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是从1949年共同纲领开始的,迄今半个世纪有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宪法。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人民的选择,也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宪法问题的历史经验总结。刘少奇于954年9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做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曾经指出:事情就是这样,“在中国出现的真正的宪法,毕竟只能是人民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宪法,只有这种宪法,才是这种宪法,才是适合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面广大人民群众所欢迎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中国若离开了社会主义,就必然要退回半封建半殖民地去。这是亿万中国人民不允许的。所以,坚持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根本利益。
本书回顾了我国宪法所走过的道路,尽可能详述其演变经过,俾能帮助读者借此探索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为今后的宪法的运行和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
目录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前的宪法概况/(1)
第二章 共同纲领产生的历史背景/(13)
第三章 共同纲领的起草经过/(25)
第四章 共同纲领关于国家性质问题的规定/(49)
第五章 共同纲领规定的政权机关/(60)
第六章 共同纲领规定的各项基本政策/(89)
第七章 1954年宪法的起草过程/(102)
第八章 1954年宪法经首届人大通过/(154)
第九章 1954年宪法的序言和总纲/(176)
第十章 1954年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193)
第十一章 1954年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239)
第十二章 1954年宪法规定的国旗、国徽、首都/(252)
第十三章 1975年宪法产生的经过/(257)
第十四章 1975年宪法的基本内容/(292)
第十五章 1978年宪法的产生/(313)
第十六章 1978年宪法的基本内容/(323)
第十七章 1982年宪法的产生经过(上)/(345)
第十八章 1982年宪法的产生经过(中)/(386)
第十九章 1982年宪法的产生经过(下)/(433)
第二十章 1982年宪法的序言和总纲/(479)
第二十一章 1982年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491)
第二十二章 1982年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505)
第二十三章 1982年宪法的局部修正/(528)
第二十四章 历史的启迪/(554)
第二章 共同纲领产生的历史背景/(13)
第三章 共同纲领的起草经过/(25)
第四章 共同纲领关于国家性质问题的规定/(49)
第五章 共同纲领规定的政权机关/(60)
第六章 共同纲领规定的各项基本政策/(89)
第七章 1954年宪法的起草过程/(102)
第八章 1954年宪法经首届人大通过/(154)
第九章 1954年宪法的序言和总纲/(176)
第十章 1954年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193)
第十一章 1954年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239)
第十二章 1954年宪法规定的国旗、国徽、首都/(252)
第十三章 1975年宪法产生的经过/(257)
第十四章 1975年宪法的基本内容/(292)
第十五章 1978年宪法的产生/(313)
第十六章 1978年宪法的基本内容/(323)
第十七章 1982年宪法的产生经过(上)/(345)
第十八章 1982年宪法的产生经过(中)/(386)
第十九章 1982年宪法的产生经过(下)/(433)
第二十章 1982年宪法的序言和总纲/(479)
第二十一章 1982年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491)
第二十二章 1982年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505)
第二十三章 1982年宪法的局部修正/(528)
第二十四章 历史的启迪/(5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