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通鉴故事(上下)(全2册)》从《资治通鉴》里选出一百多个可资借鉴的有趣故事,用白话从头到尾地讲清楚,让青少年知道它的来龙去脉。《资治通鉴》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五代后周薛帝显德七年(公元960年)之间共1362年的中国历史。
北宋司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编年体通史。光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完成,历时十九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三百二十二种。帮助编撰者有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长,分段负责,先排比材料为“丛目”,再编成“长编”,然后由光总其成,删订定稿。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于经济、文化。全书贯串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有“考异”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较系统而完备的资料。注释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清初严衍著《资治通鉴补正》,为《通鉴》拾遗补缺,刊正错误,也做了一些工作。
目录
八骑起家——石勒建立后赵
苻坚求贤——王猛献策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淝水之战
顺乎民心——李特建立大成国
唐太宗远祖——李暠建立西凉国
拓跋珪复国——北魏勃兴
刘裕登基——东晋灭亡
勤政爱民——宋文帝治国
宋文帝北伐——魏太武帝南征
“悔之晚矣”——错斩崔浩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悫封侯
刘宋骨肉相残——齐粱迭兴
不忘统一大业——孝文帝定计迁都
胡太后杀子——北魏分裂
韦孝宽退敌——玉壁保卫战
欲益反损——梁武帝崇佛
梁武帝纳降误国——侯景之乱
扰齐灭梁——陈霸先建国
高洋称帝——“无愁天子”
周武帝亲政—一灭佛强国
逐鹿中原——北周灭齐
南朝内讧——陈后主登基
外祖父赶走外孙子——杨坚称帝
弑父杀兄——暴君隋炀帝
瓦岚寨——翟让和李密
晋阳起兵——李渊建唐
百战百胜——李世民和贞观之治
“将军三箭定天山”——大将薛仁贵
子娶父妃——武则天称帝
大智大勇——代贤相狄仁杰
君明臣贤——开元盛世
“渔阳颦鼓动地来”——安史之乱
为国忘身——郭子仪单骑联回纥
永贞革新——二王八司马事件
热衷改革——柳宗元被贬
兵不厌诈——李愬雪夜取蔡州
文宗谋诛宦官——甘露之变
“冲天香阵透长安”——黄巢起义
皇帝无种——王建创建前蜀
义军的叛徒——后梁太祖朱温
众叛亲离——后唐庄宗李存勖
富国利民——后唐明宗李嗣源
“儿皇帝”——石敬瑭
进驻开封——耶律德光称帝
坚决抗辽——后汉高祖刘知远
后汉高祖的贤内助——李皇后
保境安民——李昪和南唐
牢记父训——“海龙王”钱镠
勤于改革——后周世宗柴荣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
苻坚求贤——王猛献策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淝水之战
顺乎民心——李特建立大成国
唐太宗远祖——李暠建立西凉国
拓跋珪复国——北魏勃兴
刘裕登基——东晋灭亡
勤政爱民——宋文帝治国
宋文帝北伐——魏太武帝南征
“悔之晚矣”——错斩崔浩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悫封侯
刘宋骨肉相残——齐粱迭兴
不忘统一大业——孝文帝定计迁都
胡太后杀子——北魏分裂
韦孝宽退敌——玉壁保卫战
欲益反损——梁武帝崇佛
梁武帝纳降误国——侯景之乱
扰齐灭梁——陈霸先建国
高洋称帝——“无愁天子”
周武帝亲政—一灭佛强国
逐鹿中原——北周灭齐
南朝内讧——陈后主登基
外祖父赶走外孙子——杨坚称帝
弑父杀兄——暴君隋炀帝
瓦岚寨——翟让和李密
晋阳起兵——李渊建唐
百战百胜——李世民和贞观之治
“将军三箭定天山”——大将薛仁贵
子娶父妃——武则天称帝
大智大勇——代贤相狄仁杰
君明臣贤——开元盛世
“渔阳颦鼓动地来”——安史之乱
为国忘身——郭子仪单骑联回纥
永贞革新——二王八司马事件
热衷改革——柳宗元被贬
兵不厌诈——李愬雪夜取蔡州
文宗谋诛宦官——甘露之变
“冲天香阵透长安”——黄巢起义
皇帝无种——王建创建前蜀
义军的叛徒——后梁太祖朱温
众叛亲离——后唐庄宗李存勖
富国利民——后唐明宗李嗣源
“儿皇帝”——石敬瑭
进驻开封——耶律德光称帝
坚决抗辽——后汉高祖刘知远
后汉高祖的贤内助——李皇后
保境安民——李昪和南唐
牢记父训——“海龙王”钱镠
勤于改革——后周世宗柴荣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
通鉴故事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