再思 贺西林
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图像学意义探析
凌家滩长方形玉版“式图”探微
东南兴会寄蒲墩——《蒲墩倡和诗画卷》小考
释“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
中国画学域外传播考略
日本当代中国书法史研究综述
金代国家级艺术工程钩沉
新美术史学视野下是否还需要文献研究?
制度化宗教下对“工匠”制作技术与风格的影响——以敦煌遗画为例
从“装堂花”到“折枝花”——考古材料所见晚唐花鸟画的转型
魂兮归来谷物盈仓——论吴晋越窑谷仓的文化功能及其消失
书籍之为艺术——赵孟頫的藏书与《汲黯传》
跋 范景中
本书作者简介
在“考古与艺术史的交汇: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序二 考古学与艺术史——两个“共生”的学科
岗山:佛陀说法之山
山东省东平县洪顶山:一个由佛名构成的宇宙世界
武氏祠辩论中的一些问题
漫话中国古代雕塑
关于中国早期雕刻传统的思考——考古艺术史笔记
《女史箴图卷》在19世纪的流传——一个假说
压在“画框”上的笔尖——试论墓葬壁画与传统绘画史的关联
“霍去病墓”的再思 贺西林
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图像学意义探析
凌家滩长方形玉版“式图”探微
东南兴会寄蒲墩——《蒲墩倡和诗画卷》小考
释“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
中国画学域外传播考略
日本当代中国书法史研究综述
金代国家级艺术工程钩沉
新美术史学视野下是否还需要文献研究?
制度化宗教下对“工匠”制作技术与风格的影响——以敦煌遗画为例
从“装堂花”到“折枝花”——考古材料所见晚唐花鸟画的转型
魂兮归来谷物盈仓——论吴晋越窑谷仓的文化功能及其消失
书籍之为艺术——赵孟頫的藏书与《汲黯传》
跋 范景中
本书作者简介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n archaeology and art histor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