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rtel Networks Layer 3 Switching
副标题:无
作 者:(美)Regis J.(Bud)Bates,(美)Jr. Zeecil Kimmel著;卢泽新,陶孜谨等译
分类号:
ISBN:978711109291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在介绍传统局域网和广域网联网技术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第三层交换的联网效率,提供了正确驾驭通信流量的方法。并针对北电网络的路由交换机产品,深入地进行了功能和性能分析,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构筑相应的网络系统。同时,提供了北电第三层交换网络的规划、配置和管理技术。最后对其他第三层交换技术进行了分析对比,为学习者提供了全面的第三层交换技术和网络知识。
本书适合系统管理员、网络工程师和IT专业人员参考。
目录
译者序
第1章 传统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
1.1 概述
1.2 局域网的功能
1.3 网络模型
1.4 局域网体系结构
1.5 局域网络接口卡
1.6 多设备共享的单电缆系统
1.7 中继器
1.8 性能
1.9 布线
1.10 集线器
1.11 桥接因子
1.12 快速以太网
1.12.1 局域网中的距离限制
1.12.2 路由器
1.13 交换式局域网
1.14 网际互连
1.15 千兆以太网
1.16 规划建设局域网
. 1.16.1 建立局域网的目标
1.16.2 端用户的要求
1.16.3 工作站的数量
1.16.4 特殊功能
1.16.5 安全性
1.16.6 网络和系统的管理
第2章 第二层和第三层协议管理和
路由技术
2.1 概述
2.2 桥接技术小结
2.3 以太网lan中桥接的目的
2.4 透明拼接
2.4.1 学习协议
2.4.2 透明桥接可能出现的问题
2.4.3 生成树协议
2.4.4 连接网络
2.4.5 通信分析
2.5 源路由桥接
2.6 路由概念
2.6.1 为什么要路由
2.6.2 交换过程
2.6.3 路由算法类型
2.6.4 算法度量
2.6.5 常规路由协议
第3章 使用第三层寻址在lan中
划分子网
3.1 概述
3.2 为什么需要另一种形式的地址
3.3 第三层寻址机制
3.4 子网屏蔽
3.4.1 计算子网
3.4.2 路由规则
3.4.3 判断子网的接近性
3.4.4 可变长子网掩码
3.5 最长匹配综合症
3.6 无类域间路由
第4章 ip passport
4.1 概述
4.2 internet与intranet
4.3 为什么在内部网使用交换机
4.4 关于路由器
4.5 什么时候使用交换机或路由器
4.6 什么是vlan
4.7 vlan的类型
4.8 为什么需要第三层交换
4.9 passport系列产品
4.9.1 passport 1000系列
4.9.2 passport 1050/1051路由交换机
(单机单元)
4.9.3 passport 1100/1100r路由交换机
(独立单元)
4.9.4 passport 1150/1150r路由交换机
(单机单元)
4.9.5 passport 1200/1250路由交换机
(模块化底架)
4.9.6 passport 8000系列
4.9.7 8600路由交换机可用i/o模块
4.10 小结
第5章 passport网络
5.1 概述
5.2 重要网络术语
5.3 帧交换与信元交换
5.4 自动监测
5.5 首先设计内部网
5. 6 设计网络
5.7 边缘交换机
5.8 核心路由交换机
5.9 passport优势
5.10 配置完整的passport网络
5.11 找回老的软件路由器
5.12 失效恢复
5.12.1 电源冗余
5.12.2 硅交换结构的冗余
5.12.3 软件映像和设置文件位置冗余
5.12.4 linksafe技术
5.12.5 多链路群集
5.12.6 热交换模块
5.12.7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
5.12.8 等价多路径
5.13 passport的优越性
第6章 维护lan和wan的策略
6.1 概述
6.2 路由器决策
6.3 lan交换演化
6.4 基建投资
6.5 恢复力和可用性
6.6 操作简单性
6.7 性能
6.8 价值与能力
6.9 谁需要交换
6.10 管理多项技术
6.11 路由交换
6. 12 passport园区解决方案
6.13 中等规模连接性
6.14 最终的园区
第7章 lan和can中使用的第三
协议
7.1 概述
7.2 路由协议
7.3 收敛
7.3.1 距离向量协议
7.3.2 链路状态算法
7.4 被路由和路由协议
7.5 内部和外部网关协议
7.6 路由信息协议
7.7 rip版本 2
7.8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7.8.1 区域
7.8.2 ospf主干
7.8.3 内部区域、区域边界和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
7.8.4 邻居路由器
7.8.5 邻接路由器
7.8.6 指定路由器
7.8.7 链路状态通告
7.8.8 工作原理
7.8.9 发现邻居:ospf hello协议
7.8.10 选出指定路由器
7.8.11 建立邻接关系:数据库交换
7.8.12 链路状态传播
7.8.13 计算路由表
7.9 外部网关协议
7.10 边界网关协议
7.10.1 工作原理
7.10.2 打开和确认一个bgp连接
7.10.3 维护bgp连接
7.10.4 发送可达性信息
7.10.5 通知消息
7.11 选择路由协议
第8章 重新改造路由器工作方式
8.1 概述
8.2 隔绝的路由器端口
8.3 桥式路由器端口
8.4 vlan端口
8.4.1 访问端口
8.4.2 标记端口
8.5 vlan定义
8.6 vlan类型
8.6.1 基于端口的vlan
8.6.2 基于策略的vlan
8.6.3 未指定的vlan
8.7 passport转发过程
8.8 第三层路由没有被忘记
8.9 工厂缺省配置
8.10 多网化
8.11 多链路集合
8.12 dhcp/bootp接力
8.13 udp转发
8.14 ip转发
8.15 端口镜像
8.16 代理arp
8.17 生成树faststart模式
8.18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
8.19 超网
第9章 基于芯片与基于处理器的
功能性
9.1 概述
9.2 怎样工作
9.3 pat硬件
9.3.1 硅交换结构
9.3.2 i/o模块
9.4 冗余体系结构
9.5 passport中的报文转发
9.6 我们可以在何处使用老的软件多协议路由器
9.6.1 用于wan的路由器
9.6.2 internet中使用的路由器
9.6. 3 lan和can中的路由器
9.6.4 考虑替换路赠现有的路由器
9.6.5 路由器升级的机会
9.7 小结
第10章 满足性能要求
10.1 概述
10.2 为什么要qos
10.3 网络可靠性
10.4 ip过滤器
10.5 passport交换机支持的qos技术
10.5.1 帧分类
10.5.2 passport快速分类
10.6 axc怎样提供qos
10.6.1 ieee 802.1q vlan标记
10.6.2 ieee 802.1p优先权设置
10.7 passport排队和优先化
10.8 ip优先/tos
10.9 差分服务
10.10 diffserv怎样工作
10.11 公共开发策略服务
10.12 支持策略的联网
10.13 优化策略服务
10.14 集成服务
10.15 资源预约协议
10.16 ip多播支持
10.16.1 igmp
10.16.2 dvmrp
10.17 第二层ip多播优化的其他支持:igmp监听
10.18 igmp代理
10.19 igmp过滤
10.20 小结
第11章 第三层其他协议选择
11.1 概述
11.2 ip限制
11.3 第三层交换就是路由器
11.4 你更欣赏哪种协议
11.5 atm上的ip
11.5.1 lan仿真
11.5.2 经典ip
11.5.3 下一跳解析协议
11.5.4 atm上的多协议
11.6 aris协议
11.6.1 aris机制
11.6.2 aris消息
11.6.3 主机到主机的连接
11.6.4 标签保持
11.6.5 lan交换技术
11.6.6 第二层隧道
11.7 标签交换概念
11.7.1 标签边缘路由器和交换机
11.7.2 标签交换机
11.7.3 标签分发协议
11.7.4 在只有路由器的internet中应用
11.7.5 在多服务网络中应用
11.7.6 标签交换和ip交换
11.7.7 标签交换和rsvp
11.8 ipsilon的ip交换
11.8.1 ip交换操作
11.8.2 ip交换协议
11.8.3 简化地址映射
11.8.4 主干集中
11.8.5 ip交换和 rsvp
11.9 第三层交换与传统路由
第12章 交换解决方案的每端口价值
12.1 概述
12.2 问题总结
12.3 究竟谁需要交换
12.4 重新策划还是升级
12. 5 对第三层交换的需要
12.5.1 避免路由
12.5.2 提高路由性能
12.6 性能效益
12.7 容易且用得起的交换集成
12.8 节省费用
12.9 再次考虑价格性能
12.10 passport 8000上已经出现过的情况
12.11 市场正在升温
12.12 价格战略
12.13 更广泛的计划
附录a 缩写词
附录b 术语表
参考资料
第1章 传统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
1.1 概述
1.2 局域网的功能
1.3 网络模型
1.4 局域网体系结构
1.5 局域网络接口卡
1.6 多设备共享的单电缆系统
1.7 中继器
1.8 性能
1.9 布线
1.10 集线器
1.11 桥接因子
1.12 快速以太网
1.12.1 局域网中的距离限制
1.12.2 路由器
1.13 交换式局域网
1.14 网际互连
1.15 千兆以太网
1.16 规划建设局域网
. 1.16.1 建立局域网的目标
1.16.2 端用户的要求
1.16.3 工作站的数量
1.16.4 特殊功能
1.16.5 安全性
1.16.6 网络和系统的管理
第2章 第二层和第三层协议管理和
路由技术
2.1 概述
2.2 桥接技术小结
2.3 以太网lan中桥接的目的
2.4 透明拼接
2.4.1 学习协议
2.4.2 透明桥接可能出现的问题
2.4.3 生成树协议
2.4.4 连接网络
2.4.5 通信分析
2.5 源路由桥接
2.6 路由概念
2.6.1 为什么要路由
2.6.2 交换过程
2.6.3 路由算法类型
2.6.4 算法度量
2.6.5 常规路由协议
第3章 使用第三层寻址在lan中
划分子网
3.1 概述
3.2 为什么需要另一种形式的地址
3.3 第三层寻址机制
3.4 子网屏蔽
3.4.1 计算子网
3.4.2 路由规则
3.4.3 判断子网的接近性
3.4.4 可变长子网掩码
3.5 最长匹配综合症
3.6 无类域间路由
第4章 ip passport
4.1 概述
4.2 internet与intranet
4.3 为什么在内部网使用交换机
4.4 关于路由器
4.5 什么时候使用交换机或路由器
4.6 什么是vlan
4.7 vlan的类型
4.8 为什么需要第三层交换
4.9 passport系列产品
4.9.1 passport 1000系列
4.9.2 passport 1050/1051路由交换机
(单机单元)
4.9.3 passport 1100/1100r路由交换机
(独立单元)
4.9.4 passport 1150/1150r路由交换机
(单机单元)
4.9.5 passport 1200/1250路由交换机
(模块化底架)
4.9.6 passport 8000系列
4.9.7 8600路由交换机可用i/o模块
4.10 小结
第5章 passport网络
5.1 概述
5.2 重要网络术语
5.3 帧交换与信元交换
5.4 自动监测
5.5 首先设计内部网
5. 6 设计网络
5.7 边缘交换机
5.8 核心路由交换机
5.9 passport优势
5.10 配置完整的passport网络
5.11 找回老的软件路由器
5.12 失效恢复
5.12.1 电源冗余
5.12.2 硅交换结构的冗余
5.12.3 软件映像和设置文件位置冗余
5.12.4 linksafe技术
5.12.5 多链路群集
5.12.6 热交换模块
5.12.7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
5.12.8 等价多路径
5.13 passport的优越性
第6章 维护lan和wan的策略
6.1 概述
6.2 路由器决策
6.3 lan交换演化
6.4 基建投资
6.5 恢复力和可用性
6.6 操作简单性
6.7 性能
6.8 价值与能力
6.9 谁需要交换
6.10 管理多项技术
6.11 路由交换
6. 12 passport园区解决方案
6.13 中等规模连接性
6.14 最终的园区
第7章 lan和can中使用的第三
协议
7.1 概述
7.2 路由协议
7.3 收敛
7.3.1 距离向量协议
7.3.2 链路状态算法
7.4 被路由和路由协议
7.5 内部和外部网关协议
7.6 路由信息协议
7.7 rip版本 2
7.8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7.8.1 区域
7.8.2 ospf主干
7.8.3 内部区域、区域边界和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
7.8.4 邻居路由器
7.8.5 邻接路由器
7.8.6 指定路由器
7.8.7 链路状态通告
7.8.8 工作原理
7.8.9 发现邻居:ospf hello协议
7.8.10 选出指定路由器
7.8.11 建立邻接关系:数据库交换
7.8.12 链路状态传播
7.8.13 计算路由表
7.9 外部网关协议
7.10 边界网关协议
7.10.1 工作原理
7.10.2 打开和确认一个bgp连接
7.10.3 维护bgp连接
7.10.4 发送可达性信息
7.10.5 通知消息
7.11 选择路由协议
第8章 重新改造路由器工作方式
8.1 概述
8.2 隔绝的路由器端口
8.3 桥式路由器端口
8.4 vlan端口
8.4.1 访问端口
8.4.2 标记端口
8.5 vlan定义
8.6 vlan类型
8.6.1 基于端口的vlan
8.6.2 基于策略的vlan
8.6.3 未指定的vlan
8.7 passport转发过程
8.8 第三层路由没有被忘记
8.9 工厂缺省配置
8.10 多网化
8.11 多链路集合
8.12 dhcp/bootp接力
8.13 udp转发
8.14 ip转发
8.15 端口镜像
8.16 代理arp
8.17 生成树faststart模式
8.18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
8.19 超网
第9章 基于芯片与基于处理器的
功能性
9.1 概述
9.2 怎样工作
9.3 pat硬件
9.3.1 硅交换结构
9.3.2 i/o模块
9.4 冗余体系结构
9.5 passport中的报文转发
9.6 我们可以在何处使用老的软件多协议路由器
9.6.1 用于wan的路由器
9.6.2 internet中使用的路由器
9.6. 3 lan和can中的路由器
9.6.4 考虑替换路赠现有的路由器
9.6.5 路由器升级的机会
9.7 小结
第10章 满足性能要求
10.1 概述
10.2 为什么要qos
10.3 网络可靠性
10.4 ip过滤器
10.5 passport交换机支持的qos技术
10.5.1 帧分类
10.5.2 passport快速分类
10.6 axc怎样提供qos
10.6.1 ieee 802.1q vlan标记
10.6.2 ieee 802.1p优先权设置
10.7 passport排队和优先化
10.8 ip优先/tos
10.9 差分服务
10.10 diffserv怎样工作
10.11 公共开发策略服务
10.12 支持策略的联网
10.13 优化策略服务
10.14 集成服务
10.15 资源预约协议
10.16 ip多播支持
10.16.1 igmp
10.16.2 dvmrp
10.17 第二层ip多播优化的其他支持:igmp监听
10.18 igmp代理
10.19 igmp过滤
10.20 小结
第11章 第三层其他协议选择
11.1 概述
11.2 ip限制
11.3 第三层交换就是路由器
11.4 你更欣赏哪种协议
11.5 atm上的ip
11.5.1 lan仿真
11.5.2 经典ip
11.5.3 下一跳解析协议
11.5.4 atm上的多协议
11.6 aris协议
11.6.1 aris机制
11.6.2 aris消息
11.6.3 主机到主机的连接
11.6.4 标签保持
11.6.5 lan交换技术
11.6.6 第二层隧道
11.7 标签交换概念
11.7.1 标签边缘路由器和交换机
11.7.2 标签交换机
11.7.3 标签分发协议
11.7.4 在只有路由器的internet中应用
11.7.5 在多服务网络中应用
11.7.6 标签交换和ip交换
11.7.7 标签交换和rsvp
11.8 ipsilon的ip交换
11.8.1 ip交换操作
11.8.2 ip交换协议
11.8.3 简化地址映射
11.8.4 主干集中
11.8.5 ip交换和 rsvp
11.9 第三层交换与传统路由
第12章 交换解决方案的每端口价值
12.1 概述
12.2 问题总结
12.3 究竟谁需要交换
12.4 重新策划还是升级
12. 5 对第三层交换的需要
12.5.1 避免路由
12.5.2 提高路由性能
12.6 性能效益
12.7 容易且用得起的交换集成
12.8 节省费用
12.9 再次考虑价格性能
12.10 passport 8000上已经出现过的情况
12.11 市场正在升温
12.12 价格战略
12.13 更广泛的计划
附录a 缩写词
附录b 术语表
参考资料
Nortel Networks Layer 3 Switching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