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文库》之一。
资源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相互交叉的边缘应用科学,
它是研究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相互关系、资源经济系统与资源生态系统相
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资源科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各类资源的基础学科。
资源地学、资源生态学与资源经济学是资源科学的三个理论分支学科。
本书在讨论资源分类的基础上提出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包括基础资源
学、部门资源学、区域资源学,并提出“三维”框架的设想。本书共撰写16
门分支学科,包括各分支学科的定位、定义、研究对象、任务与主要内容,
学科的理论基础,发展趋势等。本书将21世纪资源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概括为
六个方面,并指出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经济与社会的研究
和资源安全战略的研究。在资源科学体系方面阐述了发展与完善资源科学体
系应包括资源科学的理论化、信息化、工程化和管理科学化等四项内容。
本书可供资源科学、地学、生态学与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和专业
人员参考。更多>>
目录
目录
导言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资源科学概述
第一节 资源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一 资源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属性
二 资源科学的任务
三 资源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节 资源结构与资源的历史演变
一 资源结构体系
二 资源演变的因素、动力和方式
三 资源开发利用的三个历史时期
第三节 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一 国家干预
二 市场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资源科学理论的探讨
第一节 资源科学的理论基础
一 资源科学理论基础的涵义
二 地球科学
三 生态科学
四 经济科学
第二节 资源科学的理论研究
一 资源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 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三节 综合考察方法在中国资源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 综合考察的兴起与沿革
二 综合考察的基本经验
三 信息技术与系统分析方法在综合考察中的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资源分类与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
第一节 资源分类
一 资源分类的意义
二 资源分类的多样化
三 对各种资源分类的评价
四 资源的系统分类
第二节 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
一 资源科学发生发展特点的概述
二 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 资源科学的发展、前沿与展望
第一节 资源科学的发展历史
一 资源科学起源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开发
二 资源科学基础的建立——地球科学及各门类资源的研究积累
三 资源科学的建立与完善——资源科学研究的综合时期
第二节 资源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前沿
一 资源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 资源科学研究的前沿及热点领域
三 研究前沿领域中的若干重要课题
第三节 我国资源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 研究现状
二 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与资源科学当前研究的重点
三 按照发展目标,未来5~15年我国资源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 现代信息技术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现代资源信息技术支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 资源信息的获取
二 资源信息的管理
三 资源信息的集成与服务体系
第二节 资源信息研究的方法论及其在资源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 资源信息的时间序列分析
二 资源信息的空间分析
三 资源信息的综合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篇 基础资源学
第六章 资源地学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资源的形成
一 宇宙中的地球
二 几类重要自然资源的形成
第三节 资源的时空特征
一 资源系统
二 资源的分布
三 资源的组合结构
第四节 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 概述
二 几类自然资源的调查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 资源生态学
第一节 资源生态学的概念、学科体系与研究内容
一 资源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 资源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资源生态系统
一 资源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属性
二 主要的资源生态系统
第三节 资源生态学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
一 资源生态安全
二 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三 资源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 资源经济学
第一节 资源经济学概论
一 资源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 资源经济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 资源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性质
四 资源经济学的基础科学和基础理论
五 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六 资源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第二节 资源生产过程
一 资源和资源生产过程
二 自然界中的资源生产
三 资源内涵模式
四 资源价值及其形成过程
五 资源价值模型
第三节 资源配置
一 资源核算
二 西方经济学的资源最佳配置理论评介
三 市场失灵
第四节 资源利用
一 资源最佳利用原理概述
二 不可再生资源(以矿产资源为例)最佳利用基本模型
三 基本模型扩展
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 资源信息学
第一节 资源信息学
一 信息的基本概念
二 资源信息
第二节 资源信息学和资源信息学的学科体系
一 资源信息学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二 资源信息学的学科体系
三 资源信息学的应用
四 资源信息学研究的热点
第三节 资源信息学的技术体系
一 资源信息学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 资源信息技术的特点
二 资源信息学的工程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章 资源法学
第一节 资源法与资源法学
一 资源法
二 对资源的认识与资源法律制度的建立
三 资源法学
第二节 资源法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 资源法学的基本理论
二 资源法学的方法论
第三节 资源法律体系构建和资源法的制定与实施
一 资源法律体系的构建
二 资源法的制定和实施
三 我国资源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
第四节 对资源法学认识的飞跃与资源法制的过去、现在及将来
一 农业社会对资源法的认识
二 产业革命以来对资源法的认识
三 资源法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资源管理学
第一节 资源管理的概念、分类与意义
一 资源管理的概念
二 资源管理的分类
三 资源管理——多重形式交织
四 资源管理的意义
五 资源管理的思想
第二节 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 资源管理学的学科地位与学科性质
二 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三 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四 资源管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 资源管理的主体、目标与体系
一 资源管理的主体及其行为
二 资源管理的目标
三 资源管理程序及其优化
四 资源管理的原则
五 资源管理体系及其构成
第四节 中国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 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
二 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三 完善和改进资源管理的主要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篇 部门资源学
第十二章 土地资源学
第一节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一 20世纪早期的赋税土地评价与土地类型研究
二 20世纪中期的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
三 20世纪后期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
第二节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概念框架
一 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
二 土地资源的特征与意义
三 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
第三节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土地类型与土地结构
二 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
三 土地资源生产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
四 土地资源利用与土地利用规划
五 土地资源保护与管理
第四节 土地资源学的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
一 基础理论研究逐步深化和扩展
二 3S技术的应用与土地信息系统建设
三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四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五 城镇土地与农用地分等定级
六 土地规划与土地整理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水资源学
第一节 水体与水资源
一 水体及其分布
二 水资源内涵
三 水资源外延
四 水资源特点
五 水资源分类
六 水资源承载能力
第二节 水资源学的内涵与发展
一 水资源学内涵
二 水资源学发展
第三节 水资源学近期研究的重点
一 水资源动态演变规律
二 水资源合理调控与高效利用规律
三 生态环境用水规律
第四节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
一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生物资源学
第一节 生物资源
一 生物资源的基本概念
二 主要生物资源的类型
第二节 生物资源学
一 研究的对象与性质
二 学科体系与研究重点
三 主要研究手段
第三节 生物资源的保护
一 生物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二 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分析
三 生物资源保护的措施与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气候资源学
第一节 气候资源及其特点
一 气候资源概念
二 气候资源要素及其统计量
三 气候资源的主要特点
四 中国气候资源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气候资源学的内涵及其发展历史
一 气候资源学的内涵
二 气候资源学的任务
三 气候资源学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 气候资源学的理论基础
一 气候资源系统形成的理论基础
二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
三 气候资源监测、预测和情报的理论基础
四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政策法规
第四节 气候资源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发展趋势
一 气候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二 气候资源学的研究方法
三 气候资源学的研究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矿产资源学
第一节 矿产资源及其属性
一 矿产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二 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
三 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矿产资源学
一 矿产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矿产资源学的发展
第三节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资源保护
二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
第四节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 珍惜和节约利用矿产资源
二 加强勘查需求的接替资源
三 实施全球资源战略
四 替代资源、非传统资源的开发
五 技术进步与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能源资源学
第一节 能源及当代能源问题
一 能源、能源利用的历史、现状和地位
二 能源资源的分类
三 当代能源问题
第二节 能源资源学及其研究内容
一 能源资源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 能源资源学的定义与内涵
三 能源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课题
第三节 能源资源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一 能源资源学的理论基础
二 能源资源学的学科特点
三 能源资源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能源资源学的学科体系与发展展望
一 能源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二 能源资源学的发展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天然药物资源学
第一节 天然药物资源与天然药物资源学
一 天然药物资源及其分布
二 天然药物资源学的内涵
三 天然药物资源化学
第二节 天然药物资源调查
一 天然药物资源调查的意义和种类
二 天然药物资源调查的准备
三 天然药物资源种类调查
四 天然药物资源产量调查
五 天然药物资源更新调查
六 天然药物资源图的绘制
七 调查工作的总结
第三节 天然药物资源开发保护和管理
一 天然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 天然药物资源的保护和更新
三 对天然药物新资源的找寻
四 天然药物资源的管理
第四节 天然药物资源的再生产与GAP
一 我国天然药物资源的生产现状与GAP产生的背景
二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GAP)
三 关于GAP的概念
四 GAP制定原则
五 GAP的实施与SOP的制定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旅游资源学
第一节 旅游资源学概论
一 旅游资源学科的基础“旅游资源”
二 旅游资源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 旅游资源学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 旅游资源学的技术体系
一 旅游资源分类
二 旅游资源调查
三 旅游资源评价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区域表达
一 量值的表达
二 品质的表达
三 组合关系的表达
四 旅游资源区域开发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人力资源学
第一节 人力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 人力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人力资源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人力资源的使用
一 人员招聘
二 人力资源的使用与调配
三 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
第三节 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 人力资源配置的含义与内容
二 人力资源配置的原则和依据
三 人力资源配置的目标和规律
第四节 人力资源的薪酬和激励管理
一 工资、奖金和福利
二 人力资源的奖励和惩罚
三 薪酬管理的目标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 区域资源学
第一节 区域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征
一 区域的概念
二 区域资源系统
三 地域性与综合性
第二节 区域资源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区位理论与资源区位分析
二 地域分异规律和资源区划
三 地域分工理论与区域资源优势评价
第三节 区域资源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重点
一 区域资源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二 区域资源学的研究重点
主要参考文献
导言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资源科学概述
第一节 资源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一 资源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属性
二 资源科学的任务
三 资源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节 资源结构与资源的历史演变
一 资源结构体系
二 资源演变的因素、动力和方式
三 资源开发利用的三个历史时期
第三节 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一 国家干预
二 市场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章 资源科学理论的探讨
第一节 资源科学的理论基础
一 资源科学理论基础的涵义
二 地球科学
三 生态科学
四 经济科学
第二节 资源科学的理论研究
一 资源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 一些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三节 综合考察方法在中国资源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 综合考察的兴起与沿革
二 综合考察的基本经验
三 信息技术与系统分析方法在综合考察中的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章 资源分类与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
第一节 资源分类
一 资源分类的意义
二 资源分类的多样化
三 对各种资源分类的评价
四 资源的系统分类
第二节 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
一 资源科学发生发展特点的概述
二 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第四章 资源科学的发展、前沿与展望
第一节 资源科学的发展历史
一 资源科学起源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开发
二 资源科学基础的建立——地球科学及各门类资源的研究积累
三 资源科学的建立与完善——资源科学研究的综合时期
第二节 资源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前沿
一 资源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 资源科学研究的前沿及热点领域
三 研究前沿领域中的若干重要课题
第三节 我国资源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 研究现状
二 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与资源科学当前研究的重点
三 按照发展目标,未来5~15年我国资源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章 现代信息技术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现代资源信息技术支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 资源信息的获取
二 资源信息的管理
三 资源信息的集成与服务体系
第二节 资源信息研究的方法论及其在资源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 资源信息的时间序列分析
二 资源信息的空间分析
三 资源信息的综合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篇 基础资源学
第六章 资源地学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资源的形成
一 宇宙中的地球
二 几类重要自然资源的形成
第三节 资源的时空特征
一 资源系统
二 资源的分布
三 资源的组合结构
第四节 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 概述
二 几类自然资源的调查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七章 资源生态学
第一节 资源生态学的概念、学科体系与研究内容
一 资源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 资源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资源生态系统
一 资源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属性
二 主要的资源生态系统
第三节 资源生态学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
一 资源生态安全
二 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三 资源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主要参考文献
第八章 资源经济学
第一节 资源经济学概论
一 资源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 资源经济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 资源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和学科性质
四 资源经济学的基础科学和基础理论
五 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六 资源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第二节 资源生产过程
一 资源和资源生产过程
二 自然界中的资源生产
三 资源内涵模式
四 资源价值及其形成过程
五 资源价值模型
第三节 资源配置
一 资源核算
二 西方经济学的资源最佳配置理论评介
三 市场失灵
第四节 资源利用
一 资源最佳利用原理概述
二 不可再生资源(以矿产资源为例)最佳利用基本模型
三 基本模型扩展
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 资源信息学
第一节 资源信息学
一 信息的基本概念
二 资源信息
第二节 资源信息学和资源信息学的学科体系
一 资源信息学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二 资源信息学的学科体系
三 资源信息学的应用
四 资源信息学研究的热点
第三节 资源信息学的技术体系
一 资源信息学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
二 资源信息技术的特点
二 资源信息学的工程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章 资源法学
第一节 资源法与资源法学
一 资源法
二 对资源的认识与资源法律制度的建立
三 资源法学
第二节 资源法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 资源法学的基本理论
二 资源法学的方法论
第三节 资源法律体系构建和资源法的制定与实施
一 资源法律体系的构建
二 资源法的制定和实施
三 我国资源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
第四节 对资源法学认识的飞跃与资源法制的过去、现在及将来
一 农业社会对资源法的认识
二 产业革命以来对资源法的认识
三 资源法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资源管理学
第一节 资源管理的概念、分类与意义
一 资源管理的概念
二 资源管理的分类
三 资源管理——多重形式交织
四 资源管理的意义
五 资源管理的思想
第二节 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 资源管理学的学科地位与学科性质
二 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三 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四 资源管理学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 资源管理的主体、目标与体系
一 资源管理的主体及其行为
二 资源管理的目标
三 资源管理程序及其优化
四 资源管理的原则
五 资源管理体系及其构成
第四节 中国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 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
二 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三 完善和改进资源管理的主要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篇 部门资源学
第十二章 土地资源学
第一节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一 20世纪早期的赋税土地评价与土地类型研究
二 20世纪中期的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
三 20世纪后期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
第二节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概念框架
一 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
二 土地资源的特征与意义
三 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
第三节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土地类型与土地结构
二 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
三 土地资源生产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
四 土地资源利用与土地利用规划
五 土地资源保护与管理
第四节 土地资源学的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
一 基础理论研究逐步深化和扩展
二 3S技术的应用与土地信息系统建设
三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四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五 城镇土地与农用地分等定级
六 土地规划与土地整理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水资源学
第一节 水体与水资源
一 水体及其分布
二 水资源内涵
三 水资源外延
四 水资源特点
五 水资源分类
六 水资源承载能力
第二节 水资源学的内涵与发展
一 水资源学内涵
二 水资源学发展
第三节 水资源学近期研究的重点
一 水资源动态演变规律
二 水资源合理调控与高效利用规律
三 生态环境用水规律
第四节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
一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生物资源学
第一节 生物资源
一 生物资源的基本概念
二 主要生物资源的类型
第二节 生物资源学
一 研究的对象与性质
二 学科体系与研究重点
三 主要研究手段
第三节 生物资源的保护
一 生物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二 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分析
三 生物资源保护的措施与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气候资源学
第一节 气候资源及其特点
一 气候资源概念
二 气候资源要素及其统计量
三 气候资源的主要特点
四 中国气候资源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气候资源学的内涵及其发展历史
一 气候资源学的内涵
二 气候资源学的任务
三 气候资源学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 气候资源学的理论基础
一 气候资源系统形成的理论基础
二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
三 气候资源监测、预测和情报的理论基础
四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政策法规
第四节 气候资源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发展趋势
一 气候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二 气候资源学的研究方法
三 气候资源学的研究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矿产资源学
第一节 矿产资源及其属性
一 矿产资源的概念和类型
二 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
三 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矿产资源学
一 矿产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矿产资源学的发展
第三节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一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资源保护
二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
第四节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 珍惜和节约利用矿产资源
二 加强勘查需求的接替资源
三 实施全球资源战略
四 替代资源、非传统资源的开发
五 技术进步与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能源资源学
第一节 能源及当代能源问题
一 能源、能源利用的历史、现状和地位
二 能源资源的分类
三 当代能源问题
第二节 能源资源学及其研究内容
一 能源资源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 能源资源学的定义与内涵
三 能源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课题
第三节 能源资源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一 能源资源学的理论基础
二 能源资源学的学科特点
三 能源资源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能源资源学的学科体系与发展展望
一 能源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二 能源资源学的发展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天然药物资源学
第一节 天然药物资源与天然药物资源学
一 天然药物资源及其分布
二 天然药物资源学的内涵
三 天然药物资源化学
第二节 天然药物资源调查
一 天然药物资源调查的意义和种类
二 天然药物资源调查的准备
三 天然药物资源种类调查
四 天然药物资源产量调查
五 天然药物资源更新调查
六 天然药物资源图的绘制
七 调查工作的总结
第三节 天然药物资源开发保护和管理
一 天然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 天然药物资源的保护和更新
三 对天然药物新资源的找寻
四 天然药物资源的管理
第四节 天然药物资源的再生产与GAP
一 我国天然药物资源的生产现状与GAP产生的背景
二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GAP)
三 关于GAP的概念
四 GAP制定原则
五 GAP的实施与SOP的制定
主要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旅游资源学
第一节 旅游资源学概论
一 旅游资源学科的基础“旅游资源”
二 旅游资源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 旅游资源学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 旅游资源学的技术体系
一 旅游资源分类
二 旅游资源调查
三 旅游资源评价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区域表达
一 量值的表达
二 品质的表达
三 组合关系的表达
四 旅游资源区域开发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人力资源学
第一节 人力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 人力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人力资源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人力资源的使用
一 人员招聘
二 人力资源的使用与调配
三 人力资源的绩效考核
第三节 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 人力资源配置的含义与内容
二 人力资源配置的原则和依据
三 人力资源配置的目标和规律
第四节 人力资源的薪酬和激励管理
一 工资、奖金和福利
二 人力资源的奖励和惩罚
三 薪酬管理的目标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 区域资源学
第一节 区域资源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征
一 区域的概念
二 区域资源系统
三 地域性与综合性
第二节 区域资源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区位理论与资源区位分析
二 地域分异规律和资源区划
三 地域分工理论与区域资源优势评价
第三节 区域资源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重点
一 区域资源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二 区域资源学的研究重点
主要参考文献
资源科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