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第2版)

副标题:无

作   者:[美]朱迪丝·博斯

分类号:

ISBN:9787100118804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死刑是否应该废除?UFO是否存在?堕胎合乎道德吗?同性婚姻应该合法化吗?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在这个全媒体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各种各样的观点和浩如烟海的信息,它们往往真假难辨、良莠不齐甚至相互矛盾,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真,批判性思维技能将借你一双慧眼,帮助你成为独立的思考者。本书是一部畅销的美国批判性思维课程教科书。与目前市面上的同类书籍不同,它不仅从逻辑学、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的怀疑精神等角度介绍正确的思维方法,而且从当前世界现实问题入手,利用批判性思维技巧,对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商业、媒体、科学/学术等领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性批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启发性,是现代公民建立科学精神、学会独立思考、不盲从的必读书。

目录

目录:

简要目录

1 批判性思维为什么很重要 2

2 理性与情绪 30

3 语言与沟通 56

4 知识、证据与思维中的错误 84

5 非形式谬误 116

6 论证的识别、分析和构建 144

7 归纳论证 172

8 演绎论证 200

9 伦理与道德决策 228

10 市场营销与广告 260

11 大众传媒 286

12 科学 310

13 法律与政治 340

 

详细目录

 

第一章   批判性思维为什么很重要 2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6

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 6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 7

优秀批判性思维者的特征 8

分析技能 8

有效的沟通 8

调查和研究技能 8

灵活性与包容模糊性 9

心智开放的怀疑态度 9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0

注意力、专注力和好奇心 11

合作学习 12

批判性思维与自我发展 13

在生活中自我反省 13

制定合理的人生计划 13

面对挑战 15

自尊的重要性 15

民主国家的批判性思维 15

妨碍批判性思维的因素 18

思维的三层模型 18

抗 拒 19

抗拒的类型 19

思想狭隘 22

合理化与双重思想 24

认知失调和社会失调 25

压力障碍 26

批判性思维之问:关于大学入学平权法案的观点 27

 

第二章  理性与情绪 30

什么是理性 33

关于理性的传统观点 33

性别、种族、年龄与理性 34

梦与解决问题 37

情绪在批判性思维中的作用 38

关于情绪的传统观点 38

情绪智力与情绪的积极影响 38

情绪的消极影响 40

理性与情绪的结合 40

人工智能、理性与情绪 41

人工智能领域 44

计算机会思考吗? 44

计算机能够感知情绪吗? 44

信仰与理性 45

信仰主义:信仰高于理性 45

理性主义:宗教信仰与理智的结合 46

批判理性主义:信仰与理性是一致的 47

宗教、灵性与生活决策 48

批判性思维之问:关于人工智能的灵性与进化的不同观点 51

 

第三章  语言与沟通 56

何为语言 59

语言的功能 59

非言语语言 61

定 义 63

外延与内涵意义 64

约定定义 64

词典定义 65

精确定义 65

说服性定义 67

评价定义 67

五个标准 67

基于模糊定义的舌战 68

沟通风格 69

沟通的个体风格 69

沟通风格、性别和种族 70

沟通风格的文化差异 72

使用语言来操纵 73

情绪性语言 73

修辞手法 74

欺骗与说谎 77

批判性思维之问:关于美国大学校园是否应该设立自由言论区的观点 80

 

第四章  知识、证据与思维中的错误 84

人类知识及其局限性 87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87

思维的结构 87

评估证据 88

直接经验和错误记忆 88

传闻和轶事证据的不可靠性 89

专家与可靠性 90

评估某个观点的证据 92

研究资源 94

思维中的认知和知觉错误 95

知觉错误 96

对随机数据的错误知觉 97

难忘事件错误 98

概率错误 99

自我服务偏差 101

自我实现预言 105

社会错误与社会偏见 106

“非我即他”错误 106

社会期望 107

群体压力与服从 108

责任分散 109

批判性思维之问:关于UFO(不明飞行物)是否存在的不同观点 111

 

第五章  非形式谬误 116

什么是谬误 119

歧义谬误 119

语词歧义 119

构型歧义 120

错置重音 121

分解谬误 121

不相关谬误 122

个人攻击(人身攻击)谬误 122

诉诸强力(恐吓策略) 123

诉诸怜悯 125

诉诸众人 126

诉诸无知 128

以偏概全 128

稻草人谬误 130

转移注意力(熏青鱼谬误) 131

包含无理假设的谬误 132

窃取论题 132

不恰当地诉诸权威 133

暗设圈套的问题 133

虚假两难法 133

不合理的因果谬误 135

滑坡谬误 135

自然主义谬误 137

避免谬误的策略 137

批判性思维之问:关于美国向伊拉克开战的观点 140

 

第六章  论证的识别、分析和构建 144

什么是议题 147

确定一个议题 147

询问准确的问题 147

论证与修辞术 148

区分修辞术与论证 149

避免修辞术 149

识别论证 151

命 题 151

前提与结论 151

非论证:解释和条件陈述 152

拆分和图解论证 153

将论证拆分为命题 153

识别复杂论证中的前提与结论 154

对论证进行图解 155

评价论证 158

清晰性:论证是清晰的还是模糊不清的? 158

可靠性:这些前提是否有证据支持? 158

相关性:前提与结论是否存在相关? 159

完整性:是否存在未阐明的前提与结论? 159

合理性:前提是正确的吗?能支持结论吗? 161

构建论证 161

构建论证的步骤 161

批判性思维之问:关于同性婚姻的观点 167

 

第七章  归纳论证 172

什么是归纳论证 175

日常生活中对归纳论证的运用 175

概 括 175

使用民意调查、普通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概括 175

将概括运用到具体个案中 179

运用概括来评价归纳论证 180

类 比 182

类比的运用 182

基于类比的论证 183

将类比用作驳斥论证的工具 184

对基于类比的归纳论证进行评价 185

因果论证 186

因果关系 187

相 关 187

构建因果关系 188

公众政策和日常生活决策中的因果论证 189

评价因果论证 191

批判性思维之问:透视大麻合法化 192

 

第八章  演绎论证 200

什么是演绎论证 203

演绎推理和三段论 203

有效论证和无效论证 203

合理论证和不合理论证 204

演绎论证的类型 204

排除法论证 204

数学法论证 206

定义法论证 207

假言三段论 207

肯定前件式 208

否定后件式 210

连锁论证 210

评价假言三段论的有效性 210

评价假言三段论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211

直言三段论 211

直言三段论的标准形式 212

数量和性质 212

利用维恩图图解命题 213

利用维恩图评价直言三段论 214

将普通论证转换为标准形式 216

将日常命题改写为标准形式 216

找出论证中的三个词项 217

将论证改写成标准形式 217

批判性思维之问:透视死刑 219

 

第九章  伦理与道德决策 228

什么是道德推理 231

道德价值观与幸福 231

良知和道德情操 232

道德推理的发展 236

劳伦斯·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236

卡罗尔·吉利根关于女性道德推理的观点 237

大学生的道德推理发展 237

道德理论:道德是相对的 239

伦理主观主义 239

文化相对主义 240

道德理论:道德是普遍的 242

功利主义(以结果为基础的道德规范) 242

义务论(以责任为基础的道德规范) 243

自然权利理论 245

美德伦理 246

道德论证 246

识别道德论证 246

构建道德论证 247

评价道德论证 249

解决道德困境问题 250

批判性思维之问:透视堕胎 252

 

第十章  市场营销与广告 260

消费文化中的营销 262

市场研究 262

避免思维中的证实偏差和其他错误 263

营销策略 266

SWOT 模型 266

消费者对营销策略的觉察 269

广告与媒体 270

广告在媒体中的作用 271

植入式广告 272

电视广告与儿童 273

广告评价 274

广告中常见的谬误 274

修辞手法和误导性语言 276

错误和薄弱的论证 276

对广告的一些批评 278

批判性思维之问:透视广告与儿童 280

 

第十一章  大众传媒 286

美国的大众传媒 289

大众传媒的兴起 289

当今的媒体 289

新闻媒体 290

新闻报道的可靠性 291

哗众取宠与新闻娱乐化 291

新闻中的偏差 292

新闻分析的深度 292

证实偏差 296

科学报道 296

科学发现的歪曲报道 296

政府影响和偏差 297

对科学报道进行评价 298

互联网 298

互联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299

社交网站 299

被称为“伟大平衡器”的互联网 300

互联网的滥用:色情作品和网络剽窃 302

媒介素养:一种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302

媒体体验 302

解释媒体信息 303

批判性思维之问: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剽窃现象 305

 

第十二章  科学 310

什么是科学 313

科学革命  313

科学假设 313

科学的局限性 314

科学与宗教 315

科学方法 316

1. 识别问题  317

2. 提出原始假设  317

3. 搜集附加信息并提炼假设 318

4. 检验假设 320

5. 以检验或实验结果为基础来评价假设 321

评价科学假设 321

好的假设应当与研究问题相关 321

好的假设应当与完善的理论保持一致 321

好的假设应当简单 323

好的假设应当是可检验的和可证伪的 323

好的假设应当拥有预测力 323

鉴别科学与伪科学假设 323

研究方法与科学实验 325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325

现场实验 326

控制实验 327

单组(前后测)实验  328

评价实验设计 329

解释实验结果 330

科学实验中的伦理问题 330

托马斯·库恩与科学范式 332

常规科学与范式 332

科学革命和范式转换 333

批判性思维之问:当进化论遇上智能设计理论 334

 

第十三章  法律与政治 340

政府的社会契约论 343

自然状态 343

社会契约论 343

国际法律 344

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 344

代议制民主:防止“多数人暴政”的机制 345

自由民主:保护个人权利 345

政治竞选和选举 345

投票:权利还是责任? 348

美国政府的行政机构 349

行政机构的作用 349

行政命令和国家安全 349

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349

美国政府的立法机构 351

立法机构的作用 351

公民与立法 351

不公正的法律和不合作主义 353

美国政府的司法机构 356

司法机构的作用 356

证据规则 357

法律推理与判例原则 357

陪审义务 359

批判性思维之问:征兵制与《通用国家服役法案》(2007) 360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独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第2版)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