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介绍了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原则和制度规范、国有企业领导制度与领导工作规则等。
目录
目录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 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国家生活的领导核心
4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性质决定的
5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必须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6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7党的领导的科学含义
8党的领导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9党的领导是人民群众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
10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11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12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13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14不断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15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16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
17党对群众组织的领导
18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19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20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21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
22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1社会主义民主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制度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人民代表
7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6全国人大代表
8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9人大代表的监督和罢免
10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
11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意见和代表的视察
12人大代表联系制度
13我国立法体制、体系和指导思想
14我国立法原则和程序
15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原则、内容和程序
16人民代表大会决定问题的形式、内容和程序
17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原则
18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原则
19民族区域自治
20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统一战线
2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5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
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和基本原则
6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7新时期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八大功能和基本政策
8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对象
11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12十六字方针
14合作共事
13多党合作
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7人民政协的议事规则
18政协委员的权利和义务
16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关系
19各民主党派在宪法范围内享有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20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双重任务
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工会
3工会的特性
4工会的地位
5工会的作用
6工会的职能
7工会与党的关系
8工会与政府的关系
9党的统一领导与工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10工会与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关系
11工会的领导体制
12各级工会领导机关的职责
13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4工会与协调各种社会利益矛盾
15工会的组织原则与工作原则
17共青团的性质、任务和奋斗目标
16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18共青团工作原则和团的建设
19共青团的社会职能
20企业共青团工作的主要内容
21农村共青团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原则
22城区街道团的工作职能和途径、方法
23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任务、工作原则和方法
24中学共青团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工作
25我国妇女工作的地位、特点和指导思想
26我国妇女工作的总方针和总任务
27我国妇女组织的性质和组织机构
28工会女工工作委员会的任务
29工会女工工作委员会与妇联的协作和分工
30农村基层妇代会的具体任务
1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工作的任务、基本方针
31城镇基层妇代会的具体任务
(五)新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若干重要方针和政策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新时期侨务工作的对象、方针和基本政策
4新时期党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原则
5新时期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6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基本内容
7新时期党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8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和政策
9新时期党的民族政策
10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
11对澳门的基本方针政策
12对居住在中国大陆的台湾同胞的政策
13对去台湾人员在中国大陆亲属的政策
14“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15科教兴国战略
16可持续发展战略
17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方针
19依法治国方针
20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二 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一)党的领导体制
2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
3党的中央组织及其职能
4党的地方组织及其职能
5党的基层组织及其职能
6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代表会议的职责和权力
7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职责和权力
8党的基层党员大会的职责和权力
9党组的职责和权力
10党的基层委员会的职责和权力
11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职责和权力
13党的组织工作的地位、作用和基本职责与权力
12党委办公厅的地位、作用和职能
14党的宣传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主要任务
15党委统战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16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职责和权力
17党的省(区、市)、市(州)、县(旗)委员会的职责和权力
18党的委员会与常务委员会、党的同级代表大会的不同职责权限
20党的上级委员会与下级委员会及其职能部门的关系
19党的委员会与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同级职能部门的关系
21党的委员会与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的关系
22党的委员会与同级立法、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经济文化组织的关系
23党委书记与副书记、常委、委员的关系
24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领导体制
(二)党的领导制度
1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领导制度
3四个服从
2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4党的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及其产生的委员会
5党的上级组织和下级组织的关系
6党的各级委员会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
7党的各级委员会与代表大会
8党的全委会与党委常委会的关系
9党内重大问题必须由党委会民主讨论决定
10党组织决定问题必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11任何党员个人不能决定重大问题
13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重要原则
12党的主张要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
14党的各级委员会具有不同的职责
15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必须执行上级组织的指示
16党的地方组织对本地区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
17党的地方组织向同级国家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
18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管理本地本单位党的建设
21党政机关中基层党组织的职责
19党的地方委员会领导和协调本地区各种组织的活动
20党的地方组织要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22党管干部的原则
24党支部委员会与支部大会的关系
23不同基层单位党支部的不同职能
25党支部与基层党委、总支的关系
26党支部书记与支部委员的关系
27党支部领导工作的几项制度规范
28党支部各委员的主要职责
(三)党的领导的基本方略和工作规则
1党的领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
3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4党必须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
6提高工作效率是领导工作的基本要求
5党的领导工作的基本职能是实行正确的决策
7科学决策的原则和方法
9党的决策的民主化
8科学决策程序
11知人善任是党的领导工作的重要环节
10党的决策的科学化
12实事求是领导工作成功的关键
13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党的领导工作的方针
14一切从实际出发
16领导工作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5调查研究是实行正确领导的前提
17领导工作必须实行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18领导工作必须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工作
19领导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20坚持两手抓的工作方法
22典型示范和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
21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工作方法
23检查总结工作是党的领导工作的必要环节
24检查总结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方式方法
25党委会讨论决定问题的原则
26有关全国性的重大政策,只有党中央有权决定
27党的领导干部的领导工作要受党组织监督
1党的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和大会筹备组织工作规范
(四)党的组织及有关部门内部工作原则与规范
2党代表大会与党的代表会议的不同职权与任期
3党代表大会召开与职权的若干规范
4地方党委领导机构的有关规则
5党内选举制度基本规范和原则
7后备干部制度
6各级党委管理干部的范围和权限
8党委会及党委常委会的会议规则
9党委会及常委会与会人员的规定与会议程序
10党委有关会议的职权和规则
11党委秘书工作的任务和职责
12党委办公厅(室)督查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13党委信访工作原则和程序
14党的纪检机关的工作方针
15党的纪检机关的监督职能
16党的纪检机关的保护和惩处职能
17党的各级宣传部门的职责
18忻闻宣传的地位和作用
19理论教育和理论宣传的职责范围
20对外宣传的原则和方针、任务
21党支部的地位、作用和基本任务
22党支部委员会的任期
23党支部委员会改选规则
24党支部领导工作基本原则
25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的原则
26党小组的性质、作用和任务
27党的支部大会的职责和权限
28党小组组织生活基本规则
29党支部制度建设的基本规则
(五)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原则和规范
1党的纪律
30党支部大会和支委会基本规则
2党纪与政纪、法律的关系
3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
4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任务
5党内监督原则
6党内监督的途径和形式
7党纪处分的原则和程序
9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设置
8党纪处分与行政处分、刑事处罚的关系
10党的纪检机关的职权范围和工作方式
11纪检干部的管理和培训
12纪检机关案件检查的基本原则
13纪检机关案件检查的程序和方法
14案件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程序
15纪检信访工作的性质和主要任务
16纪检信访工作基本原则
17纪检信访工作基本规范
18查处违纪案件的基本要求
19纪检案件审理工作部门与其他部门工作的关系处理规则
(六)干部工作制度与规范
1干部标准和干部路线
2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
3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目标和要求
4注意培养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
5关心爱护和培养提高干部
6坚持干部工作的群众路线
7全面地考察了解干部
8干部分类管理制度
9国家公务员制度
10民主推荐和民主评议干部
11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和程序
12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13干部聘用制度
14干部交流制度
15干部考核的程序和方法
16干部鉴定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17干部奖励工作规范
18干部处分工作规范
19干部调配工作原则和程序
20干部任免程序
21干部任免权限
22行政干部任免工作规范
23双重领导单位领导干部任免规范
24干部教育培训方针和任务
25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26干部审查工作基本原则、工作规范
27老干部工作部门职责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责权限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三 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原则和制度规范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的职权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宪法修改权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权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国家基本法律权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制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罢免权
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其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决定各最高国家机关组成人员
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罢免各最高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
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
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宪法实施
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其他最高国家机关
2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其最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
2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改变或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25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责和权限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产生办法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届期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分组会议和联组会议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程序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立法权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宪法解释权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其它法律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基本法律的部分补充和修改权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权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权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部分调整方案
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国家预算的部分调整方案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向外国缔结的条约和主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
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特赦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
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全国或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
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延长本届人民代表大会任期
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其常务委员会的其他职权
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其机构人员
2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任免权
2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其他最高国家机关组成人员和工作人员
2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
2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2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
2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2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
3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
3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
3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3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委员会
(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规则和程序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案的提出和审议程序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修正案的提出和审议程序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质询案的提出和答复程序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罢免案的提出和审议程序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决定各最高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程序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议案的提出和审议程序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质询案的提出和答复程序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联系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议事规则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议事规则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工作规则
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规则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工作条例
17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议事规则
18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处工作规则
19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
20全国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工作规则
(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工作规则和程序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1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草案的程序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3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权
4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权
5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法律监督
6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工作监督
7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质询和询问
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的决定权
10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程序
9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决罢免权
11民族自治机关的立法程序
12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条例和监督程序
13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形式
14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程序
15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任免权的形式
16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程序
17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程序
18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
19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
20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
21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会议
22地方性法规草案的审议
23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案提出程序
2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2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任免权
26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工作程序
27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主席团会议职权与工作规范
28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工作规范
29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分组和联组会议
30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各专门委员会的职权
31地方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副秘书长职权
32地方各级人大常委、委员的视察、专题调查工作
33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受理人民群众意见和办理代表建议规范
34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听取一府两院的专题汇报
35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联系代表的制度和方式
36地方上下级人大常委会之间的联系方式
(一)人民政府的地位、职责权限和履行职责的原则、方式
1我国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四 各级政府工作的基本规范、制度和方式、方法
2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体会议
3国务院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
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5市区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
6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县人民政府
7乡(镇)人民政府
8地方政府职权
9转变政府职能
10加入WTO与政府职能转变
11行政改革
12政府工作部门和政府组成人员
13行政组织和行政系统
14行政机关和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15行政领导和行政首长
16行政功能
17行政决策体系和行政监督体系
18政府行政执行权
19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20正确处理行政与立法、司法的关系
21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22行政管理主要特点和依据
23行政管理程序与协调规则
24行政管理的基本方式和手段
25政府领导的权利与义务
26行政领导职责和方式
27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
28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预
29政务公开原则
30依法管理原则
31行政方法和法律方法
32国家行政管理法制化原则
33政府领导法制化原则
(二)我国行政领导体制和政府决策机制
1行政体制
2行政领导类型与行政领导结构
3中央政府体制
4行政首脑体制
5行政区划体制
6政府行政决策与行政决策体制
7行政决策的种类
8行政决策原则
9政府科学决策原则
10政府行政决策基本特点与规范
11行政法规制定原则和程序
12国家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律程序及其制度
13首长负责制的决策制度
14决策的法律控制原则
15行政决策的技术方法
16行政决策的一般程序
17行政决策问题界定与分析的步骤
18行政决策问题分析的方法
19行政决策目标确定的依据和准则
20可行性分析与行政决策方案选择
21行政决策执行的一般原则
22行政决策执行计划
23行政决策的组织落实和协调
24行政决策方案评审和抉择的程序
25行政决策中枢系统的决策方式
26权力机关对行政决策的监督
27司法机关对行政决策的监督
28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决策的监督
(三)政府行为规范和内部管理机制
1政府命令、指令、令、指示、通知的发布和形成规范
2政府条例、规定、章程及计划的制定规范
3政府行政程序的制定原则
4行政监督的方法和手段
5行政监察权力的内容与行使规范
6行政组织工作原则和行政机构设置原则
7行政制裁和行政处罚原则
8政府收费管理改革原则
9国家行政管理法规制定权限
10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和信访制度
11国家公务员奖励原则和程序
12国家公务员惩戒原则和程序
13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和程序
14国家公务员职务任免规范
15国家公务员管理规则
16国家公务员考核原则、方法和程序
17文书与档案管理规则
18会议管理规则
19后勤总务管理规则
(一)法人治理结构、企业领导体制
1现代企业法人制度
五 国有企业领导制度与领导工作规则
2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3公司制企业的制度特征
4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5公司创立者的职责
6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决策规范
7股东大会职权
8董事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方式
10公司制企业总经理的职责权限
9监事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方式
11厂长(经理)负责制
12企业领导体制要贯彻三句话的原则
13公司制企业领导者的职责
14公司制领导者的法律责任
15建立股份制企业的决策与运作规范
16股票发行和上市的决策与运作规范
17现有企业改为股份制企业的决策与运作规则
18组建股份制企业集团的方法与规则
(二)国有企业领导者的职责、权限、决策规范和工作方法
1企业领导人的经营权和社会责任
2企业领导人的基本领导方法
3企业领导者如何制定企业经营战略
4企业领导者如何进行企业组织设计
5企业领导者如何建设班子、选择干部
6企业领导者如何培育企业文化
7企业领导者如何处理重要社会关系
8企业领导者要善于抓大事
9企业领导者要合理授权
10企业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11企业领导者在决策中的主要职责
12企业领导者的经验决策技术
13企业领导者如何调动下级积极性
14企业领导者社交活动基本原则
15企业领导工作中抓落实的原则
16企业领导工作中抓落实的主要内容
17企业领导工作中抓落实的主要环节
18企业领导者正确决策必须善于决断
19企业领导班子团结原则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工作方式
1企业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
2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
3企业党组织发挥保证监督作用的主要途径
4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范围和途径
5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方式
6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原则
7企业党组织处理同各组织关系的原则
8企业党组织如何抓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10企业党组织领导企业工会、共青团工作的原则、方式和方法
9企业党组织抓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方式和方法
11企业党组织领导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方式和方法
12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原则和方式
13企业党组织党员发展工作规范
14企业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原则和机制
15企业党组织工作机构和设置原则
16企业中层干部考核和监督的方式和方法
17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产生的原则、方法
18企业党管干部与依法管理干部相结合的原则
19企业党员管理工作规范
20企业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的指导思想
21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根本原则
(四)公司制企业与国有企业管理规范
1自主经营原则
2自负盈亏原则
3企业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原则
4企业法人财产权
5公司制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机制
6公司制企业管理人员的职责
7公司制企业的管理制度与规则
8企业领导的国际战略决策、方法和规则
9企业商品出口的战略和决策确定规则
10企业吸引外资战略策略确定规则
11企业对外投资的战略策略确定规则
12企业技术转让的决策与运作规则
13企业经营计划制定程序和规则
14企业长期经营计划制定流程
15企业组织设计内容和程序
16确定企业人事政策的基本原则
17企业财务预算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18现代企业筹资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19企业投资战略
20企业流动资金投资程序与策略
21企业兼并方式的选择
22企业多元化投资决策程序
23企业多元化投资策略
24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构造
25企业民主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6企业班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
27企业班组长的职责、权限及其行使方式
28企业班组生产管理的内容、任务和要求
29企业班组安全管理规则
30企业班组经济责任制的内容、形式和考核标准
31企业班组承包形式及其规范
(五)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企业民主管理、工会工作规范
1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2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任务和职权
3职工代表大会的审议和审议通过权
4职工代表大会的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
5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
6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构
7职工代表大会的议程、议题和议案
8职工代表大会的提案制度
9职工代表选举制度
10职工代表的地位和作用
11职工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12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企业生产经营方针、长远规划和重大决策
13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企业技术改造、基本建设方案和承包与租赁经营责任制方案
14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决策程序和方法
15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职工福利基金和住房分配方案
16职工民主监督和评议
17评议监督企业行政干部的原则和方法
18全员民主测评制度和程序
19企业民主审计制度和程序
20车间民主管理制度和程序
21班组民主管理制度和方式
22班组民主管理会(小组)的组织制度和活动方式
23工会的维护职能和建设职能
24工会的参与职能和教育职能
25工会选举原则和方法
26工会民主参与的主要内容
27企业工会委员会的基本任务与组织机构设置
28基层工会生产、生活、组织工作委员会的职责
29基层工会劳动保护、宣传工作、女职工工作及财务工作委员会职责
30基层工会选举原则与程序
31工会基层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和工作原则
32工会基层委员会日常工作制度
33企业民主管理原则
34企业民主管理的任务、方法和基本形式
35企业民主制度建设
(一)科研、文化、卫生系统与城市街道领导工作若干规则
1科研院所党组织的职责权限和主要任务
2科研院所的院(所)长负责制
六 行业和基础领导工作制度与规范
3科研院所决策的制度和规范
4科研院所机构设置原则
5科研事业费管理规则和科研经营、研究、开发政策
6科研单位的民主管理内容、形式和制度
7文艺团体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8广播电视新闻单位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
10科研、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
9编辑出版单位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
11医疗卫生单位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
12医院的领导体制
13医院管理制度和规范
14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原则和规范
15医院及其他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针
16城市街道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
17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行政职能
18城市居民区党支部的任务和工作规则
19城市街道党组织的设置和领导班子建设
20城市街道党组织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责与方式
(二)学校领导体制和领导原则
1高等学校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高等学校党组织的主要任务
3高等学校党委的建立、组成和办事机构
4高等学校党委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5高等学校党委领导党的自身建设的职责和工作方针
6高等学校系党总支委员会的职责任务和工作方针
7高等学校教职工党支部的职责任务和工作方针
8高等学校学生党支部的职责任务和工作方针
9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方针
10高等学校党总支、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方针
11高校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方针
12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与校长具体职责
13中小学校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14中小学教学原则与学籍管理
15学校档案管理与财务管理规范
16学校教代会的性质、职责、权利和义务
17中小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及其实现方式
18中小学校党组织保证监督的权限、原则和制度
19新时期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
20新时期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方针
21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22小学班主任的任务、职责及工作原则和方法
(三)金融系统的领导体制、原则和工作规范
1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任用规范与程序
2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支行工作原则与规范
3银行工作人员职责和工作规范
4中国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关系
5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财政的关系
6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对象限制
7中国人民银行的担保限制
8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家政策性银行的监督
9国家实行统一的金融统计制度
10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稽核检查原则
11中央银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原则
12中央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主要内容
13中央银行财务会计制度主要内容
14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的行政责任
15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
16地方政府等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行政责任
17国家对企业使用现金管理的规定
18银行对现金管理的检查
19违反现金管理规定的处理原则
20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泄漏国家秘密未构成犯罪时应承担的行政责任
21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应保守国家金融财政秘密的规定
22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稽核检查内容
23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稽核检查方法
24中共中央金融工委和纪委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25中央金融构构党委的职责和任务
26中央各金融机构干部管理体制、原则和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四)乡镇党政领导体制、领导原则与工作规范
1乡镇党委的地位和作用
2乡镇党委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特点
3乡镇党委的工作原则和基本思路
4乡镇党委书记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
5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性质
6乡镇人大代表选举原则
7乡镇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和程序
8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责和权限
9乡镇人大及主席的职责
10乡镇人大的工作规范
11乡镇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原则
12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的性质和职权
13乡镇党政关系原则
14乡镇党委与人大的关系原则
15乡镇党委与政府关系原则
16乡镇财政机构的职能
17乡镇两公开一监督制度
18乡镇机关激励机制
19乡镇党委协调各方关系方面的职权
20乡镇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原则
21乡镇企业党组织设置的主要形式
22乡镇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的产生
23乡镇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职责
24乡镇企业党组织工作机构的设置与党务干部配备
25乡镇企业领导班子合理配备基本原则
26乡镇企业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程序
27乡镇企业党员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8乡镇企业党员管理的主要形式
29乡镇企业党员管理的主要内容
30乡镇企业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五)村级领导工作制度与规范
1村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
2农村党支部的根本任务
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4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
5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基本要求
6搞好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7农村党员管理的主要任务和方针要求
8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方针和措施
9农村流动党员管理的方针、制度和规范
10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工作规范
11村民自治制度
12村民自治的基本经验和原则
13全面推进村民自治的主要措施
14村民大会
15村民代表会议
16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主要职责
17村民委员会设立规则
18村民委员会的机构设置
19村民委员会和乡镇政府、村党支部的关系规则
20村民自治规章制度制定原则和程序
21村规民约与村民自治章程的基本内容
22村级民主选举制度
23村级民主决策制度
24村级民主管理制度
25村级民主监督制度
26“海选”制度
27村务公开制度
28农村土地制度基本政策规范
29农村非耕地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
30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方针
31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
32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方向与原则
33农村发展合作医疗的原则和措施
34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内容
35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形式
36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37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38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的途径
39农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40农村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41减轻农民负担的若干政策规范
var cpro_id = 'u317582';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 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国家生活的领导核心
4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两个先锋队”和“三个代表”性质决定的
5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必须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6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7党的领导的科学含义
8党的领导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9党的领导是人民群众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
10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11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12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13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14不断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15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16党对经济建设的领导
17党对群众组织的领导
18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19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20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21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
22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1社会主义民主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制度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人民代表
7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6全国人大代表
8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9人大代表的监督和罢免
10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
11人大代表的建议、批评、意见和代表的视察
12人大代表联系制度
13我国立法体制、体系和指导思想
14我国立法原则和程序
15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原则、内容和程序
16人民代表大会决定问题的形式、内容和程序
17人民代表大会的议事原则
18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原则
19民族区域自治
20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统一战线
2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3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5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
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和基本原则
6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7新时期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八大功能和基本政策
8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对象
11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12十六字方针
14合作共事
13多党合作
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7人民政协的议事规则
18政协委员的权利和义务
16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关系
19各民主党派在宪法范围内享有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20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和双重任务
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工会
3工会的特性
4工会的地位
5工会的作用
6工会的职能
7工会与党的关系
8工会与政府的关系
9党的统一领导与工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10工会与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关系
11工会的领导体制
12各级工会领导机关的职责
13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4工会与协调各种社会利益矛盾
15工会的组织原则与工作原则
17共青团的性质、任务和奋斗目标
16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18共青团工作原则和团的建设
19共青团的社会职能
20企业共青团工作的主要内容
21农村共青团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原则
22城区街道团的工作职能和途径、方法
23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任务、工作原则和方法
24中学共青团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工作
25我国妇女工作的地位、特点和指导思想
26我国妇女工作的总方针和总任务
27我国妇女组织的性质和组织机构
28工会女工工作委员会的任务
29工会女工工作委员会与妇联的协作和分工
30农村基层妇代会的具体任务
1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工作的任务、基本方针
31城镇基层妇代会的具体任务
(五)新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若干重要方针和政策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新时期侨务工作的对象、方针和基本政策
4新时期党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原则
5新时期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6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基本内容
7新时期党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
8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和政策
9新时期党的民族政策
10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
11对澳门的基本方针政策
12对居住在中国大陆的台湾同胞的政策
13对去台湾人员在中国大陆亲属的政策
14“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15科教兴国战略
16可持续发展战略
17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方针
19依法治国方针
20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二 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一)党的领导体制
2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
3党的中央组织及其职能
4党的地方组织及其职能
5党的基层组织及其职能
6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代表会议的职责和权力
7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职责和权力
8党的基层党员大会的职责和权力
9党组的职责和权力
10党的基层委员会的职责和权力
11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职责和权力
13党的组织工作的地位、作用和基本职责与权力
12党委办公厅的地位、作用和职能
14党的宣传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主要任务
15党委统战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16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职责和权力
17党的省(区、市)、市(州)、县(旗)委员会的职责和权力
18党的委员会与常务委员会、党的同级代表大会的不同职责权限
20党的上级委员会与下级委员会及其职能部门的关系
19党的委员会与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同级职能部门的关系
21党的委员会与同级人大、政府、政协的关系
22党的委员会与同级立法、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经济文化组织的关系
23党委书记与副书记、常委、委员的关系
24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领导体制
(二)党的领导制度
1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领导制度
3四个服从
2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4党的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及其产生的委员会
5党的上级组织和下级组织的关系
6党的各级委员会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
7党的各级委员会与代表大会
8党的全委会与党委常委会的关系
9党内重大问题必须由党委会民主讨论决定
10党组织决定问题必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11任何党员个人不能决定重大问题
13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重要原则
12党的主张要经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
14党的各级委员会具有不同的职责
15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必须执行上级组织的指示
16党的地方组织对本地区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
17党的地方组织向同级国家政权机关推荐重要干部
18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管理本地本单位党的建设
21党政机关中基层党组织的职责
19党的地方委员会领导和协调本地区各种组织的活动
20党的地方组织要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22党管干部的原则
24党支部委员会与支部大会的关系
23不同基层单位党支部的不同职能
25党支部与基层党委、总支的关系
26党支部书记与支部委员的关系
27党支部领导工作的几项制度规范
28党支部各委员的主要职责
(三)党的领导的基本方略和工作规则
1党的领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2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
3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4党必须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
6提高工作效率是领导工作的基本要求
5党的领导工作的基本职能是实行正确的决策
7科学决策的原则和方法
9党的决策的民主化
8科学决策程序
11知人善任是党的领导工作的重要环节
10党的决策的科学化
12实事求是领导工作成功的关键
13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党的领导工作的方针
14一切从实际出发
16领导工作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5调查研究是实行正确领导的前提
17领导工作必须实行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18领导工作必须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工作
19领导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20坚持两手抓的工作方法
22典型示范和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
21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工作方法
23检查总结工作是党的领导工作的必要环节
24检查总结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方式方法
25党委会讨论决定问题的原则
26有关全国性的重大政策,只有党中央有权决定
27党的领导干部的领导工作要受党组织监督
1党的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和大会筹备组织工作规范
(四)党的组织及有关部门内部工作原则与规范
2党代表大会与党的代表会议的不同职权与任期
3党代表大会召开与职权的若干规范
4地方党委领导机构的有关规则
5党内选举制度基本规范和原则
7后备干部制度
6各级党委管理干部的范围和权限
8党委会及党委常委会的会议规则
9党委会及常委会与会人员的规定与会议程序
10党委有关会议的职权和规则
11党委秘书工作的任务和职责
12党委办公厅(室)督查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13党委信访工作原则和程序
14党的纪检机关的工作方针
15党的纪检机关的监督职能
16党的纪检机关的保护和惩处职能
17党的各级宣传部门的职责
18忻闻宣传的地位和作用
19理论教育和理论宣传的职责范围
20对外宣传的原则和方针、任务
21党支部的地位、作用和基本任务
22党支部委员会的任期
23党支部委员会改选规则
24党支部领导工作基本原则
25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的原则
26党小组的性质、作用和任务
27党的支部大会的职责和权限
28党小组组织生活基本规则
29党支部制度建设的基本规则
(五)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原则和规范
1党的纪律
30党支部大会和支委会基本规则
2党纪与政纪、法律的关系
3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
4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任务
5党内监督原则
6党内监督的途径和形式
7党纪处分的原则和程序
9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设置
8党纪处分与行政处分、刑事处罚的关系
10党的纪检机关的职权范围和工作方式
11纪检干部的管理和培训
12纪检机关案件检查的基本原则
13纪检机关案件检查的程序和方法
14案件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程序
15纪检信访工作的性质和主要任务
16纪检信访工作基本原则
17纪检信访工作基本规范
18查处违纪案件的基本要求
19纪检案件审理工作部门与其他部门工作的关系处理规则
(六)干部工作制度与规范
1干部标准和干部路线
2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
3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目标和要求
4注意培养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
5关心爱护和培养提高干部
6坚持干部工作的群众路线
7全面地考察了解干部
8干部分类管理制度
9国家公务员制度
10民主推荐和民主评议干部
11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原则和程序
12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13干部聘用制度
14干部交流制度
15干部考核的程序和方法
16干部鉴定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17干部奖励工作规范
18干部处分工作规范
19干部调配工作原则和程序
20干部任免程序
21干部任免权限
22行政干部任免工作规范
23双重领导单位领导干部任免规范
24干部教育培训方针和任务
25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26干部审查工作基本原则、工作规范
27老干部工作部门职责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责权限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三 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原则和制度规范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的职权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权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宪法修改权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权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国家基本法律权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制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罢免权
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其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决定各最高国家机关组成人员
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罢免各最高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
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
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宪法实施
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其他最高国家机关
2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其最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
2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改变或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
25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责和权限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产生办法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届期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分组会议和联组会议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程序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立法权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宪法解释权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其它法律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基本法律的部分补充和修改权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律解释权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权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部分调整方案
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国家预算的部分调整方案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向外国缔结的条约和主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
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特赦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
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全国或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
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延长本届人民代表大会任期
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其常务委员会的其他职权
2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其机构人员
2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任免权
2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其他最高国家机关组成人员和工作人员
2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
2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2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
2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2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
3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
3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
3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
3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委员会
(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规则和程序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案的提出和审议程序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修正案的提出和审议程序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质询案的提出和答复程序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罢免案的提出和审议程序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决定各最高国家机关组成人员程序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议案的提出和审议程序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质询案的提出和答复程序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事任免办法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联系
1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议事规则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议事规则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华侨委员会工作规则
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规则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工作条例
17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议事规则
18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处工作规则
19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
20全国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工作规则
(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工作规则和程序
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1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草案的程序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3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权
4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权
5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法律监督
6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工作监督
7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质询和询问
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的决定权
10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程序
9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决罢免权
11民族自治机关的立法程序
12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条例和监督程序
13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形式
14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决定权的程序
15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任免权的形式
16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程序
17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程序
18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
19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
20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
21地方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会议
22地方性法规草案的审议
23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案提出程序
2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25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任免权
26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工作程序
27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主席团会议职权与工作规范
28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工作规范
29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分组和联组会议
30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各专门委员会的职权
31地方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副秘书长职权
32地方各级人大常委、委员的视察、专题调查工作
33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受理人民群众意见和办理代表建议规范
34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听取一府两院的专题汇报
35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联系代表的制度和方式
36地方上下级人大常委会之间的联系方式
(一)人民政府的地位、职责权限和履行职责的原则、方式
1我国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四 各级政府工作的基本规范、制度和方式、方法
2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体会议
3国务院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
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5市区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
6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县人民政府
7乡(镇)人民政府
8地方政府职权
9转变政府职能
10加入WTO与政府职能转变
11行政改革
12政府工作部门和政府组成人员
13行政组织和行政系统
14行政机关和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15行政领导和行政首长
16行政功能
17行政决策体系和行政监督体系
18政府行政执行权
19正确处理党政关系
20正确处理行政与立法、司法的关系
21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
22行政管理主要特点和依据
23行政管理程序与协调规则
24行政管理的基本方式和手段
25政府领导的权利与义务
26行政领导职责和方式
27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
28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预
29政务公开原则
30依法管理原则
31行政方法和法律方法
32国家行政管理法制化原则
33政府领导法制化原则
(二)我国行政领导体制和政府决策机制
1行政体制
2行政领导类型与行政领导结构
3中央政府体制
4行政首脑体制
5行政区划体制
6政府行政决策与行政决策体制
7行政决策的种类
8行政决策原则
9政府科学决策原则
10政府行政决策基本特点与规范
11行政法规制定原则和程序
12国家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律程序及其制度
13首长负责制的决策制度
14决策的法律控制原则
15行政决策的技术方法
16行政决策的一般程序
17行政决策问题界定与分析的步骤
18行政决策问题分析的方法
19行政决策目标确定的依据和准则
20可行性分析与行政决策方案选择
21行政决策执行的一般原则
22行政决策执行计划
23行政决策的组织落实和协调
24行政决策方案评审和抉择的程序
25行政决策中枢系统的决策方式
26权力机关对行政决策的监督
27司法机关对行政决策的监督
28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决策的监督
(三)政府行为规范和内部管理机制
1政府命令、指令、令、指示、通知的发布和形成规范
2政府条例、规定、章程及计划的制定规范
3政府行政程序的制定原则
4行政监督的方法和手段
5行政监察权力的内容与行使规范
6行政组织工作原则和行政机构设置原则
7行政制裁和行政处罚原则
8政府收费管理改革原则
9国家行政管理法规制定权限
10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和信访制度
11国家公务员奖励原则和程序
12国家公务员惩戒原则和程序
13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制度和程序
14国家公务员职务任免规范
15国家公务员管理规则
16国家公务员考核原则、方法和程序
17文书与档案管理规则
18会议管理规则
19后勤总务管理规则
(一)法人治理结构、企业领导体制
1现代企业法人制度
五 国有企业领导制度与领导工作规则
2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3公司制企业的制度特征
4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5公司创立者的职责
6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决策规范
7股东大会职权
8董事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方式
10公司制企业总经理的职责权限
9监事会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方式
11厂长(经理)负责制
12企业领导体制要贯彻三句话的原则
13公司制企业领导者的职责
14公司制领导者的法律责任
15建立股份制企业的决策与运作规范
16股票发行和上市的决策与运作规范
17现有企业改为股份制企业的决策与运作规则
18组建股份制企业集团的方法与规则
(二)国有企业领导者的职责、权限、决策规范和工作方法
1企业领导人的经营权和社会责任
2企业领导人的基本领导方法
3企业领导者如何制定企业经营战略
4企业领导者如何进行企业组织设计
5企业领导者如何建设班子、选择干部
6企业领导者如何培育企业文化
7企业领导者如何处理重要社会关系
8企业领导者要善于抓大事
9企业领导者要合理授权
10企业科学决策的程序和方法
11企业领导者在决策中的主要职责
12企业领导者的经验决策技术
13企业领导者如何调动下级积极性
14企业领导者社交活动基本原则
15企业领导工作中抓落实的原则
16企业领导工作中抓落实的主要内容
17企业领导工作中抓落实的主要环节
18企业领导者正确决策必须善于决断
19企业领导班子团结原则
(三)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工作方式
1企业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
2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
3企业党组织发挥保证监督作用的主要途径
4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范围和途径
5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方式
6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原则
7企业党组织处理同各组织关系的原则
8企业党组织如何抓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10企业党组织领导企业工会、共青团工作的原则、方式和方法
9企业党组织抓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方式和方法
11企业党组织领导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方式和方法
12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原则和方式
13企业党组织党员发展工作规范
14企业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原则和机制
15企业党组织工作机构和设置原则
16企业中层干部考核和监督的方式和方法
17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产生的原则、方法
18企业党管干部与依法管理干部相结合的原则
19企业党员管理工作规范
20企业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的指导思想
21企业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根本原则
(四)公司制企业与国有企业管理规范
1自主经营原则
2自负盈亏原则
3企业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原则
4企业法人财产权
5公司制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机制
6公司制企业管理人员的职责
7公司制企业的管理制度与规则
8企业领导的国际战略决策、方法和规则
9企业商品出口的战略和决策确定规则
10企业吸引外资战略策略确定规则
11企业对外投资的战略策略确定规则
12企业技术转让的决策与运作规则
13企业经营计划制定程序和规则
14企业长期经营计划制定流程
15企业组织设计内容和程序
16确定企业人事政策的基本原则
17企业财务预算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18现代企业筹资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19企业投资战略
20企业流动资金投资程序与策略
21企业兼并方式的选择
22企业多元化投资决策程序
23企业多元化投资策略
24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精神构造
25企业民主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6企业班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
27企业班组长的职责、权限及其行使方式
28企业班组生产管理的内容、任务和要求
29企业班组安全管理规则
30企业班组经济责任制的内容、形式和考核标准
31企业班组承包形式及其规范
(五)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企业民主管理、工会工作规范
1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2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任务和职权
3职工代表大会的审议和审议通过权
4职工代表大会的决定权和评议监督权
5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
6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构
7职工代表大会的议程、议题和议案
8职工代表大会的提案制度
9职工代表选举制度
10职工代表的地位和作用
11职工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12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企业生产经营方针、长远规划和重大决策
13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企业技术改造、基本建设方案和承包与租赁经营责任制方案
14职工代表大会审议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决策程序和方法
15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职工福利基金和住房分配方案
16职工民主监督和评议
17评议监督企业行政干部的原则和方法
18全员民主测评制度和程序
19企业民主审计制度和程序
20车间民主管理制度和程序
21班组民主管理制度和方式
22班组民主管理会(小组)的组织制度和活动方式
23工会的维护职能和建设职能
24工会的参与职能和教育职能
25工会选举原则和方法
26工会民主参与的主要内容
27企业工会委员会的基本任务与组织机构设置
28基层工会生产、生活、组织工作委员会的职责
29基层工会劳动保护、宣传工作、女职工工作及财务工作委员会职责
30基层工会选举原则与程序
31工会基层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和工作原则
32工会基层委员会日常工作制度
33企业民主管理原则
34企业民主管理的任务、方法和基本形式
35企业民主制度建设
(一)科研、文化、卫生系统与城市街道领导工作若干规则
1科研院所党组织的职责权限和主要任务
2科研院所的院(所)长负责制
六 行业和基础领导工作制度与规范
3科研院所决策的制度和规范
4科研院所机构设置原则
5科研事业费管理规则和科研经营、研究、开发政策
6科研单位的民主管理内容、形式和制度
7文艺团体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8广播电视新闻单位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
10科研、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
9编辑出版单位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
11医疗卫生单位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
12医院的领导体制
13医院管理制度和规范
14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原则和规范
15医院及其他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针
16城市街道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
17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行政职能
18城市居民区党支部的任务和工作规则
19城市街道党组织的设置和领导班子建设
20城市街道党组织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责与方式
(二)学校领导体制和领导原则
1高等学校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高等学校党组织的主要任务
3高等学校党委的建立、组成和办事机构
4高等学校党委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5高等学校党委领导党的自身建设的职责和工作方针
6高等学校系党总支委员会的职责任务和工作方针
7高等学校教职工党支部的职责任务和工作方针
8高等学校学生党支部的职责任务和工作方针
9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方针
10高等学校党总支、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方针
11高校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方针
12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与校长具体职责
13中小学校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14中小学教学原则与学籍管理
15学校档案管理与财务管理规范
16学校教代会的性质、职责、权利和义务
17中小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及其实现方式
18中小学校党组织保证监督的权限、原则和制度
19新时期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
20新时期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方针
21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22小学班主任的任务、职责及工作原则和方法
(三)金融系统的领导体制、原则和工作规范
1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任用规范与程序
2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支行工作原则与规范
3银行工作人员职责和工作规范
4中国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关系
5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财政的关系
6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对象限制
7中国人民银行的担保限制
8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家政策性银行的监督
9国家实行统一的金融统计制度
10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稽核检查原则
11中央银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原则
12中央银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主要内容
13中央银行财务会计制度主要内容
14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的行政责任
15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
16地方政府等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行政责任
17国家对企业使用现金管理的规定
18银行对现金管理的检查
19违反现金管理规定的处理原则
20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泄漏国家秘密未构成犯罪时应承担的行政责任
21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人员应保守国家金融财政秘密的规定
22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稽核检查内容
23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稽核检查方法
24中共中央金融工委和纪委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25中央金融构构党委的职责和任务
26中央各金融机构干部管理体制、原则和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四)乡镇党政领导体制、领导原则与工作规范
1乡镇党委的地位和作用
2乡镇党委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特点
3乡镇党委的工作原则和基本思路
4乡镇党委书记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
5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性质
6乡镇人大代表选举原则
7乡镇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和程序
8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责和权限
9乡镇人大及主席的职责
10乡镇人大的工作规范
11乡镇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原则
12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的性质和职权
13乡镇党政关系原则
14乡镇党委与人大的关系原则
15乡镇党委与政府关系原则
16乡镇财政机构的职能
17乡镇两公开一监督制度
18乡镇机关激励机制
19乡镇党委协调各方关系方面的职权
20乡镇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原则
21乡镇企业党组织设置的主要形式
22乡镇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的产生
23乡镇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职责
24乡镇企业党组织工作机构的设置与党务干部配备
25乡镇企业领导班子合理配备基本原则
26乡镇企业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程序
27乡镇企业党员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8乡镇企业党员管理的主要形式
29乡镇企业党员管理的主要内容
30乡镇企业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五)村级领导工作制度与规范
1村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
2农村党支部的根本任务
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4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
5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基本要求
6搞好农村党员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7农村党员管理的主要任务和方针要求
8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方针和措施
9农村流动党员管理的方针、制度和规范
10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工作规范
11村民自治制度
12村民自治的基本经验和原则
13全面推进村民自治的主要措施
14村民大会
15村民代表会议
16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主要职责
17村民委员会设立规则
18村民委员会的机构设置
19村民委员会和乡镇政府、村党支部的关系规则
20村民自治规章制度制定原则和程序
21村规民约与村民自治章程的基本内容
22村级民主选举制度
23村级民主决策制度
24村级民主管理制度
25村级民主监督制度
26“海选”制度
27村务公开制度
28农村土地制度基本政策规范
29农村非耕地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
30农村计划生育工作方针
31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
32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方向与原则
33农村发展合作医疗的原则和措施
34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内容
35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形式
36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37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38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的途径
39农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40农村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41减轻农民负担的若干政策规范
var cpro_id = 'u317582';
新时期领导干部知识手册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