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参照《病理学》教学大纲,以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等为蓝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归纳整理,并采用了大量表格、线条、图等方式再现了《病理学》的基本内容,以便于学生记忆,掌握《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及重点内容。
目录
书名页 1
版权页 2
前言 3
目录 6
绪论 8
一、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8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8
三、病理学的基本内容 8
四、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9
五、病理学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9
六、病理学的学习方法 11
第一章 疾病概论 12
一、健康与疾病 12
二、病因学 12
三、发病学 14
四、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16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8
第一节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18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21
第三节损伤的修复 28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35
第一节充血 35
第二节出血 37
第三节血栓形成 38
第四节栓塞 42
第五节梗死 46
第四章 炎症 49
第一节概述 49
第二节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 50
第三节炎症的类型 56
第四节炎症的临床表现和结局 61
第五章 肿瘤 64
第一节概述 64
第二节肿瘤的基本特征 65
第三节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68
第四节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73
第五节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74
第六节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75
第七节常见肿瘤举例 77
第八节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86
第六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91
第一节水、钠代谢紊乱 91
第二节钾代谢紊乱 99
第七章 水肿 105
第八章 酸碱平衡紊乱 111
第一节酸碱平衡的调节及常用指标 111
第二节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及分类 115
第三节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116
第四节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126
第九章 缺氧 131
第十章 发热 136
第十一章 应激与疾病 140
第十二章 休克 148
第十三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54
第十四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160
第十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167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167
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71
第三节高血压病 174
第四节风湿病 177
第五节感染性心内膜炎 182
第七节心力衰竭 184
第十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192
第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病 192
第二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97
第三节肺炎 198
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202
第五节呼吸衰竭 206
第十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213
第一节胃炎 213
第二节消化性溃疡 215
第三节病毒性肝炎 217
第四节肝硬化 220
第五节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223
第六节肝功能衰竭 224
第十八章 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 233
第一节肾小球肾炎 234
第二节肾盂肾炎 240
第三节肾功能衰竭 241
第四节生殖系统常见疾病 251
第十九章常 见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261
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61
第二节内分泌系统疾病 268
第二十章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273
第一节结核病 273
第二节伤寒 280
第三节细菌性痢疾 283
第四节阿米巴病 285
第五节钩端螺旋体病 288
第六节流行性出血热 291
第七节性传播性疾病 293
第八节血吸虫病 300
第九节深部真菌病 305
附 308
思考自测题 308
思考自测题参考答案 324
版权页 2
前言 3
目录 6
绪论 8
一、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8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8
三、病理学的基本内容 8
四、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9
五、病理学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9
六、病理学的学习方法 11
第一章 疾病概论 12
一、健康与疾病 12
二、病因学 12
三、发病学 14
四、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16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8
第一节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18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21
第三节损伤的修复 28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35
第一节充血 35
第二节出血 37
第三节血栓形成 38
第四节栓塞 42
第五节梗死 46
第四章 炎症 49
第一节概述 49
第二节炎症的局部基本病理变化 50
第三节炎症的类型 56
第四节炎症的临床表现和结局 61
第五章 肿瘤 64
第一节概述 64
第二节肿瘤的基本特征 65
第三节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68
第四节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73
第五节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74
第六节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75
第七节常见肿瘤举例 77
第八节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86
第六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91
第一节水、钠代谢紊乱 91
第二节钾代谢紊乱 99
第七章 水肿 105
第八章 酸碱平衡紊乱 111
第一节酸碱平衡的调节及常用指标 111
第二节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及分类 115
第三节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116
第四节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126
第九章 缺氧 131
第十章 发热 136
第十一章 应激与疾病 140
第十二章 休克 148
第十三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54
第十四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160
第十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167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167
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71
第三节高血压病 174
第四节风湿病 177
第五节感染性心内膜炎 182
第七节心力衰竭 184
第十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192
第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病 192
第二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97
第三节肺炎 198
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202
第五节呼吸衰竭 206
第十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 213
第一节胃炎 213
第二节消化性溃疡 215
第三节病毒性肝炎 217
第四节肝硬化 220
第五节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223
第六节肝功能衰竭 224
第十八章 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 233
第一节肾小球肾炎 234
第二节肾盂肾炎 240
第三节肾功能衰竭 241
第四节生殖系统常见疾病 251
第十九章常 见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261
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261
第二节内分泌系统疾病 268
第二十章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273
第一节结核病 273
第二节伤寒 280
第三节细菌性痢疾 283
第四节阿米巴病 285
第五节钩端螺旋体病 288
第六节流行性出血热 291
第七节性传播性疾病 293
第八节血吸虫病 300
第九节深部真菌病 305
附 308
思考自测题 308
思考自测题参考答案 324
(便携式)病理学学习记忆手册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