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本书以生动的叙述,通俗的文笔,翔实的史料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幅金陵大学的百年的历史画卷,发生在昨天的许多故事,是值得我们永远记取的,本书的出版将对我们了解研究金陵大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金陵大学的初创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教会办学兴起
第二节 汇文书院的创办和发展
第三节 三书院合并和金陵大学的诞生
第二章 金陵大学的发展
第一节 金陵大学初期的办学方针和系科格局
第二节 金陵大学的学制与学生管理
第三节 金陵大学早期师生群像素描
第四节 早期金大的建筑、经费和图书馆
第三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金大
第一节 “收回教育权运动”与金大的“本土化”
第二节 金大的新发展
第三节 抗战爆发和金大西迁
第四节 战后复校与困难局面的出现
第四章 金陵大学文学院
第一节 文学院的系科与课程设置
第二节 文学院的学术研究
第三节 中国文化研究所
第四节 文学院的推广事业
第五章 金陵大学理学院
第一节 理学院概况
第二节 理学院的教学工作
第三节 理学院的研究工作
第四节 理学院的推广事业
第六章 金陵大学农学院
第一节 农学院概况
第二节 农学院的教学工作
第三节 农学院的研究工作
第四节 农学院的推广事业
第七章 金大的校风与校园生活
第一节 金大的精神、特色与校风
第二节 《金陵光》与金大的校刊、学刊
第三节 金大的学生组织和社团
第四节 金大的文体活动和校园文化
第八章 金大的爱国民主运动
第一节 金大师生的爱国情愫和传统
第二节 金大的抗日救亡运动
第三节 金大的中共组织和进步学生活动
第四节 战后金大学生运动新篇章
第九章 金陵大学的合并与调整
第一节 建国前后的金陵大学
第二节 金大、金女大的合并
第三节 院系调整时金陵大学与南京大学的合并
第十章 小结
附录
附录1 金陵大学校歌
附录2 金陵大学沿革表
附录3 金陵大学历任校长及其任职时间表
附录4 金陵大学历年毕业生数统计表(1896~1934)
附录5 福开森博士向金大捐赠文物文件2份
附录6 金陵研究院
附录7 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合并调整文件
附录8 各地金陵大学校友会
附录9 金陵大学校友现任两院院士名录
附录10 金陵大学历年大事记
附录11 金陵大学110周年纪念会上戴安邦先生的讲话
后记
第一章 金陵大学的初创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教会办学兴起
第二节 汇文书院的创办和发展
第三节 三书院合并和金陵大学的诞生
第二章 金陵大学的发展
第一节 金陵大学初期的办学方针和系科格局
第二节 金陵大学的学制与学生管理
第三节 金陵大学早期师生群像素描
第四节 早期金大的建筑、经费和图书馆
第三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金大
第一节 “收回教育权运动”与金大的“本土化”
第二节 金大的新发展
第三节 抗战爆发和金大西迁
第四节 战后复校与困难局面的出现
第四章 金陵大学文学院
第一节 文学院的系科与课程设置
第二节 文学院的学术研究
第三节 中国文化研究所
第四节 文学院的推广事业
第五章 金陵大学理学院
第一节 理学院概况
第二节 理学院的教学工作
第三节 理学院的研究工作
第四节 理学院的推广事业
第六章 金陵大学农学院
第一节 农学院概况
第二节 农学院的教学工作
第三节 农学院的研究工作
第四节 农学院的推广事业
第七章 金大的校风与校园生活
第一节 金大的精神、特色与校风
第二节 《金陵光》与金大的校刊、学刊
第三节 金大的学生组织和社团
第四节 金大的文体活动和校园文化
第八章 金大的爱国民主运动
第一节 金大师生的爱国情愫和传统
第二节 金大的抗日救亡运动
第三节 金大的中共组织和进步学生活动
第四节 战后金大学生运动新篇章
第九章 金陵大学的合并与调整
第一节 建国前后的金陵大学
第二节 金大、金女大的合并
第三节 院系调整时金陵大学与南京大学的合并
第十章 小结
附录
附录1 金陵大学校歌
附录2 金陵大学沿革表
附录3 金陵大学历任校长及其任职时间表
附录4 金陵大学历年毕业生数统计表(1896~1934)
附录5 福开森博士向金大捐赠文物文件2份
附录6 金陵研究院
附录7 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合并调整文件
附录8 各地金陵大学校友会
附录9 金陵大学校友现任两院院士名录
附录10 金陵大学历年大事记
附录11 金陵大学110周年纪念会上戴安邦先生的讲话
后记
金陵大学南京校友会组编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