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以产品设计为基点,以装配自动化为目的,论述了自动机械的结   构组成、输送及自动进给系统、定向机构、典型装配系统性能及其经济性   分析、产品设计方法、装配工艺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到产品设计、自动装   配系统设计、装配工艺流程分析、经济性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全书   紧贴工程实际,为产品设计和装配自动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以及   大量的实用数据资料和实用方法。    本书适于用作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机电   一体化等机电类相关专业的参考书,也可供从事自动机械设计及机电产品   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目录
译丛序言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装配工艺发展历史
1.2 装配方法的选择
1.3 自动化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第2章 自动装配传送系统
2.1 连续式传送
2.2 间歇式传送
2.3 分度机构
2.4 人控节奏异步传送机
参考文献
第3章 自动给料和自动定向——振动式给料器
3.1 振动输送力学分析
3.2 频率的影响
3.3 轨道加速度的影响
3.4 振动角的影响
3.5 轨道倾角的影响
3.6 摩擦系数的影响
3.7 平均输送速度的估计
3.8 载荷灵敏度
3.9 载荷灵敏度解决方法
3.10 螺旋式升运器
3.11 平衡式给料器
3.12 零件定向
3.13 典型定向系统
3.14 主动定向机构对进给速率的影响
3.15 定向系统分析
3.15.1 定向系统
3.15.2 系统分析方法
3.15.3 优化
3.16 定向机构的性能
3.17 适于自动操作的零件的自然姿态
3.17.1 几点假设
3.17.2 软表面分析
3.17.3 硬表面分析
3.17.4 质偏圆柱体和棱柱分析
3.17.5 结果总结
3.18 典型定向系统分析
3.19 外置式定向机构
参考文献
第4章 自动给料与定向——机械式给料器
4.1 往复式套管漏斗给料器
4.1.1 一般特性
4.1.2 特殊应用
4.2 升降板式料斗给料机
4.2.1 最大轨道倾角
4.2.2 载荷灵敏度和效率
4.3 往复耙式料斗给料机
4.4 外置栅口式料斗给料机
4.4.1 进给速率
4.4.2 载荷灵敏度和效率
4.5 回转盘式给料器
4.5.1 分度回转盘式给料器
4.5.2 连续驱动回转盘式给料器
4.5.3 载荷灵敏度和效率
4.6 离心式料斗给料器
4.6.1 进给速率
4.6.2 效率
4.7 固定钩式给料器
4.7.1 弯钩的设计
4.7.2 进给速率
4.8 叶轮式料斗给料器
4.9 滚筒式料斗给料器
4.10 旋转中插板式料斗给料器
4.11 磁力转盘式给料器
4.12 斗式提升送料器
4.13 磁力提升料斗给料器
4.14 储料仓
参考文献
第5章 进给轨道、擒纵机构、零件放置机构和机器人
5.1 重力自流输送道
5.1.1 水平输送进给轨道分析
5.1.2 实例
5.1.3 通-断传感器
5.1.4 输送道截面
5.1.5 面向撑帽式零件的重力自流式输送道设计
5.2 主动式输送轨道
5.3 擒纵机构
5.3.1 棘轮擒纵机构
5.3.2 滑板式擒纵机构
5.3.3 滚筒式擒纵机构
5.3.4 挡板式擒纵机构
5.3.5 爪式擒纵机构
5.4 零件放置机构
5.5 装配机器人
5.5.1 术语
5.5.2 机器人装配的优点
5.5.3 储料仓
5.5.4 储料仓系统类型
5.5.5 面向机器人装配的自动给料器
5.5.6 零件输出的经济性
5.5.7 机器人装配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第6章 装配系统性能与经济性
6.1 分度机
6.1.1 零件质量对停机时间的影响
6.1.2 零件质量对生产时间的影响
6.1.3 零件质量对装配成本的影响
6.2 异步传送机
6.2.1 异步传送机性能
6.2.2 适于异步传送机的平均生产时间
6.2.3 故障处理所需人员数
6.3 自动设备经济比较基本原理
6.4 分度机和异步传送机的比较
6.4.1 分度机
6.4.2 异步传送机
6.4.3 生产能力的影响
6.5 机器人装配的经济性
6.5.1 零件输送
6.5.2 典型候选部件构成
6.5.3 单工位系统
6.5.4 多工位传送系统
参考文献
第7章 面向手工装配的设计
7.1 引言
7.2 面向装配的设计过程
7.3 面向手工装配的通用设计准则
7.3.1 面向零件搬移的设计准则
7.3.2 插入和紧固的设计准则
7.4 系统DFA分析法的发展
7.5 DFA指数
7.6 面向手工搬移的分类系统
7.7 面向手工插入和紧固的分类系统
7.8 零件对称性对搬移时间的影响
7.9 零件厚度和大小对搬移时间的影响
7.10 重量对搬移时间的影响
7.11 双手操作零件
7.12 综合因素的影响
7.13 螺纹紧固件
7.14 固定的影响
7.15 手工装配时间标准的问题
7.16 DFA法的应用
7.17 更多的通用设计准则
参考文献
第8章 面向高速自动装配和机器人装配的产品设计
8.1 绪论
8.2 面向高速进给和定向的零件设计
8.3 示例
8.4 其他进给困难
8.5 高速自动插入
8.6 示例
8.7 组件分析
8.8 适于自动化的产品设计准则
8.9 进给和定向的零件设计
8.10 面向高速自动化装配的设计准则概要
8.10.1 产品设计准则
8.10.2 零件设计准则
8.11 面向机器人装配的产品设计
参考文献
第9章 印制电路板装配
9.1 引言
9.2 术语
9.3 PCB装配工艺
9.4 SMD工艺
9.5 PCB装配成本概算
9.6 PCB装配成本分析的工作表和数据库
9.7 PCB装配——总操作成本方程与数据
9.8 相关术语
参考文献
第10章 自动装配的可行性研究
10.1 减少停机时间的设计因素
10.2 可行性研究
10.2.1 顺序图
10.2.2 插头手工装配
10.2.3 零件质量水准
10.2.4 零件进给和装配
10.2.5 专用机布局和性能
10.2.6 电源插头的机器人装配
参考文献
习题
附录
附录A 简易法测定动摩擦系数
A.1 原理
A.2 分析
A.3 精度
A.4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B 异相振动式传送机
B.1 异相输送
B.2 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C 实验室实验
C.1 振动盘给料器性能
C.1.1 实验目的
C.1.2 实验设备
C.1.3 实验程序
C.1.4 理论基础
C.1.5 实验结果
C.2 水平输送自流式给料器性能
C.2.1 实验目的
C.2.2 实验设备(实验目的1)
C.2.3 理论基础(实验目的1)
C.2.4 实验程序(实验目的1)
C.2.5 实验结果(实验目的1)
C.2.6 实验设备(实验目的2)
C.2.7 理论基础(实验目的2)
C.2.8 实验程序(实验目的2)
C.2.9 实验结果(实验目的2)
C.2.10 结论
附录D 小型零件的进给与定向技术
D.1 编码系统
D.1.1 编码系统初步
D.1.2 编码实例
D.1.3 练习用样本零件
D.1.4 样本零件编码分析
D.1.5 面向小型零件编码系统
D.2 进给与定向技术
D.3 面向振动盘的定向机构
D.4 非振动式给料器
术语
?U7B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装配自动化与产品设计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