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收录的论文分为历史展望、域外视野、理论前沿、思想交谈、域外视野、实证研究、研究述评六个主题,主要介绍西方著名宗教心理学家的思想,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中的理论问题和研究方法,从不同宗教的角度探讨宗教心理学的相关领域,完整呈现宗教心理学领域的实证研究,介绍该学科最新的研究综述和学术述评。
目录
寄 语【卓新平】/1
历史展望
意识经验与宗教【陈 彪】/5
斯塔伯克的宗教心理学思想【陆丽青】/29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里的宗教爱【费迎晓】/40
理论前沿
中国宗教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和重大主题【陈永胜 陈晓娟】/51
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的ψ(普西)模型及其应用
——兼论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周普元】/57
借以政协文史资料征编的途径研究新疆宗教心理的方法论探索【李维青 王 红】/107
破坏性膜拜团体操纵感觉剥夺实施精神控制的分析【陈青萍 高智敏】/119
思想交谈
美国青年基督徒的宗教心理特点及其形成【杨莉萍】/129
禅修冥想通向天人合一的心理学阐释【安 伦】/154
佛教徒皈依的心理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一项质性研究【陈 洁】/165
出生创伤视阈下的《圣经·旧约》古以色列史【赵 雷】/182
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信教群众宗教情感体验研究【姚学丽】/191
域外视野
阿巴拉契亚当代拿蛇者中传统与变革的冲突【RalphW.Hood Jr. 徐红红 奇 巍 译】/211
促进家庭的心灵健康:基于荣格的研究工作【SharonSassaman】/238
宗教和精神性经验的神经心理学
【Andrew B.Newberg and StephanieK.Newberg 梁恒豪译】/252
实证研究
奥尔波特内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在非基督宗教中的适用性探讨
——以佛教徒和基督徒对比为例【曹 娟】/275
重大疾病患者宗教应对的质性研究
——以中国基督徒为例【何沛怡 石 林】/325
大学生宗教经验问卷的编制【宋兴川 陈 欣】/371
研究述评
正念训练对于注意的异向影响研究:专注与警觉【李红玉 彭彦琴】/383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述评【孟 瑶 李传银】/396
编后语/408
历史展望
意识经验与宗教【陈 彪】/5
斯塔伯克的宗教心理学思想【陆丽青】/29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里的宗教爱【费迎晓】/40
理论前沿
中国宗教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和重大主题【陈永胜 陈晓娟】/51
个体宗教心理发展的ψ(普西)模型及其应用
——兼论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周普元】/57
借以政协文史资料征编的途径研究新疆宗教心理的方法论探索【李维青 王 红】/107
破坏性膜拜团体操纵感觉剥夺实施精神控制的分析【陈青萍 高智敏】/119
思想交谈
美国青年基督徒的宗教心理特点及其形成【杨莉萍】/129
禅修冥想通向天人合一的心理学阐释【安 伦】/154
佛教徒皈依的心理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一项质性研究【陈 洁】/165
出生创伤视阈下的《圣经·旧约》古以色列史【赵 雷】/182
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信教群众宗教情感体验研究【姚学丽】/191
域外视野
阿巴拉契亚当代拿蛇者中传统与变革的冲突【RalphW.Hood Jr. 徐红红 奇 巍 译】/211
促进家庭的心灵健康:基于荣格的研究工作【SharonSassaman】/238
宗教和精神性经验的神经心理学
【Andrew B.Newberg and StephanieK.Newberg 梁恒豪译】/252
实证研究
奥尔波特内在、外在宗教取向二分在非基督宗教中的适用性探讨
——以佛教徒和基督徒对比为例【曹 娟】/275
重大疾病患者宗教应对的质性研究
——以中国基督徒为例【何沛怡 石 林】/325
大学生宗教经验问卷的编制【宋兴川 陈 欣】/371
研究述评
正念训练对于注意的异向影响研究:专注与警觉【李红玉 彭彦琴】/383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述评【孟 瑶 李传银】/396
编后语/408
宗教心理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