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 game:the emergence of Wall Street as a world power:1653-2011

副标题:无

作   者:(美)约翰·S. 戈登(John Steele Gordon)著;祁斌译

分类号:

ISBN:978750861677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1653-2011珍藏版)》是一本关于   华尔街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美国金融史和经济史的书。作者约翰?S?   戈登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很大程度上,华尔街推动了美   国从一个原始而单一的经济体成长为一个强大而复杂的经济体。在美国经济   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华尔街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实现社会资金的优化配置   ,而华尔街本身也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而成长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美   国经济的成功是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协同发展的很好的例证。《伟大的   博弈》不容错过!   

目录

尚福林再版序易纲再版序致中国读者译者再版序华尔街成就美国—作者和译者的对话前言 第一章“人性堕落的大阴沟”(1653年~1789年)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纽约,发源于北美殖民地一个小小的贸易前站,但依靠其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在当地荷兰裔移民的商业精神的催化下,它逐步成长为一个繁荣的都市。华尔街也正是从这里起步,走向世界舞台。然而在美国开国元勋杰斐逊的眼里,纽约却一直是“人性堕落的大阴沟”…… 第二章“区分好人与恶棍的界线”(1789年~1807年)资本市场从其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充满了争议。来到市场的人物形形色色,有普通的投资者,也有恶意操纵市场的庄家。和此后数百年中的无数政府精英一样,汉密尔顿绞尽脑汁,试图寻找到一条“区分好人与恶棍的界线”……第三章“舔食全美国商业和金融蛋糕上奶油的舌头”(1807年~1837年)19世纪早期,伊利运河修建成功,这条连接美国东西部的物流和交通枢纽使得纽约一举成为美国的经济中心,而美国的其他地区则备感威胁,对纽约敌意顿生,它们把纽约称为“舔食全美国商业和金融蛋糕上奶油的舌头”…… 第四章“除了再来一场大崩溃,这一切还能以什么收场呢?”(1837年~1857年)铁路的出现,带来了美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也极大地提升了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影响力;电报的产生则迅速确立了华尔街作为美国资本市场中心的地位;而1848年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带来了美国经济和华尔街新一轮的快速增长,人们过着销金蚀银的挥霍生活。然而到了1857年,各种衰退的迹象开始显现,“除了再来一场大崩溃,这一切还能以什么收场呢?”…… 第五章“浮华世界不再是个梦想”(1857年~1867年)南北战争在给美国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战争融资的巨大需求,并因此推动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使之一跃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在随之而来的无比繁荣的牛市中,“浮华世界不再是个梦想”…… 第六章“谁能责备他们—他们只是做了他们爱做的事而已”(1867年~1869年)围绕伊利铁路的股权争夺战充满了硝烟和血腥,股市操纵者们肆意囤积股票,立法官员们则与他们狼狈为奸,而当时社会屡见不鲜的政府腐败和证券法规的严重缺失,使这一切仿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谁能责备他们—他们只是做了他们爱做的事而已”…… 第七章?“面对他们的对手,多头们得意洋洋”(1869年~1873年)1869年9月,美国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黄金操纵案。多头投机家古尔德和菲斯科精心组织了一个黄金囤积计划,他们一度控制了数倍于纽约黄金市场供给量的黄金合同,于是,黄金价格扶摇直上,“面对他们的对手,多头们得意洋洋”…… 第八章“你需要做的就是低买高卖”(1873年~1884年)华尔街的历史舞台上,先后登场了无数形形色色的人物,各自演绎了多姿多彩的人生。他们中有的人开创了华尔街的新时代,唤回了华尔街久已缺失的诚信和社会责任感,这些人中的杰出代表是摩根;有的人却以吝啬和爱财如命而留名青史,如海蒂·格林,但是,这样一位彻头彻尾的守财奴却同时是一位出色的投资家,她说:“你需要做的就是低买高卖”…… 第九章“您有什么建议?”(1884年~1901年)在美国历史上,1895年发生了一个特别的事件,黄金从国库大量外流,使得国库中黄金的数量不到法定黄金储备量的一半。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克利夫兰,作为当时已经是世界强国之一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不得不向摩根——华尔街的领袖——屈尊求援。他向摩根问道:“您有什么建议?”…… 第十章“为什么您不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呢,摩根先生?”(1901年~1914年)20世纪初期,极度繁荣的美国经济被一次由铜矿股票投机案引发的股市危机带入了深渊,股市的危机同时也引发了银行的挤提和连环破产,华尔街岌岌可危。华尔街的巨头们齐聚在摩根的书房里,一筹莫展。摩根的助手向摩根问道:“为什么您不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呢,摩根先生?”…… 第十一章“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吗?”(1914年~1920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美国和华尔街来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到1918年战争结束的时候,美国超越了欧洲强国,而纽约则超越了伦敦。刚刚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华尔街遭受了一次巨大爆炸的冲击,惊魂未定的来访者战战兢兢地问华尔街人:“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吗?”…… 第十二章“交易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1920年~1929年)进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虽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但是就其制度和运行方式而言,却和1817年它刚刚建立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差别。从本质上讲,它仍然是一个私人俱乐部,其宗旨仍然是在为交易所的会员谋取利益,而不是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交易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第十三章“不,他不可能那么干!”(1929年~1938年)1929年,美国股市发生了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次崩盘。这次股灾及随后而来的大萧条迫使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并开始了对华尔街的实质性改革。同时,纽约证券交易所这个已经存在了近200年的私人俱乐部也遭遇了它最为尴尬的历史时刻,惠特尼—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总裁,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因盗用他人款项等丑行而锒铛入狱,就连与他相识多年的罗斯福总统都不敢相信,他惊呼:“不,他不可能那么干!”…… 第十四章“华尔街也是……主街”(1938年~196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随后的经济繁荣巩固了华尔街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美里尔开创的美林帝国使得股票深入到千家万户,而证券分析手段使得理性投资成为可能,这一切都为华尔街最终的起飞奠定了基础。华尔街一向被认为是美国主体经济—主街的附属品,然而,随着华尔街在美国经济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华尔街也是……主街”……第十五章“是为贪婪说句好话的时候了”(1968年~1987年)在20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通货膨胀、越南战争、石油危机以及伴随而来的股市持续低迷,使得人们对于华尔街的前景再一次感到迷茫。这时,一位华尔街作家写道:“如果说贪婪和恐惧是华尔街上仅有的两种心态的话,我想现在,是为贪婪说句好话的时候了”…… 第十六章“这种趋势会不会继续下去呢?”(1987年~1999年)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华尔街,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人类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实现了全球化,并使得世界金融市场实现了一体化。90年代的股市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在资本市场的催生和推动下,微软、英特尔、谷歌、苹果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引领美国新经济增长的引擎。在世纪之交的前夕,道琼斯指数首次突破了1万点。人们不禁要问,“这种趋势会不会继续下去呢?”…… 附录1华尔街上的硝烟(2000年~2004年)附录2金融危机大事记(2000年~2011年)读史偶得——《伟大的博弈》再版跋网友评论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Great game:the emergence of Wall Street as a world power:1653-2011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