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副标题:无

作   者:唐长孺著

分类号:

ISBN:978730711544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收录了唐长孺先生所撰的十三篇论文,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并获得了一系列富于启迪性的结论及见解,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过重大反响。包括孙吴建国及汉末江南的宗部与山越、西晋田制试释、九品中正制度试释、拓跋国家的建立及其封建化、清谈与清议、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魏晋杂胡考等。

目录

孙吴建国及汉末江南的宗部与山越
一 宗部的意义
二 宗部与山越的关系
三 孙吴的建国
四 孙吴的领兵制度
五 结论
晋书赵至传中所见的曹魏士家制度
西晋田制试释
一 曹魏屯田制度的意义及其破坏
二 占田与课田的解释
三 户调式中的田租问题
魏晋户调制及其演变
一 户调制的起源
二 户调与户赀的关系
三 南朝的布与调
四 南朝的折变
九品中正制度试释
一 九品中正制创立的原因与曹魏政治
二 中正的职权、组织及品第
三 九品中正制与门阀的配合
晋代北境各族“变乱”的性质及五胡政权在中国的统治
一 魏晋北境各族的内迁及其所受待遇
二 晋末各族“变乱”的经过
三 人口的掠夺和占有
四 固有封建势力之保存及其发展
五 后论
拓跋国家的建立及其封建化
一 拓跋国家的建立
二 草地上的牧人和授田制度下的农民
三 隶户、杂户的阶级关系
四 结论
魏周府兵制度辨疑
一 府兵名称的起源
二 府兵组织系统之建立
三 郎将主府说质疑
四 乡兵与乡团
五 隋代宿卫制度溯源
六 后论
清谈与清议
魏晋才性论的政治意义
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
一 名教之治的动摇
二 名理学
三 玄学的形成
四 由贵无到崇有
五 东晋以后的余波
六 佛教与名教的关系
七 后论
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
一 抱朴子讥惑篇中所论四事
二 魏晋期间江南的学风
三 东晋以后南方土著与侨人学风的差异
魏晋杂胡考
一 屠各
二 卢水胡
三 羯胡
四 乌丸
五 乞伏
六 稽胡
七 后论
跋语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