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

副标题:无

作   者:林昭庚主编

分类号:

ISBN:978780089172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提 要   针道源流   本段内容是说明《素问》、《难经》、《子午经》、《铜人针灸图》等二十七项书名的由来,引   用这些书构成了针道源流的主要内容。   针灸方宜始论   此篇谈论医疗方法因地制宜,不一而同。   刺热论   刺热论说明了五脏热病的症状及针刺治疗及治疗的输穴。   刺疟论   此篇言治疟时,遇到的临床各种症状,所应采取的方法与手法。而所言疟之症状总为寒   热往来,先寒后热。   刺咳论   全篇以五脏六腑皆可致咳,分别就病因与季节的关系,阐述诸咳的传变规律。   刺腰痛论   本段论六经令人腰痛的各别症状及治疗穴道。针刺穴道放出脑内啡(Endorphin),阻断支   配各体节的感觉神经,而不致引起痛觉。   奇病论   本篇虽用《素问?奇病论》的全名,但并非全文,仅录奇病论全文之半。有关病因的解   释和无损不足及益有余等未录,所录者皆为论述奇病的部分。最后有病怒狂者一段出于《素   问?病能论》。因全篇所阐述之病症皆奇异之症,故名奇病论。   刺要论   本文主要叙述针刺深浅之要领。   刺齐论   本文探讨针刺深度不适之弊。   刺志论   此段是论及身体壮弱与生理变化及疾病的发生是有密切关系的。   长刺节论   此段在说明治病取穴,要合于病症来取剂量及选穴。   皮部论   皮部论主要论述人身的经脉,外达皮肤,内联脏腑,所以外邪侵入人体,先中于皮毛,沿   经脉内传,最后达到脏腑。当邪在皮毛的时候,必定洒浙恶寒;进入络脉,则络脉成满,颜   色反常,进入经脉,则易于向内脏的虚处传递,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   弛骨消,肌肉瘦削,肌皮枯搞。应根据不同的见证,确定邪在何部,再加以治疗才可。   经络论   主要说明经和络的颜色,并说明脉的颜色应于五脏络脉的颜色随四时寒暖而变化的道理。   骨空论   论述风邪所致疾病的针灸治法。   刺水热穴论   主要是论述风水的病因、病理、症状以及治疗本病的五十七穴与治热病的五十九穴,故   名刺水热穴论。   调经论   根据五脏六腑,气血经络筋骨所在病变之位置的不同,其所取针刺的手法亦有所不同,如   缪刺和巨刺其所治疗的方向就有差异。   本篇是讨论如何调治人身的经络,使之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故名调经论。   缪刺论   所谓缪刺的技术和方法,就是先审视经脉的虚实,用切脉来分别是否有病异。如果经脉   有偏差不调,就用经刺法来协调,如果表现体肌疼痛但其经脉却没有病异,就用缪刺法。表   皮有瘀血,可以将它放除,这就是缪刺的方法。   以左病刺右,右病刺左为特点的刺法一是缪刺法,一是巨刺法。两者不同之处是缪刺为   刺络,巨刺为刺经,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主要见于《素问?缪刺论》篇。   经刺论   本文节自《灵枢?禁服篇》是讲禁止服药的理论,在脉气不盛不虚时,虽然有些微不正   常,此时应用经刺法来调和,不应服药。   巨刺论   论述巨刺之应用及方法。   手足阴阳流注论   这段说明十二经循行流注的各经先后衔接情形,并配合天时循行,日夜流行,周而复始。   卫气行论   主论尽日卫气行于阴阳的运行道理:水下一刻,气在太阳;水下二刻,气在少阳,水下   三刻,气在阳明,水下四刻,气在阴分,如此周而复始。   诊要经终论   此举天气、地气、人气而言之,配合季节之变动,而应人气之所在。善诊者,善察色按   脉,不止于脉也。   刺禁论   盖言重要脏器为其要害,针刺时需小心避开,不可伤害之,并提出大醉、大劳、大怒、大   饥、大渴、不可刺。   刺法论   叙述五脏虚证再感外邪,发生“暴厥”时的急救刺法。   五刺应五脏论   五刺:是指古代的五种刺法。《灵枢?官针》:“凡刺有五,以应五脏。”故又称五脏刺,即   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及输刺。用以治疗五脏有关的病变。   九刺应九变论   九刺:古代的九种刺法。   《灵枢?官针》:“凡刺有九,以应九变。”指各种不同刺法,可用以适应各种变化的不同   病情。针分输刺、远道刺、经刺、络刺、分刺、大泻刺、毛刺、巨刺及?刺。   十二刺应十二经论   十二刺:古代的十二种刺法。   《灵枢?官针》:“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节,节要;指刺法中有十二节要,以适   应十二经不同的病症的治疗。每一种刺法的用途不同,也就是按照病症的深、浅、大、小,所   提出的有效配针法和行针法。计分偶刺、报刺、恢刺、齐刺、扬刺、直针刺、输刺、短刺、浮   刺、阴刺、傍针刺及攒刺等。   手足阴阳经脉刺论   论述针刺的深浅及留针时间的久暂。   标本论   标本: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是通过辨别病证的主次、本末、轻重、缓急来决定治   疗的准则。标本有多种含义:从人体与致病因素来说,人体的正气是本!致病的邪气是标;从   疾病本身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疾病的新与旧,原发与继发来说,旧病与原发是本,   新病与继发是标;从疾病所在来说,在内的为本,在外的为标。临床上根据疾病的不同情况,   从标本的关系中找出主要矛盾,予以适当的治疗。   刺王公布衣   不同体质,行针深浅速度有别。   刺常人黑白肥瘦   本段论述常人、胖瘦、体型不同及肤色不同、针刺有别。   刺壮士   本段论述对壮士之针法。   刺婴儿   本段论述婴儿之针刺手法。   人身左右上下虚实不同刺   本篇论述天人地相应的观念,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功能及临床针刺法   则。   难经   本文引用《难经》条文共十八题。     

目录

目 录
卷 一
提要
针道源流
针灸直指
针灸方宜始论
刺热论
刺疟论
刺咳论
刺腰痛论
奇病论
刺要论
刺齐论
刺志论
长刺节论
皮部论
经络论
骨空论
刺水热穴论
调经论
缪刺论
经刺论
巨刺论
手足阴阳流注论
卫气行论
诊要经终论
刺禁论
刺法论
五刺应五脏论
九刺应九变论
十二刺应十二经论
手足阴阳经脉刺论
标本论
刺王公布衣
难经
勘注
卷 二
提要
周身经穴赋
百症赋
标幽赋
席弘赋
金针赋
玉龙赋
通玄指要赋
灵光赋
兰江赋
流注指微赋
勘注
卷 三
提要
(一)歌
五运主病歌
六气为病歌
百穴法歌
十二经脉歌
玉龙歌
胜玉歌
杂病穴法歌
杂病十一穴歌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四总穴歌
肘后歌
回阳九针歌
针内障秘歌
针内障要歌
补泻雪心歌
行针总要歌
行针指要歌
刺法启玄歌
针法歌
(二)策
诸家得失策
头不多灸策
穴有奇正策
针有深浅策
勘注
卷 四
提要
部俞穴歌
腹部中穴歌
中指取寸
《素问》九针论
九针式
九针图
制针法
煮针法
暖针
火针
温针
治折针法
《内经》补泻
《难经》补泻
神应经》补泻
泻诀直说
补诀直说
南丰李氏补泻
四明高氏补泻
三衢杨氏补泻
生成数
经络迎随设为问答
禁针穴歌
禁灸穴歌
太乙歌
尻神禁忌
人神禁忌
勘注
卷 五
卷 六
卷 七
卷 八
卷 九
卷 十
卷 十一
卷 十二
索引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针灸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