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猛龙碑 中国碑帖经典

副标题:无

作   者:上海书画出版社

分类号:

ISBN:978780635708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南北朝时期(即公元四二○—五八九年),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南则宋、齐、梁、陈;北则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因受地域、风尚、习俗之异,书亦分南北二派。刻碑的目的是为了记功颂德,流传久远,为示庄重,碑文都用楷书。当此之时正值隶楷错变的蜕化过程,故无体不备,风貌各异。加上近百年来大量墓志的出土,这些珍贵的书迹逐渐受到世人的重视,清嘉庆、道光年间,阮元著《南北书派论》、包世臣著《艺舟双楫》,后又有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从理论上提倡北魏,于是学碑之风蔚然,一扫清初学董学赵的靡弱习气。北朝之收,以魏为最盛,《北魏鲁郡太守张猛龙碑》享名最盛。
  《张猛龙碑》立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五二二),碑在山东曲阜孔子庙内。碑额有真书[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倾之碑]十二字。碑文真书二十六行,行四十六字。碑阴刻立碑人官衔姓名。
  《张猛龙碑》笔力雄健清竣,点画方劲浑厚,结字奇宕舒展,十分耐人寻味,在北魏刻石中当首推第一,故此碑对学北魏书者来说莫不奉为圭臬。本册影印之《张猛龙碑》为王孝禹旧藏拓本,由何维朴题签,传此碑无宋拓,最早当为明初拓本,今付梓出版以飨广大读者。


【媒体评论】

  南北朝时期一即公元四二○——五八九年一,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南则宋、齐、梁、陈;北则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因受地域、风尚、习俗之异,书亦分南北二派。南派则沿袭二王之风范,长于启牍,一些世族贵胄雅好书道,彼此赏玩评鉴,也产生了一些著名的书家,如羊欣、王僧虔、萧子云等,遗憾的是在历年的战乱动荡中,他们的真迹几乎流失殆尽,除《唐摹万岁通天帖》中保存了几件传世摹迹外,其它书迹已不复可见。相反北派书法,因长于碑榜,刻石立碑之风,盛极于一时。刻碑的目的是为了记功颂德,流传久远,为示庄重,碑文都用楷书。当此之时正值隶楷错变的蜕化过程,故无体不备,风貌各异。加上近百年来大量墓志的出土,这些珍贵的书迹逐渐受到世人的重视,清嘉庆、道光年间,阮元著《南北书派论》、包世臣著《艺舟双楫》,后又有康有为著《广艺舟双楫》,从理论上提倡北碑,于日是
  学碑之风蔚然,一扫清初学董学赵的靡弱习气。北朝之书,以魏为最盛《北魏鲁郡太守张猛龙碑》享名最盛。
  《张猛龙碑》立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五二二),碑在山东曲阜孔子庙内。碑额有真书『魂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十二字。碑文真书二十六行,行四十六字。碑阴刻立碑人官衔姓名。
  《张猛龙碑》笔力雄健清峻,点画方劲浑厚,结字奇宕舒展,十分耐人寻味,在北魏刻石中当首推第一,故此碑对学北魏书者来说莫不奉为圭臬。本册影印之《张猛咙碑》为王孝禹旧藏拓本,由何维朴题签,传此碑无宋拓,最早当为明初拓本,今付梓出版以飨广大读者。
  一瓢


目录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张猛龙碑 中国碑帖经典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