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18年

副标题:无

作   者:郭春生著

分类号:

ISBN:978701007623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该书围绕勃列日涅夫主政十八年的历史,揭示了苏联极盛而衰的历史   面面观:勃列日涅夫是推翻赫鲁晓夫“宫廷政变”的主要组织者;赫鲁晓   夫的下台与他的反特权政策直接相关;勃列日涅夫是运用组织权力的“大   师”;在政治稳定形势下,通过“新经济体制”改革,60年代末苏联成为   “超级大国”;出兵镇压“布拉格之春”成为战后苏联历史的转折点,此   后苏联政治上走向保守,经济上停止改革,思想上僵化和教条化;勃列日   涅夫是苏联特权阶层的最高代表人物;缓和之下的进攻战略是六七十年代   苏联对外战略的主要特征;从70年代后期苏联逐渐陷入政治、经济、文化   、社会全面停滞的泥淖;特权阶层是导致苏联社会停滞的罪魁祸首。   

目录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主要问题和历史教训(代序) 陈之骅/1
  第一章 “宫廷政变”与勃列日涅夫的上台/1
   一、1964年10月的“宫廷政变” /1
   二、反特权问题与赫鲁晓夫的下台/9
   三、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更替机制 /12
   四、勃列日涅夫其人及其执政风格/21
  第二章 “三驾马车”的领导/34
   一、权力格局的确定/34
   二、波德戈尔内的权力/40
   三、柯西金的力量及其“新经济体制”改革/45
   四、勃列日涅夫权力的加强/56
  第三章 政治稳定/68
   一、总体趋势/68
   二、稳定措施/72
   三、苏共二十三大/79
  第四章 镇压“布拉格之春”和历史的转折/83
   一、“布拉格之春” /83
   二、苏联的出兵镇压/86
   三、镇压“布拉格之春”的恶劣影响/91
   四、走向停滞——苏共二十四大/99
  第五章 “新经济体制”改革的中止/102
   一、对柯西金的挤压/102
   二、管理部门的反扑/106
   三、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批判和经济改革的转向 /108
   四、与新科技革命失之交臂/116
  第六章 勃列日涅夫主义和发达社会主义/121
   一、勃列日涅夫主义及其影响/121
   二、苏共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126
   三、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134
   四、勃列日涅夫与苏斯洛夫/140
  第七章 持不同政见运动和民族主义的暗流/147
   一、持不同政见运动/147
   二、民族主义的暗流/179
  第八章 勃列日涅夫的集权政治/196
   一、勃列日涅夫集权政治的形成/196
   二、勃列日涅夫个人集权和帮派政治的严重后果/206
   三、勃列日涅夫的个人崇拜/212
  第九章 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218
   一、列宁的反特权思想/218
   二、官僚特权集团的出现/232
   三、特权阶层的形成/240
   四、勃列日涅夫是特权阶层的代表人物/251
  第十章 对外政策:缓和之下的进攻战略/255
   一、缓和外交/255
   二、战略进攻/266
   三、中苏关系问题/269
   四、出兵阿富汗——勃列日涅夫进攻战略的顶峰/272
  第十一章 停滞社会/286
   一、经济停滞/286
   二、政治停滞/293
   三、思想和文化的停滞/301
   四、社会各阶层的失望和懈怠/304
  第十二章 特权阶层与社会停滞/311
   一、特权阶层的社会特征/311
   二、特权阶层的特别权利/319
   三、特权阶层对苏联社会的影响/327
   四、勃列日涅夫之死/335
  附录:勃列日涅夫主政18年大事记/340
  后记/368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勃列日涅夫18年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