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当代先锋诗歌成就斐然,然其在审美意义上的大胆创新,使多数读者在阅读欣赏方面面临一定难度。本书系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著名的文学史家、诗评家洪子诚教授所开设的当代先锋诗歌解读课的内容选编。它收录了北大 20 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年轻诗人在解读课上的主讲报告与讨论,所讨论的诗篇全系 20 世纪 90 年代最活跃的 10 多位先锋诗人的著名又有一定欣赏难度的作品。讨论涉及到当代中国许多重要的诗学问题,充分展示了当代先锋诗歌的无边魅力。
目录
目录
第一次课 聆听边缘——解读张枣的《边缘》
第二次课 还需要多久,一场大雪才能从写作中升起——解读王家新的《伦敦随笔》
第三次课 诗歌让“不存在的天使”显现——解读臧棣的《菠菜》
第四次课 失陷的想象,或在词语玻璃的两侧——解读欧阳江河的《时装店》、《感恩节》
第五次课 透过诗歌写作的潜望镜——解读翟永明的《潜水艇的悲伤》
第六次课 笨拙之诗——解读吕德安的《解冻》
第七次课 精神的叙事——解读孙文波的《祖国之书》
第八次课 历史的反讽,或减法所不能删除的——解读萧开愚的《安静,安静》
第九次课 领悟中的突围与飞翔——解读西川的《致敬》
第十次课 “诗意”瓦解之后——解读韩东的《甲乙》
第十一次课 在记忆与表象之间——解读柏桦的《琼斯敦》
第十二次课 尤利西斯的当代重写——解读张曙光的《尤利西斯》
第十三次课 一次穿越语言的陌生旅行——解读于坚的《啤酒瓶盖》
第十四次课 打开禁地的方式——解读陈东东的《解禁书》
第十五次课 九十年代诗歌关键词(讨论) 九十年代诗歌 叙事性 写作 身份 细读 民间刊物
附录 主讲人和讨论参加者简介
第一次课 聆听边缘——解读张枣的《边缘》
第二次课 还需要多久,一场大雪才能从写作中升起——解读王家新的《伦敦随笔》
第三次课 诗歌让“不存在的天使”显现——解读臧棣的《菠菜》
第四次课 失陷的想象,或在词语玻璃的两侧——解读欧阳江河的《时装店》、《感恩节》
第五次课 透过诗歌写作的潜望镜——解读翟永明的《潜水艇的悲伤》
第六次课 笨拙之诗——解读吕德安的《解冻》
第七次课 精神的叙事——解读孙文波的《祖国之书》
第八次课 历史的反讽,或减法所不能删除的——解读萧开愚的《安静,安静》
第九次课 领悟中的突围与飞翔——解读西川的《致敬》
第十次课 “诗意”瓦解之后——解读韩东的《甲乙》
第十一次课 在记忆与表象之间——解读柏桦的《琼斯敦》
第十二次课 尤利西斯的当代重写——解读张曙光的《尤利西斯》
第十三次课 一次穿越语言的陌生旅行——解读于坚的《啤酒瓶盖》
第十四次课 打开禁地的方式——解读陈东东的《解禁书》
第十五次课 九十年代诗歌关键词(讨论) 九十年代诗歌 叙事性 写作 身份 细读 民间刊物
附录 主讲人和讨论参加者简介
在北大课堂读诗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