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次《中国文化的命运》重装推出精装珍藏版!梁漱溟长子梁培宽亲自做序推荐!
梁漱溟“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其学术思想自定位为:“中国儒家、西洋派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我思想所从画之根柢”(《朝话》),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国文化的命运(珍藏版)》收录的内容多数属于首次面世,此次所集之稿侧重于中西文化比较,在比较之中重点讨论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和走向,作者最为关心的还是中国文化何去何从的问题。
全书通过三个辑子,各有侧重地向人们阐释了“中国文化之精神”、“社会演进上中西殊途”、“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引外国的长处”等三部分内容,汇集了国人品格、文化通病与奇迹、道德与宗教、民族精神、人权自由、社会构造与制度、人生态度等精彩内容。
目录
代序 “注意中国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代序) 梁培宽
第一辑 中国文化的命运
一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序
二 以为这问题还远的不对
四 中国人则怎样
五 中国文化个性殊强
六 西人所长吾人所短
七 宗教在中国
八 中国以道德代宗教
九 两种理和两种错误
十 中国民族精神所在
十一 人权自由之所以不见
十二 中国文化五大病
十三 中华民族是人类一奇迹
第二辑 社会演进上中西殊途
一 社会构造是文化的骨干
二 近代西洋社会生活
三 最近潮流之转换
四 对照来看中国社会
五 试解释其所以然
六 文化之形成和变迁
七 中西文化的分水岭
八 希腊罗马古代社会
九 基督教的精神
十 集团生活之血底锻炼
十一 欧洲中世社会
十二 基尔特制度
十三 城市自主
十四 何谓集团生活
十五 中国之缺乏于此
十六 中国民族性的缺点
十七 中西社会构造不同
十八 伦理本位底社会
十九 职业分途底社会
二十 伦理本位与职业分途
二十一 人生态度之特点
二十二 最大之偏失
二十三 人生第二态度
第三辑 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收外国的长处
一、中西文化长短之比较
二、西洋文化的长处在人对物
三、何谓民主
四、中国人究竟缺乏什么
五、西洋人团体生活之发展及转变
六、今天世界文化之三大类型
七、中国何故无民主
八、世界今后文化之新趋势
九、中国民族精神两特点
十、以中国精神引进团体组织
十一、以团体组织运用科学技术 显示全部信息
第一辑 中国文化的命运
一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自序
二 以为这问题还远的不对
四 中国人则怎样
五 中国文化个性殊强
六 西人所长吾人所短
七 宗教在中国
八 中国以道德代宗教
九 两种理和两种错误
十 中国民族精神所在
十一 人权自由之所以不见
十二 中国文化五大病
十三 中华民族是人类一奇迹
第二辑 社会演进上中西殊途
一 社会构造是文化的骨干
二 近代西洋社会生活
三 最近潮流之转换
四 对照来看中国社会
五 试解释其所以然
六 文化之形成和变迁
七 中西文化的分水岭
八 希腊罗马古代社会
九 基督教的精神
十 集团生活之血底锻炼
十一 欧洲中世社会
十二 基尔特制度
十三 城市自主
十四 何谓集团生活
十五 中国之缺乏于此
十六 中国民族性的缺点
十七 中西社会构造不同
十八 伦理本位底社会
十九 职业分途底社会
二十 伦理本位与职业分途
二十一 人生态度之特点
二十二 最大之偏失
二十三 人生第二态度
第三辑 发挥中国的长处以吸收外国的长处
一、中西文化长短之比较
二、西洋文化的长处在人对物
三、何谓民主
四、中国人究竟缺乏什么
五、西洋人团体生活之发展及转变
六、今天世界文化之三大类型
七、中国何故无民主
八、世界今后文化之新趋势
九、中国民族精神两特点
十、以中国精神引进团体组织
十一、以团体组织运用科学技术 显示全部信息
中国文化的命运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