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考察了以苏南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和以苏北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生态环境和改革路径,分析了全国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考察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并分析了乡镇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比较分析的角度,考察了以苏南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和苏北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生态环境和改革路径,分析了全国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考察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并作了比较分析。下篇从义务教育、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利益、农民政治参与、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等视角分析了乡镇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
目录
上篇 乡镇机构改革的比较分析
1 乡镇机构的现状及其改革的意义
1.1 乡镇行政体制发展的历史回顾
1.1.1 乡镇建制的历史回顾
1.1.2 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对国家财力控制的有限性
1.1.3 20世纪国家政权的现代化与乡镇行政体制的形成
1.2 新中国成立后乡镇行政体制的变迁
1.3 乡镇行政机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 新农丰寸建设下乡镇行政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1.4.1 新农村建设对乡镇机构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1.4.2 新农村建设下乡镇机构改革的要点分析
2 苏南与苏北若干乡镇机构改革比较分析
2.1 乡镇机构改革的生态学比较分析
2.1.1 比较分析的行政生态学理论工具
2.1.2 乡镇社会——经济——一自然条件比较分析
2.1.3 乡镇机构设置一政府能力比较分析
2.2 乡镇机构改革两种制度变迁路径的比较分析
2.2.1 苏北乡镇机构改革恶性循环路径分析
2.2.2 苏南乡镇机构改革良性循环路径分析
3 发达地区的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比较分析
3.1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生态学比较分析
3.1.1 发达地区乡镇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比较分析
3.1.2 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发达状况导致强政府强社会
3.1.3 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机构设置——政府能力的比较分析
3.2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路径分析
3.2.1 发达地区乡镇市场成熟与乡镇机构改革的互动
3.2.2 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有限性地位的确立与乡镇市民社会的互动
3.2.3 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改革目标与明晰的产权关系之间的互动
3.3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重点、难点分析
3.3.1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重点的比较与梳理
3.3.2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难点的比较与梳理
4 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比较分析
4.1 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生态学比较分析
4.1.1 欠发达地区乡镇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比较分析
4.1.2 社会——经济——自然条件落后状况导致强政府弱社会
4.1.3 欠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机构设置——政府能力的比较分析
4.2 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恶性循环路径分析
4.2.1 欠发达地区乡镇市场不成熟与乡镇机构膨胀
4.2.2 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机构膨胀与产权关系
4.2.3 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政府财政危机与机构改革
4.3 欠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难点分析
4.3.1 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重点的比较与梳理
4.3.2 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难点的比较与梳理
5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比较分析
5.1 两类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生态学比较分析
5.1.1 两类地区乡镇的政府能力差异比较分析
5.1.2两类地区乡镇的市民社会力量差异比较分析
5.2 两类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路径比较分析
5.3 两类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重点、难点比较分析
5.3.1 两类地区乡镇政权都存在着内卷化现象
5.3.2 乡村债务强化了欠发达地区乡镇政权的内卷化
5.3.3 两类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突破口的比较
下篇 多视角下的乡村发展研究
6 义务教育投入与乡村发肤
6.1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历史嬗变与现实反思
6.1.1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发展阶段
6.1.2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现状的审视
6.2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国家的义务
6.2.1 农民成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实质主体的过程
6.2.2 以农民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的困境
6.3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主体的政策分析
6.3.1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投入主体政策的积极影响
6.3.2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政策的问题分析
6.4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政策建议
6.4.1 以国家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的构建
6.4.2 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的政策建议
6.4.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理性选择
7 增加民收入与乡村发展
7.1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体制性障碍
7.1.1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体制性障碍之一:政府失灵
7.1.2 ……
1 乡镇机构的现状及其改革的意义
1.1 乡镇行政体制发展的历史回顾
1.1.1 乡镇建制的历史回顾
1.1.2 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对国家财力控制的有限性
1.1.3 20世纪国家政权的现代化与乡镇行政体制的形成
1.2 新中国成立后乡镇行政体制的变迁
1.3 乡镇行政机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4 新农丰寸建设下乡镇行政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1.4.1 新农村建设对乡镇机构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1.4.2 新农村建设下乡镇机构改革的要点分析
2 苏南与苏北若干乡镇机构改革比较分析
2.1 乡镇机构改革的生态学比较分析
2.1.1 比较分析的行政生态学理论工具
2.1.2 乡镇社会——经济——一自然条件比较分析
2.1.3 乡镇机构设置一政府能力比较分析
2.2 乡镇机构改革两种制度变迁路径的比较分析
2.2.1 苏北乡镇机构改革恶性循环路径分析
2.2.2 苏南乡镇机构改革良性循环路径分析
3 发达地区的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比较分析
3.1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生态学比较分析
3.1.1 发达地区乡镇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比较分析
3.1.2 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发达状况导致强政府强社会
3.1.3 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机构设置——政府能力的比较分析
3.2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路径分析
3.2.1 发达地区乡镇市场成熟与乡镇机构改革的互动
3.2.2 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有限性地位的确立与乡镇市民社会的互动
3.2.3 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改革目标与明晰的产权关系之间的互动
3.3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重点、难点分析
3.3.1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重点的比较与梳理
3.3.2 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难点的比较与梳理
4 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比较分析
4.1 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生态学比较分析
4.1.1 欠发达地区乡镇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比较分析
4.1.2 社会——经济——自然条件落后状况导致强政府弱社会
4.1.3 欠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机构设置——政府能力的比较分析
4.2 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恶性循环路径分析
4.2.1 欠发达地区乡镇市场不成熟与乡镇机构膨胀
4.2.2 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机构膨胀与产权关系
4.2.3 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政府财政危机与机构改革
4.3 欠发达地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难点分析
4.3.1 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重点的比较与梳理
4.3.2 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难点的比较与梳理
5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比较分析
5.1 两类地区乡镇机构改革实践的生态学比较分析
5.1.1 两类地区乡镇的政府能力差异比较分析
5.1.2两类地区乡镇的市民社会力量差异比较分析
5.2 两类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路径比较分析
5.3 两类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的重点、难点比较分析
5.3.1 两类地区乡镇政权都存在着内卷化现象
5.3.2 乡村债务强化了欠发达地区乡镇政权的内卷化
5.3.3 两类地区乡镇机构改革突破口的比较
下篇 多视角下的乡村发展研究
6 义务教育投入与乡村发肤
6.1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历史嬗变与现实反思
6.1.1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发展阶段
6.1.2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现状的审视
6.2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国家的义务
6.2.1 农民成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实质主体的过程
6.2.2 以农民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的困境
6.3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主体的政策分析
6.3.1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投入主体政策的积极影响
6.3.2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政策的问题分析
6.4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政策建议
6.4.1 以国家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的构建
6.4.2 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的政策建议
6.4.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理性选择
7 增加民收入与乡村发展
7.1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体制性障碍
7.1.1 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体制性障碍之一:政府失灵
7.1.2 ……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