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

副标题:无

作   者:饶宗颐著

分类号:

ISBN:978780613284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目录

目录
通论
(一) 统纪之学
正统与编年
唐、宋史家多以统纪二字为书名
《史记》屡言及“统纪”
西汉马王堆《五星占》之纪年
《唐文粹》分类有正统一目
叶适论统纪之学
(二) 汉人之正统说
“一统”一词出见于《始皇纪》
《公羊传》“大一统”何休注训统为始
《大戴礼》言“至正之统”
古乐律书论“同心一统”
伏生《尚书大传》七始天统出乐律古义
史公汉得天统说本于董子
班固《典引》言“膺当天之正统”
傅干《王命叙》言光武得正统
纬书言一统之义
统之观念与历术
汉儒乐统说及后人之发挥
《日知录》谓正统之论始于习凿齿未谛
(三) 五德终始说新探
以新旧资料合证五常(五行)终始说倡于子思
马王堆《老子》甲本后《佚书》论“终始”之义
司马贞谓文质相救说出于子思,邹衍、董仲舒、史迁皆秉之著论
五行相胜说之原委
《五帝德》、《盛德》》《虞戴德》与邹子之尚德
五帝之异义:天官家安排之方帝,历史家配合之人帝
秦采邹氏始终
五德说去德法而就刑法为修正之邹学
(四) 邹、刘五德之异义及正闰说之缘起
(《魏都赋》注载)《七略》引邹子说之五行序次同于《吕览》
刘向据《说卦》“帝出于震”定伏羲为木德(《春秋内事》、帝系谱说同)
《世经》、《潜夫论》、曹植《画赞》中五帝及其五行之德(《春秋繁露》说同)
《孙膑兵法》中五壤相胜之五色
邹衍言虞、夏、殷、周四代之德与《世经》之比较
公孙臣推《终始传》汉当为土德即据邹子书
以共工及秦同为闰水之运其说出于《世经》
东汉明帝访班固论秦德“以母承子”之非乃用相生说
《左传》郯子言共工以水纪
(五) 晋初及北朝修史断限之争论
左思《三都赋》以晋承魏故抑吴、蜀
陆机《晋书限断议》及晋初修史三种意见
北齐李德林与阳休之论《齐史》纪元
本朝人以本朝为正统
北魏张彝之《历帝图》为后代《帝五图》之滥觞
吴韦昭《洞纪》起于疱羲为彝书之所本
(六) 正史与霸史之确立
《隋志》霸史类乃据《七录》之伪史部
唐初南北八代之史均被目为正史
宋李觏《常语》论王霸
(七) 唐之正统论
王勃之《大唐千年谱》
崔昌上《五行应运历》
封演论运次
王起《五位图》
柳璨《正闰位历》
陈鸿《大统纪》与姚康《统史》
萧颖士之黜陈闰隋
皇甫湜著《东晋元魏正闰论》
(八) 宋之正统论
宋初徐铉、张君房、谢绛辈论宋主金、土之德
宋庠《纪年通谱》以五德相承兼别正闰
张方平《南北正闰论》对《册府元龟》闰位部之异议
马总《通纪》与章衡《编年通载》
龚颖之《运历图》及《刘蒙叟》之《五运编年历》
司马光之《历年图》及其异称
欧阳修之《正统论》
章望之《明统》与苏轼之异议及王安石之评论
毕仲游之《正统议》与陈后山之《正统说》
《通鉴》之正闰论与刘恕之驳温公帝魏说
廖行之《问正统策》
张栻《经世纪年》以昭烈为正统
朱子《通鉴纲目》之论正统
李沂《五运图》、诸葛深《绍运图》与日本所传无名氏《历代帝王绍运图》
朱黼之《纪年备遗》与正统论
沈枢《通鉴通类》正统门
宋理宗《道统》十三赞
黄裳《帝王绍运图》刊石
周密述正闰引陈圣观说《心史》中古今正统大论之要议
(九) 金、元及明初之正统论
宋李焘《帝王五运图》、元冯翼翁《正统五德类要》
五德说下所订祖与腊之日辰
金章宗泰和二年议本朝德运及《大金德运图说》
姚燧《国统离合表》及杨奂之《正统书》
元修辽金宋三史诸儒对正统之异论
谢(修)端主四代史之说
王理主辽、金为北史宋为南史
杨维桢之《正统辨》主元统应接宋统兼论道统为治统所系
王祎《正统论》重申欧阳修说
统纪之学与金华学派陈〓作《通鉴续篇》以宋为正统
郑松续邵雍《皇极经世书》吴橙为序
正统说影响及于高丽、安南
(十) 明、清学人“统纪”之著作及正统说
王彝《妫〓子》论统
方孝孺《释统》及《后正统论》之贡献
《永乐大典》运字号保存珍贵资料
邱浚之《世史正纲》
徐一夔《正统问》
道统有关之著述
清费密之《弘道书》
朱权之《天运绍统》
章潢《图书编》中之正统说
章俊卿《群书考索》言正统
谢陛《正论》中对帝统之分析
徐奋鹏之《古今正统辨》
明代有关正统之佚籍
丰坊之《世统本纪》
吴继安之《历代帝王历祚考》及同类著述
王船山之非正统论
魏禧《正统论》分正统、偏统与窃统
邵廷采《正统论》提出天行之统与人心之统
甘京、蒋汾功《正统论》之修正魏说
徐世佐《正统论》论正统之变有二
钱维城、周树槐《正统论》对东坡说之重行检讨
储同人《正统论》重申史家大义在“正”不在“统”
梁廷柟之非道统
鲁一同、张宗泰、李慈铭等之正统说
(十一) 宋、元、明以来本正统观念改撰之史书
高似孙《史略》列举三国之别史
张栻《经世纪年》之尊蜀为朱子所本及重撰《诸葛武侯传》
胡寅《读史管见》论温公之失
韩元吉、俞文豹《吹剑录》之论武侯及三国
黄震《日钞》、尹起莘《纲目发明》论帝蜀书法
胡一桂尊蜀汉正统从《纲目》说
陈栎论司马取蜀乃所以取魏
张之翰序《今古指掌图》、赵世延序《南唐书》之尊正统
王义山序《宋史提纲》崇《纲目》帝蜀说
宋、元间以蜀为正统之史著:萧常、郝经之《续后汉书》,赵居信之《蜀汉本末》与其他佚籍
明谢陛《季汉书》之义例
清赵作羹之《季汉纪》及黄中坚之《拟更昭烈本纪》
俞樾论蜀汉非正统
胡玉缙论今本《三国志》有经人窜改处
明人改撰《宋史》三家:王洙《宋史质》之辨正闰崇道统、柯维骐《宋史新编》之书法及记杨兴宗《龙南集》、王维俭《宋史记》之凡例
(十二) 释氏史书之正统论争
释道宣《唐内典录》以北朝为正统
由吴克己《释门正统》至释《宗鉴》之《释门正统》
释契嵩之《正宗记》
释志磐之《佛祖统纪》
(十三) 结语
正统说之二源:①邹衍五德终始说;②《春秋》大一统说
正统论可分时间、空间二范畴
正统论与《春秋》尊王、攘夷两重要观念
正统论之超代说
正统论精髓与中国史学精神
道德评判传统之溯源
大一统说这涵盖气象
道统论之反对者
“正”之真谛与历史之秤
资料一

晋承汉统论(《全晋文》卷134)
按语 《世说新语》刘注引《续晋阳秋》称齿为衡阳太守,《晋书》作荥阳
北魏
上历帝图表(《魏书》卷64)

赠韦司业书(节录)(《全唐文》卷323)
按语 考萧方等《三十家春秋》
东晋元魏正闰论(《皇甫持正文集》卷2)
按语 论洪迈《容斋随笔》谓灭梁江陵为魏文帝之误
编年纪传论(《皇甫持正文集》卷2)
大统纪序(《唐文粹》卷95)
按语 唐人引《帝王世纪》言古帝名及年数多歧异

闰位部总序(《册府元龟》卷182)
僭伪部总序(《册府元龟》卷219)
南北正统论(《乐全集》卷17)
正统论七首:
原正统论
明正统论
秦论
魏论
东晋论
后魏论
梁论
正统辨上、正统辨下(《欧阳文忠公集》卷7)(《欧阳文忠公集》卷16)
附陈亮《欧阳文粹》提要(《四库总目》卷153)
后正统论三首:(《苏东坡集》卷5)
总论一
辨论二
辨论三
明统论(缺)(《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11)
正统论(《西台集》卷4)
正统论(《后山先生集》卷16、《古文集成》卷40)
按语 论正之有三曰天地人与公孙弘对策
编年通载序(《宋本》卷首)
论正闰(《通鉴》卷69魏文帝)
记历年图后(《温国文正司马公集》卷66)
答郭纯长官书(同上卷61)
通鉴问疑(《四库全书》本)
问正统策(《省斋集》卷9)
经世纪年序(《播芳大全文粹》卷123、《文献通考》卷193,有删节)
帝五历纪谱跋(《宋蜀文辑存》卷53)
资治通鉴纲目序例
附全祖望《纲目书后》
纪年备遗序(《水心集》卷12)
附朱彝尊《永嘉朱氏纪年总辨序》(《曝书亭集》卷35)
帝王绍运图(说)(《宋蜀文辑存》卷71)
论正闰(《癸辛杂识》后集、《图书集成》卷169)
古今正统大论(《心史》)
附全祖望《心史题词》

大金德运图说(节略)
附贞祐二年省札

正统八例总序(《还山遗稿》上)
国统离合表序(《牧庵集》卷3)
附《群书考索》引胡寅读史管见
按语 论金元之《通鉴》学
正统论辨(辨辽宋金正统)(《元文类》卷45;篇名据《千顷目》)
三史正统论(《秋涧先生大全集》卷100;文同上)
按语 记张楫事
正统辨(《辍耕录》卷3)
杨维桢传及正统辨(《清江集》卷2;文同上)
资治通鉴纲目集览序
通鉴续编序
按语 沈周《客座新闻》记陈柽 陈旅序陈著之《历代纪统》
通鉴续编自序
按语 陈《书》《通鉴世编》与明姜宝之《稽古编大政记纲目》
春秋诸国统纪序(《吴文正公集》卷20)
皇极经世续书序(同上,卷16)
改元论(《渊颖吴先生文集》卷3)

正统论
改元论
(二篇俱见《王忠文公集》卷1)
正纪(《胡仲子集》卷1)
按语 考金祎、耿纪事
释统 后正统论(《逊志斋集》卷2)
按语 钱大昕《溪喻草稿》跋论方正学三要语
正统问(《明文衡》卷24)
天运绍统序(永乐四年藩刻本)
纂宋系统图跋(《半轩集》卷8)
古今正统辨(《徐笔峒先生集》卷8)
广正统论(《杨升庵文集》卷5)
按语 述天明、天常、天纪三义
世史正纲序(本书卷首,重编《琼台集》卷9)
世史正纲后序
论历代正统(《图书编》卷78)
按语 明本《图书编》此段误文
正帝统(《季汉书·正论》)
世统本纪序(《明文授读》卷31)
按语 丰道生作序背景及引用史书
历代帝五历祚考序
通鉴(纲目)续麟
资治通鉴补自序并凡例
附许自俊《资治通鉴补序》
钱大昕撰《严衍传》

正统论(上、中、下)(《魏叔子文集》卷1)
读通鉴论卷末
黜朱梁纪年论(《檀几丛书》卷5)
正统论(六篇)(《思复堂文集》卷8)
正统论(《国朝文录》卷5)
正统论(同上,卷7)
正统论(上、下)(《已畦文集》卷1)
续苏子正统论(上、下)(《国朝文汇》卷14)
正统论(上、中、下)(《遁斋文集》卷1)
纪元汇考序(《清儒学案》卷54)
与史子敏论史书
按语 刁氏辨史子敏论明嘉靖议大礼诸臣之非 刁氏论离经言史之不当
通鉴论正统闰统(《鲁岩所学集》)
纪元通考序例(《清儒学案》卷202)
历代统纪表序(本书卷首)
纲目书法所本(《陔余丛考》卷15)
正统论(《通甫类稿》卷1)
正统论(六篇)(《在陆草堂文集》卷1)
附: 袁枚《随园随笔》四
书东坡正统论后
再书正统论后(《续古文辞类纂》)
正统道统论(《广东文征》卷31)
元号略序(《清儒学案》卷103)
壬癸之际胎观(《龚自珍全集》卷1)
继统论(《柏堂集后编》卷1)
按语 继统问题与正统观念
明争大礼
诸臣以死正名分之不屈不挠精神
论正统(《越缦堂读书记》卷12)
现代
论正统(《分类饮冰室文集》全编卷12)
论朱子纲目(《国学略说》)
肤浅小书
史统(《国史要义》)
资料二

秦会要
附吕思勉说

刘歆世经
汉火德考(王懋弘《白田草堂存稿》卷3)
附吕思勉说

苏林、董巴上表(《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二)

史臣论五德(《宋书律历志》中)
北魏
高闾、李彪等议五德(《魏书礼志》)
五胡与五德(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P.1468-1472)

运次(封演《闻见记》卷4)

运历(《册府元龟》卷4)
诸家五德议
赵垂庆、徐铉议(太平兴国九年)
张君房议(大中样符三年)
谢绛议、董行父议及两制议(天禧四年)
徽宗政和七年诏(《永乐大典》[运字号]“五运”)

德运议
赵秉文、黄裳、完颜乌楚、王仲元、吕子羽、张行信、穆颜乌登、田庭芳(《金文最》卷29)

请论定德运状(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85)

永乐大典五运(卷15951九震)
附录 阴阳五行思想有“形”、“气”二原与“德礼”关联说
资料三

史通探颐篇、列传篇
按语 隋李德林论陈寿“党蜀抑魏”,观《蜀志》屡书“曹氏篡汉”及录存汉帝诏策,可验其说。何焯、刘咸炘抉发《国志》书法微意。

诸葛忠武侯传书后(《四部丛刊续编》本)
附: 明程敏政跋(《篁墩文集》卷36)
按语 朱子《答何叔京书》两评张撰《武侯传》
《出师表》亮传所缺七字,《文选》有之
三国志论(《南涧甲乙稿》卷17)
按语 南涧与朱子最善
南宋学人主蜀当称“蜀汉”以韩最先,影响颇巨。
续后汉书序(《文忠集》卷53,《四库》本)
按语 陈寿乞米案,清人多为辩证。
进续后汉书表
按语 李慈铭指出萧书《昭烈纪》言封陆城侯乃据《王子侯表》
续后汉书跋(《巽斋文集》卷21)
史略
按语 晁说之跋刘道原《通鉴长编疑事》
昭烈帝章武元年论(《纲目发明》)
按语 朱彝尊《陈寿论》驳尹氏说。

吹剑录
按语 记王应奎之生平
读史论三国志(《黄氏日抄》卷48)
按语 《魏志》称司马懿为宣王之不当
季汉正义序(《霁山集》)
按语 何焯言《蜀志》载杨戏(昭烈)赞,代己序传

蜀汉正名论(《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卷14)
按语 论吴称蜀为汉,《三国志》之分为三,似受《三都赋》影响

蜀汉本末序(明钞本)
按语 记赵氏仕履
蜀汉本末后序(同上)
按语 明初有蜀藩刻本。
朱彝尊评其未窥陈寿书法
论蜀汉(《十七史纂古今通要》卷9)
古今指掌图序(《西岩集》卷14)
论三国蜀(《历代通略》)
按语 述《魏书》毛修之与崔浩论武侯
南唐书序(《四部丛刊续编》,本书卷首)
按语 记戚光著述。
宋史提纲序(《稼村类稿》卷4)
按语 论金主亮弑母事
续后汉书序(《陵川集》卷29)
续后汉书后序
附余嘉锡说
新注序(《续后汉书》卷首)
按语 元人改撰《三国志》者不止郝经一家。

(宋)史质序(明嘉靖刊本卷首)
史质叙略(同上)
宋史新编凡例
宋史新编序
附王鸣盛论《宋史》改修
宋史新编后序
宋史记凡例(港大藏钞本卷首)
附“论《宋史》改修”
季汉书叙
按语 论习凿齿答桓温弟秘书
季汉书序
谢氏季汉书序(本书卷首)
按语 以“终始”指帝王起讫之纪录,说出纬书。《谷梁传》论终始之正
季汉书序(亦见《弗告堂集》)
按语 本序论史有圣史、贤史、良史、女人史、宽吏史、严吏史、私史之别。
季汉书序
季汉书自序
按语 论谢氏未见《萧常书》

三国论(《兼济堂文集》卷14)
季汉纪序(本书卷首)
季汉纪缘起(同上)
按语 述《缘起》中所用典故。
拟更季汉书昭烈皇帝本纪(识语)(《昭代丛书辛集》卷6)
按语 论清人为承祚平反,多从处境立说
蜀汉非正统说(《宾萌集》卷2)
三国志集解序附言
按语 论《魏志》曾失荀勖意,故笔削特慎
西魏书叙录
东魏、西魏论(《说剑堂集》)
与徐六襄论五代史书(《东溟文集》卷26)
续唐书自序
统典论(《弘道书》上)
按语 费氏论宋人列举道统限于数贤,未为公允。明清人以道统为书名之滥
学统序例(本书卷首)
传法正宗定祖图叙(《镡津文集》卷11)
佛祖统纪序(《大正藏》册49)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