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的中心。在中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与执政,决定着中国政治生活的基本格局,决定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全局。然而,党在有效推进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时刻面临着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因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发展之间实际上存在着这样一种基本关系: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而中国社会越发展,对党的领导和执政的要求就越高,从而使党的建设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越显得重要。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新发展的基本推动力。
目录
目录
一 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与现实
1.1 社会主义与共产党执政
1.2 共产党执政的战略与体制
1.3 从历史教训中认识执政规律
1.4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
二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2.1 合法性与合法性基础
2.2 政党性质的先进性
2.3 政党执政的有效性
2.4 政党代表的广泛性
2.5 政党组织的社会性
三 执政党建设的系统工程
3.1 执政党、国家与社会
3.2 阶级基础与执政基础
3.3 党政关系与执政水平
3.4 民主集中与领导制度
3.5 基层组织与党建资源
3.6 党员动员与社会整合
四 执政党建设的政治目标
4.1 宪政与执政
4.2 执政与参政
4.3 廉政与执政
4.4 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
4.5 意识形态与公民教育
五 中国共产党新世纪执政方略
5.1 全面发展的人与社会
5.2 创新振兴中华民族
5.3 多样化社会的国家政治建设
5.4 开创文明发展新路
5.5 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
结束语
后记
一 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与现实
1.1 社会主义与共产党执政
1.2 共产党执政的战略与体制
1.3 从历史教训中认识执政规律
1.4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
二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2.1 合法性与合法性基础
2.2 政党性质的先进性
2.3 政党执政的有效性
2.4 政党代表的广泛性
2.5 政党组织的社会性
三 执政党建设的系统工程
3.1 执政党、国家与社会
3.2 阶级基础与执政基础
3.3 党政关系与执政水平
3.4 民主集中与领导制度
3.5 基层组织与党建资源
3.6 党员动员与社会整合
四 执政党建设的政治目标
4.1 宪政与执政
4.2 执政与参政
4.3 廉政与执政
4.4 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
4.5 意识形态与公民教育
五 中国共产党新世纪执政方略
5.1 全面发展的人与社会
5.2 创新振兴中华民族
5.3 多样化社会的国家政治建设
5.4 开创文明发展新路
5.5 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
结束语
后记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