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笛子初级教程》内容简介:“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好民族音乐的普及工作,是发展民族音乐的一件具有长远意义的大事。中国竹笛,古时称为“横吹”气作为一种富有民族色彩的民间乐器,其历史久远。据有报道:从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距今已有九千年的历史,比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吐的160枚“骨哨”的历史又提早了一千余年:比传说中汉武帝是(距今二千多年)张骞出使西域将笛子吹奏方法带回长安的说法更提早了六千余年,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随着上个世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不断深化和民族新音乐的迅猛发展,古老的中国竹笛像琵琶、二胡等民族乐器一样,经历了一个由民间形态向专业形态转变的历史性过程。别是在冯子存、刘管乐、赵松庭、陆春龄等老一辈演奏家,以及王次恒、张维良等优秀啃年演奏家的共同努力下,竹笛音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笛子的创作和演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为了普及中国竹笛音乐教育,让更多的人通过学习中国竹笛这一民族乐器了解中华民文化,编者在结合自身学习和演奏经验的基础上,借鉴诸位笛子演奏大师和同行的优秀作,编著成这本《笛子初级教程》,希望能够成为广大笛子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笛子初级教程》根据初级至中级演奏者的学习要求,合理安排章节,全书内容共三个部分八章:
第一部分(第一、二章):简要地讲解了笛子的历史与发展、笛子的构造与种类、笛的音域与定调、笛子的选择与保养、持笛姿势与按孔方法、呼吸训练的方法等基础理论识。
第二部分(第三至七章):详尽地讲解了笛子的基本发音及识谱练习、气息控制练习、头的技巧、常用指法练习以及笛子演奏的常用装饰技法与练习。每一个章节均配有大量练习曲和练习说明,供读者学习时参考。
第三部分(第八章〉:根据当前业余音乐水平考级的要求,精选出一至六级有代表性30首笛子独奏曲和考级曲目,力求涵盖全面。为了使学习者更好地把握乐曲的主题及奏技巧,在每首乐曲后均附有简练的乐曲背景和风格介绍以及演奏要求,试图以一种全新的、更富现代意识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对乐曲加以诠释,帮助学习者从整体上乐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和细腻情感,更准确地表达出乐曲所体现的完美意境。
目录
第一章 笛子简介
第一节 笛子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节 笛子的构造与种类
一、笛子的构造
二、笛子的种类
1.曲笛
2.梆笛
3.中音笛
第三节 笛子的音域与定调
一、笛子的音域
二、笛子的定调转调
第四节 笛子的选择与保养
一、笛子的选择
二、笛子的保养
第五节 笛膜的选择使用
一、笛膜的使用
二、笛膜的保养
第二章 笛子演奏基础
第一节 持笛姿势与按孔方法
一、持笛演奏姿势
1.立势
2.坐势
二、按孔方法
1.指肚按孔法
2.指尖按孔法
3.指关节前部按孔法
三、吹奏口型与吹奏发音
第二节 口风与口劲
一、口风
二、口劲
第三节 呼吸与换气
一、呼吸
1.胸式呼吸法
2.腹式呼吸法
3.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二、换气
三、循环换气
第三章 笛子基本发音及识谱练习
第一节 “1”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
第二节 “2”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三节 “3”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四节 “4”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五节 “9”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六节 “7”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七节 “5”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阶段小结
第八节 “5”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九节 “6”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十节 “7”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
第十一节 “1”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十二节 “2”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十三节 “3”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阶段小结
第四节 “4”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
第五节 “5”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十六节 “6”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
阶段小结
第四章 气息控制练习
第一节 吹奏中的气息控制
第二节 如何练习呼吸
1.慢吸慢呼
2.快吸慢呼
第三节 长音练习
一、练习指导
二、练习曲
第四节 连音练习
一、练习指导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五节 强、弱音练习
一、练习指导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五章 舌头的技巧
第一节 舌起音
第二节 吐音
一、长吐舌
二、短吐舌
1.单吐
2.双吐
3.三吐
第三节 花舌
第六章 常用指法练习
第一节 筒音作“2”指法练习
一、指法表: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二节 筒音作“1”指法练习
一、指法表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三节 筒音作“8”指法练习
一、指法表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四节 筒音作“3”指法练习
一、指法表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七章 常用装饰技法与练习
第一节 倚音
第二节 颤音
第三节 波音
第四节 滑音
1.上滑音
2.下滑音
3.复滑音
第五节 叠音
第六节 历音
1.上历音
2.下历音
第七节 震音
一、气震音
二.指震音
1.本位指震音
2.下位指震音
3.特殊指震音
第八节 剁音
第九节 赠音
第十节 打音
第十一节 飞指
第十二节 泛音
第八章 笛子独奏曲及考级曲目
1.姑苏行
2.陕北好
3.枣园春色
4.扬鞭催马运粮忙
5.欢乐歌
6.秦川抒怀
7.牧民新歌
8.喜相逢
9.荫中鸟
10.春到湘江
11.三五七
12.牧笛
13.帕米尔的春天
14.塔塔尔族舞曲
15.幽兰逢春
16.婺江欢歌
17.雁荡秋色
18.深秋叙
19.秋蝶恋花
20.五梆子
21.小放牛
22.巢湖泛舟
23.水乡船歌
24.南山吟
25.花泣
26.南韵
27.故土情
28.西湖春晓
29.鹧鸪飞(陆派)
30.鹧鸪飞(赵派)
附录笛子常用技术索引表
第一节 笛子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节 笛子的构造与种类
一、笛子的构造
二、笛子的种类
1.曲笛
2.梆笛
3.中音笛
第三节 笛子的音域与定调
一、笛子的音域
二、笛子的定调转调
第四节 笛子的选择与保养
一、笛子的选择
二、笛子的保养
第五节 笛膜的选择使用
一、笛膜的使用
二、笛膜的保养
第二章 笛子演奏基础
第一节 持笛姿势与按孔方法
一、持笛演奏姿势
1.立势
2.坐势
二、按孔方法
1.指肚按孔法
2.指尖按孔法
3.指关节前部按孔法
三、吹奏口型与吹奏发音
第二节 口风与口劲
一、口风
二、口劲
第三节 呼吸与换气
一、呼吸
1.胸式呼吸法
2.腹式呼吸法
3.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二、换气
三、循环换气
第三章 笛子基本发音及识谱练习
第一节 “1”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
第二节 “2”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三节 “3”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四节 “4”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五节 “9”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六节 “7”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七节 “5”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阶段小结
第八节 “5”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九节 “6”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十节 “7”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
第十一节 “1”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十二节 “2”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十三节 “3”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阶段小结
第四节 “4”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
第五节 “5”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十六节 “6”音练习
一、演奏导引
二、练习曲
阶段小结
第四章 气息控制练习
第一节 吹奏中的气息控制
第二节 如何练习呼吸
1.慢吸慢呼
2.快吸慢呼
第三节 长音练习
一、练习指导
二、练习曲
第四节 连音练习
一、练习指导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五节 强、弱音练习
一、练习指导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五章 舌头的技巧
第一节 舌起音
第二节 吐音
一、长吐舌
二、短吐舌
1.单吐
2.双吐
3.三吐
第三节 花舌
第六章 常用指法练习
第一节 筒音作“2”指法练习
一、指法表: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二节 筒音作“1”指法练习
一、指法表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三节 筒音作“8”指法练习
一、指法表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四节 筒音作“3”指法练习
一、指法表
二、练习曲及乐曲
第七章 常用装饰技法与练习
第一节 倚音
第二节 颤音
第三节 波音
第四节 滑音
1.上滑音
2.下滑音
3.复滑音
第五节 叠音
第六节 历音
1.上历音
2.下历音
第七节 震音
一、气震音
二.指震音
1.本位指震音
2.下位指震音
3.特殊指震音
第八节 剁音
第九节 赠音
第十节 打音
第十一节 飞指
第十二节 泛音
第八章 笛子独奏曲及考级曲目
1.姑苏行
2.陕北好
3.枣园春色
4.扬鞭催马运粮忙
5.欢乐歌
6.秦川抒怀
7.牧民新歌
8.喜相逢
9.荫中鸟
10.春到湘江
11.三五七
12.牧笛
13.帕米尔的春天
14.塔塔尔族舞曲
15.幽兰逢春
16.婺江欢歌
17.雁荡秋色
18.深秋叙
19.秋蝶恋花
20.五梆子
21.小放牛
22.巢湖泛舟
23.水乡船歌
24.南山吟
25.花泣
26.南韵
27.故土情
28.西湖春晓
29.鹧鸪飞(陆派)
30.鹧鸪飞(赵派)
附录笛子常用技术索引表
笛子初级教程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