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书院派研究

副标题:无

作   者:钱茂伟著

分类号:

ISBN:978750392892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作者的成功学术实践再次证明,文献乃史学之基础,治学术史而离开文献,只能是空中楼阁,华而不实。历史学是一门求真务实的学问,讲究字字有根据,句句有来历,言必有本,无征不信。学科的自身特点,规定了历史研究必须从史料出发,依靠坚实的学术积累,脚踏实地,锐意创新,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夸。此处所言积累,既指史学工作者个人几年、几十年乃至毕生的积累,还包括史学界一代接一代的群体劳作。因此,在学术实践中,我们提倡进行艰苦的创造性劳动,不赞成人云亦云的低水平重复。我们主张必须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首创精神。这种成果和精神,既包括前辈大师的业绩,也包括同时代众多史学工作者的一点一滴的劳动。这就是今天学术界的朋友们大声疾呼的学术规范。   

目录

目录

研究篇
第一章 晚明浙东王学的分化
一 王畿与钱德洪、季本、黄绾的学术交锋
二 周汝登与万历、天启间的浙东王学
三 刘宗周与陶爽龄的分席而讲
第二章 姚江书院的建立
一 “四先生”与义学的建立
二 “四先生”的学术宗旨
三 史孝复与刘宗周的学术辩论
四 顺治间姚江书院的重开
五 前期姚江书院弟子考
第三章 姚江书院的分化
一 浙东讲学风的复兴与姚江书院的重开
二 邵曾可、韩孔当的兼容思想
三 黄宗羲与姚江书院
四 董瑒与姚江书院
五 邵廷采与姚江书院的讲会化
六 姚江书院的衰落与残存
第四章 姚江书院的社团管理体制
一 姚江书院的社团式体制
二 姚江书院的管理体制
第五章 书院殿军邵廷采的人生之路
一 余姚生活时期
二 侨居会稽时期
三 难以两全的人生
第六章 邵廷采的社会政治思想
一 以仁政为核心的治国思想
二 编《治平略》与《史略》,述经国济世策略
三 由邵廷采看浙东学人的经世之学
第七章 邵廷采的理学及学术史总结
一 清初的蕺山思想解释权之争
二 “为阳明辨心体”
三 “为蕺山证慎独”
四 表彰姚江书院
第八章 邵廷采的史学成就及思想
一 作《明史论》百篇
二 撰《西南纪事》、《东南纪事》
三 作《宋遗民所知传》、《明遗民所知传》
四 邵廷采的史学思想
第九章 邵廷采的古文成就
一 邵廷采古文的渊源
二 邵廷采的古文理论
三 邵廷采古文写作的特点
四 “治古文而成学者”
第十章 邵廷采与清代浙东学派
一 邵廷采的学术风格
二 邵廷采学术的批评与回应
三 邵廷采在清代浙东学派中的承上启下地位
资料篇(2003年度浙江省教育厅古籍整理课题)
姚江书院志略

刻姚江书院志略端由
重刻姚江书院志略凡例
姚江书院志略目次
姚江书院志略 卷上
序言
社学疏
原序
重订会约题记
姚江书院缘起
捐田引
姚江书院纪事
求友说
姚江书院纪事
姚江书院附记
姚江书院记
姚江书院后记
书院规约六条
书院规要六事
姚江书院训约
书院任事约
书院会则
崇祀议
附议
祀典
姚江书院志略 卷下
沈聘君传
管征君传
史隐君文学兄弟传
王征士传
韩布衣传
姚江书院传
史显臣先生传
邵念鲁先生传
重修姚江书院告沈先生文
祭遗韩韩先生文
藏书引
读六子传志感
刻姚江书院志略书后
重修姚江书院碑记
重修姚江书院酌定规条
姚江书院新增田亩花号
归复院田纪事
先祀议
参考书目
后记
kB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姚江书院派研究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