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oice & Data Communications Handbook:Fourth Edition
副标题:无
作 者:(美)Regis J.(Bud) Bates,(美)Donald W.Gregory著;酆广增,潘甦,卢敏等译
分类号:
ISBN:978711511862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本书按电信业的演变和发展过程,用尽量通俗的语言全面介绍了电信技术和电信业务。与其他该领域的书籍不同的是,本书不但全面阐述了语音与数据通信技术的原理、演变和发展,而且还从用户需求、运营业和厂商的角度对涉及的技术和业务进行了详细的评述。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电信的历史和演变(美国电信法及电信业竞争),语音特征,电话网络,电话机,模拟和数字通信,电话公司和电话业务,电话线路,话务计算,pbx,kts,语音新业务,计算机与电话集成技术(ctl),数据通信基础,数字复用,osi,因特网,vpn,内联网(intranet),x.25,lan,以太网,令牌环lan,基带和宽带lan,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l),交换式多兆比特数据业务(smds),帧中继,isdn,atm,dsl,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7号信令,本地号码可携带(lnp),蜂窝和个人通信系统,无线应用协议(wap),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光系统,sonet和sdh,通信财务,局域网电缆选择,规划公司的通信等等。
本书适合对电信技术和电信业务感兴趣的专业及非专业人员阅读,包括电信运营和制造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政府部门的通信管理、政策法规和经济管理人员,以及在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教师。
目录
第1章 电信史
1.1 电话的发明者
1.2 电信的发展
1.3 首批电话公司的成立
1.4 调控
1.5 hush-a-phone
1.6 竞争的引入
1.7 拆分
1.8 资费
1.9 1996年电信法案
1.10 加拿大市场
习题
第2章 语音特性
2.1 媒介
2.2 声音
2.3 带宽
2.4 语音
2.5 其他服务
习题
第3章 电话网
.3.1 拓扑连接
3.2 本地环路
3.3 网络体系结构(1984年之前)
3.4 网络体系结构(1984年以后)
3.5 公用交换网
3.6 北美编号方案
3.7 长途区号
3.8 交换局号
3.9 用户分机号
3.10 专用通信网
3.11 混合网络
3.12 本地接入和传送区(lata)
3.13 有线连接
3.14 通信类型
3.15 设备
习题
第4章 电话机
4.1 电话机的功能
4.2 组成部分
4.3 新的话机
习题
第5章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5.1 模拟传输系统
5.2 模/数转换
5.3 数字信号
5.4 模拟方式下的数字数据通信
习题
第6章 电话公司
6.1 本地交换公司(ilec)
6.2 竞争性本地交换通信公司(clec)
6.3 数据本地交换公司(dlec)
6.4 长途交换公司(1ec/ixc)
6.5 竞争性接入服务商
习题
第7章 线路与干线
7,1 线路
7.2 干线
7.3 线路与干线的比较
7.4 常规配置.
7.4.1 do
7.4.2 dod
7.4.3 fx
7.4.4 opx
7.4.5 tie线路
7.4.6 e&m
7.5 信令
7.6 wats
7.7 专用线路.
习题
第8章 流量工程计算
8.1 流量工程研究
8.2 从哪儿可以获取信息
8.3 完成任务
8.4 信息的利用
8.4.1 收集数据
8.4.2 将数据转变为每日和每小时的使用数据
8.4.3 选择适当的工具
8.4.4 泊松分布
8.4.5 确定所需的服务等级
8.4.6 爱尔兰分布
习题
第9章 设备:专用小交换机
9.1 专用小交换机(pbx)
9.2 模拟系统
9.3 数字式pbx
9.4 中心局用户交换系统
9.5 外围设备
习题
第10章 键控电话系统
10.1 使用键控系统的目的
10.2 键控系统销售商接口装置的特性
10.3 键控系统的革新--ip电话
10.4 销售商提议
习题
第11章 语音处理
11.1 交互式语音应答
11.2 控制方法:按键式或语音识别
11.3 语音拨号
11.4 自动值机员
11.5 对话中未直接阐明的一些要点
11.6 自动呼叫分配器
11.7 语音邮件
11.8 交互式语音应答
习题
第12章 计算机与电话集成(ctl)
12.1 其他的应用
12.2 为什么做这么多广告
12.3 连接计算机和通信
12.4 技术的进步
12.5 最终的结合
12.6 技术的增强
12.7 其他技术
习题
第13章 数据通信
13.1 概念
13.2 体系结构
13.3 协议
13.4 传输协议(同步和异步)
13.5 差错检测
13.6 奇偶校验/垂直冗余校验(vrc)
13.7 纵向冗余校验(lrc)
13.8 循环冗余校验
13.9 通信信道的方向性
13.10 压缩
13.11 复用
13.11.1 sdm
13.11.2 fdm
13。11.3 tdm
13.12 代码
13.12.1 ascil
13.12.2 扩展ascll
13.12.3 ebcdic
13.12.4 unicode
13.13 调制
13.13.1 幅度调制(am)
13.13.2 频率调制(刚)
13.13.3 相位调制(pm)
13.13.4 qam
13.13.5 v.90 制解调器
13.14 设备
13.15 dte的种类和例子
习题
第14章 t1和t载波
14.1 模拟传输基础
14.2 向数字化演进
14.3 模/数转换
14.4 终端用户的变动
14.5 ti的基本概念
14.6 数字容量
14.7 信令
14.8 时钟(网同步)
14.9 比特同步
14.10 时隙
14.11 帧同步
14.12 潜在的同步问题
14.13 性能问题
14.14 d3/d4帧
14.15 维护问题
14.16 误码检测
14.17 漏/多误码
14.18 esf--改进问题的一个步骤
14.19 帧同步
14.20 crc-6
14.21 设施数据链路
14.22 esf的优点
14.23 esf存在的问题
习题
第15章 开放系统互连(osl)参考模型
15.1 其他网络体系结构
15.2 sna
15.3 sna的组成部分
15.4 sscp
15.5 物理单元
15.6 逻辑单元
15.7 数字网络体系结构(dna)
15.8 因特网协议(tcp/ip)
15.9 ip
15.10 tcp
习题
第16章 因特网
16.1 短暂的历史
16.2 结构
16.3 为什么人们会如此沉迷于网络
16.4 每个人都像是一个出版者
16.5 商业机会
16.6 电子广告
16.7 网络广告
16.8 网站
16.9 协议
16.10命名的标准
16.11 获得接入
16.12 internet的发展前景
16.13 通过intemet传送语音
16.14 voip
16.15 服务质量(qos)
习题
第17章 远程接入和虚拟专用网(vpn)
17.1 vpn的组成
17.2 远程接入
17.3 竞争的压力
17.4 远程接入的定义
17.5 安全的话题
17.5.1 作为ppp一部分的pap和chap
17.5.2 微软和其他公司推荐的l2tp
习题
第18章 内联网
18.1 相关问题
18.2 网络架构
18.3 接入网络
18.4 intranet:逻辑发展
18.5 每个用户都可以享受intranet服务吗
18.6 提供完全服务的intranet
18.7 应用
18.8 由此及彼
18.9 其他相关事宜
习题
第19章 分组交换技术(x.25)
19.1 数据通信的问题
19.2 数据通信回顾
19.3 分组交换的定义
19.3.1 分组交换的概念
19.3.2 分组交换的类比
19.4 分组的概念
19.5 开销
19.6 分组格式小结
19.8 用户连接
19.9 使用分组传输方法的好处
19.10 其他好处
19.11 分组交换的优点
19.12 分组交换的其他组成部分
19.13 x.25编号方案
19.14 x.25业务的应用
19.15 其他形式的分组
习题
第20章 局域网(lan)
20.1 局域网的定义
20.2 局域网的另一个名字
20.3 当使用者使用网络时他们会看到什么
20.4 为什么要使用局域网
20.5 分布式系统
20.6 客户枷服务器结构
20.7 可扩展性
20.8 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20.8.1 节点配置的要素
20.8.2 局域网节点所需的局域网软件
20.8.3 局域网接口卡
20.9 拓扑结构
20.9.1 物理拓扑
20.9.2 逻辑拓扑结构
20.9.3 混合拓扑结构--真实的世界
20.10 网际互联
20.11 局域网交换和不交换
习题
第11章 以太网
21.1 概念
21.1.1 总线--csma/cd
21.1.2 半双卫
21.1.3 带宽
21.1.4 目的地址
21.1.5 源地址
21.1.6 长度
21.1.7 数据
21.1.8 crc
21.2.1 10base-5
21.2.2 10base-2
21.2.3 10base-t
21.2.4 10base-f(光纤)
21.2.5 10broad36
21.2.6 快速以太网
21.2.7 虚拟局域网
21.2.8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
习题
第22章 令牌环局域网
22.1 令牌环
22.2 1bm的令牌概念
22.3 最初的结构
22.4 产生的问题
22.5 解决物理上的问题
22.6 使用的线路类型
22.7 速率
22.8 媒质接入控制层
22.9 帧的类型
22.9.1 令牌
22.9.2 中断序列
22.9.3 数据帧
22.10 示例
习题
第23章 基带与宽带的比较
23.1 基带和宽带
23.2 作出使用局域网决定的出发点
23.3 专用小交换机(pbx)
23.4 基带线路系统
23.5 宽带线路系统
23.6 基带与宽带的比较
习题
第24章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l)
24.1 fddi的设计
24.2 ddi的配置
24.3 fddi映射到osi模型
24.4 fddi帧
24.5 同步
24.6 fddi的应用
24.7 城域网(man)中的fddi
24.8 fddi的恢复
24.9 第二代fddi
习题
第25章 smds.'交换式多兆比特数据业务
25.1 什么是smds
25.2 本地环境
25.3 smds中所用的技术
25.4 smds的目标
25.5 smds的接入速率
25.6 城域网接入
25.7 1eee 802.6体系结构
25.8 dqdb体系结构
25.9 城域网接入单元
25.10 数据处理
25.11 分段和重组
25.12 smds数据单元
25.13 局域网环境中的smds
25.14 信息吞吐量
习题;
第26章 帧中继
26.1 帧中继的定义
26.2 为什么帧中继获得了发展
26.3 帧中继的意义
26.4 帧中继与其他业务的比较
26.5 帧中继的速率
26.6 有保障传输
26.7 帧中继业务的优势
26.8 帧中继可提供的业务
26.9 主要的标准制定者
26.10 标准说明了什么
26.11 基于帧中继的语音
26.12 国际范围
26.13 优点
26.14 缺点
习题
第27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1sdn)
27.1 1sdn的定义
27.2 谁在制定规则
27.3 我们为何需要isdn
27.4 1sdn的整体概念
27.5 集成
27.6 1sdn的体系结构
27.7 物理层面
27.8 逻辑层面
27.8.1 电路模式业务
27.8.2 分组模式业务
27.8.3 应用业务
27.8.4 交换运营网络
27.8.5 长途交换网络
27.8.6 驻地网络
27.9 基本操作特陆
27.10 承载业务
习题
第28章 异步传输模式(atm)
28.1 atm的定义
28.2 宽带通信
28.3 信元的概念
28.4 信元的重要性
28.5 信元长度与格式
28.6 用户数据的信元结构
28.7 适配层
28.8 atm标准协议
28.9 通过atm的lan与lan之间的通信
28.10 atm与帧中继的比较
习题
第29章 数字用户线(dsl)
29.1 xdsl
29.2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29.3 调制解调技术
29.4 dsl技术的策略
29.5 xdsl的编码技术
29.5.1 离散多频(dmt)调制
29.5.2 通用adsl业务中使用dmt(g.lite)
29.5.3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cap)
29.6 关于adsl业务开展的评价
29.7 在dsl上传送语音
习题
第30章 电缆调制解调器系统及其技术
30.1 以太网电缆
30.2 catv技术
30.3 新的市场
30.4 系统升级
30.5 电缆调制解调器
30.6 标准
30.7 返回通道
30.8 应用
30.9 联合机构和终端用户网络策略
30.10 catv的安全问题
习题
第31章 7号信令系统(ss7)
31.1 信令系统的发展
31.2 ss7以前的信令系统
31.3 ss7的介绍
31.4 ss7网络的用途
31.5 带外信令
31.6 为什么要使用带外信令
31.7 ss7网络架构
31.8 ss7互联
31.9 ss7网络的基本功能
31.10 信令链路
31.10.1 信令链路结构
31.10.2 链路和链路集
31.10.3 组合链路集
31.11 路由和路由集
31.12 ss7协议栈
31.13 1sdn用户部分(1sup)的基本呼叫建立过程
31.14 ss7的应用
习题
第32章 本地号码可携带性(lnp)
32.1 lnp的三个阶段
32.2 lnp给蜂窝和个人通信业务供应商带来的影响
32.3 lnp的不同之处
32.4 lnp究竟是什么
32.5 如何获得收益
32.6 无线运营商的决策
32.7 基本的ln庐网络
32.8 lnp业务管理
32.9 位置路由号码(lrn)
32.10 lnp对选路和资费的影响
32.11 对lnp的需求
32.12 lnp操作、管理及维护
32.13 参考模型
32.14 无线和有线e-911呼口u
32.15 2001年的最终目标
32.16 使用lnp和漫游功能的好处
习题
第33章 蜂窝通信和个人通信系统
33.1 amps/imts所遇到的问题
33.2 蜂窝通信
33.3 蜂窝通信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
33.4 数字化传输
33.5 语音技术与应用
33.6 传真技术
33.7 数据传输
33.8 数字化蜂窝系统的发展
33.9 个人通信业务
33.10 技术
33.11 pcs/pcn的概念
习题
第34章 无线应用协议(wap)
34.1 wap协议栈
34.2 wap客户机和网关
34.3 应用
34.4 wap论坛
34.4.1 wap论坛的目标
34.4.2 标准非常重要
34.4.3 整个行业的参与
34.5 承载业务的独立性
34.6 设备独立性
34.7 互操作性
34.8 为什么选择wap
34.9 市场区别
34.10 细微的网络差别
34.11 设备明显不同
习题
第35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5.1 进入数据时代
35.2 如何定义未来的数据系统
35.3 cdma族
35.4 1s-2000-a/cdma20003x
35.5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35.6 3g的应用
35.7 所有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习题
第36章 光系统
36.1 系统结构
36.2 大气条件
36.2.1 吸收
36.2.2 散射
36.2.3 微光
36.3 基站位置的选择
36.4 许可证需要
36.5 带宽容量
36.6 应用
36.7 系统是否可以透明承载局域网流量
36.8 红外技术的优点
36.9 红外线的缺点
36.10 光纤兼容系统
习题
第37章 sonet和sdh
37.1 sonet发展的背景
37.2 sonet线路速率
37.3 sonet拓扑结构
37.3.1 点对点
37.3.2 点对多点
37.3.3 集线器和辐射结构
37.3.4 环37.4 同步数字序列
37.5 同步通信
37.6 准同步
37.7 sdh帧
37.8 光纤中的光波
37.9 联合网络的优点
习题
第38章 通信财务
38.1 收益
38.1.1 硬收益
38.1.2 软收益
38.2 开支
38.2.1 开支和收益的计算
38.2.2 生命周期
38.3 定价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38.3.1 决策过程
38.3.2 证明开支的合理性
38.3.3 维护问题
38.3.4 降低成本与提高服务质量
38.3.5 抽样计算
38.3.6 初始开支
38.3.7 附加开支
习题
第39章 电缆系统
39.1 双绞线
39.2 同轴电缆
39.3 光纤
39.4 光纤的应用
39.5 光纤的分类
习题
第40章 制定通信规划
40.1 起点
40.2 整理收集到的信息
40.3 给规划定计划
40.4 实施计划
40.5 跟踪结果
40.6 报告结果
1.1 电话的发明者
1.2 电信的发展
1.3 首批电话公司的成立
1.4 调控
1.5 hush-a-phone
1.6 竞争的引入
1.7 拆分
1.8 资费
1.9 1996年电信法案
1.10 加拿大市场
习题
第2章 语音特性
2.1 媒介
2.2 声音
2.3 带宽
2.4 语音
2.5 其他服务
习题
第3章 电话网
.3.1 拓扑连接
3.2 本地环路
3.3 网络体系结构(1984年之前)
3.4 网络体系结构(1984年以后)
3.5 公用交换网
3.6 北美编号方案
3.7 长途区号
3.8 交换局号
3.9 用户分机号
3.10 专用通信网
3.11 混合网络
3.12 本地接入和传送区(lata)
3.13 有线连接
3.14 通信类型
3.15 设备
习题
第4章 电话机
4.1 电话机的功能
4.2 组成部分
4.3 新的话机
习题
第5章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5.1 模拟传输系统
5.2 模/数转换
5.3 数字信号
5.4 模拟方式下的数字数据通信
习题
第6章 电话公司
6.1 本地交换公司(ilec)
6.2 竞争性本地交换通信公司(clec)
6.3 数据本地交换公司(dlec)
6.4 长途交换公司(1ec/ixc)
6.5 竞争性接入服务商
习题
第7章 线路与干线
7,1 线路
7.2 干线
7.3 线路与干线的比较
7.4 常规配置.
7.4.1 do
7.4.2 dod
7.4.3 fx
7.4.4 opx
7.4.5 tie线路
7.4.6 e&m
7.5 信令
7.6 wats
7.7 专用线路.
习题
第8章 流量工程计算
8.1 流量工程研究
8.2 从哪儿可以获取信息
8.3 完成任务
8.4 信息的利用
8.4.1 收集数据
8.4.2 将数据转变为每日和每小时的使用数据
8.4.3 选择适当的工具
8.4.4 泊松分布
8.4.5 确定所需的服务等级
8.4.6 爱尔兰分布
习题
第9章 设备:专用小交换机
9.1 专用小交换机(pbx)
9.2 模拟系统
9.3 数字式pbx
9.4 中心局用户交换系统
9.5 外围设备
习题
第10章 键控电话系统
10.1 使用键控系统的目的
10.2 键控系统销售商接口装置的特性
10.3 键控系统的革新--ip电话
10.4 销售商提议
习题
第11章 语音处理
11.1 交互式语音应答
11.2 控制方法:按键式或语音识别
11.3 语音拨号
11.4 自动值机员
11.5 对话中未直接阐明的一些要点
11.6 自动呼叫分配器
11.7 语音邮件
11.8 交互式语音应答
习题
第12章 计算机与电话集成(ctl)
12.1 其他的应用
12.2 为什么做这么多广告
12.3 连接计算机和通信
12.4 技术的进步
12.5 最终的结合
12.6 技术的增强
12.7 其他技术
习题
第13章 数据通信
13.1 概念
13.2 体系结构
13.3 协议
13.4 传输协议(同步和异步)
13.5 差错检测
13.6 奇偶校验/垂直冗余校验(vrc)
13.7 纵向冗余校验(lrc)
13.8 循环冗余校验
13.9 通信信道的方向性
13.10 压缩
13.11 复用
13.11.1 sdm
13.11.2 fdm
13。11.3 tdm
13.12 代码
13.12.1 ascil
13.12.2 扩展ascll
13.12.3 ebcdic
13.12.4 unicode
13.13 调制
13.13.1 幅度调制(am)
13.13.2 频率调制(刚)
13.13.3 相位调制(pm)
13.13.4 qam
13.13.5 v.90 制解调器
13.14 设备
13.15 dte的种类和例子
习题
第14章 t1和t载波
14.1 模拟传输基础
14.2 向数字化演进
14.3 模/数转换
14.4 终端用户的变动
14.5 ti的基本概念
14.6 数字容量
14.7 信令
14.8 时钟(网同步)
14.9 比特同步
14.10 时隙
14.11 帧同步
14.12 潜在的同步问题
14.13 性能问题
14.14 d3/d4帧
14.15 维护问题
14.16 误码检测
14.17 漏/多误码
14.18 esf--改进问题的一个步骤
14.19 帧同步
14.20 crc-6
14.21 设施数据链路
14.22 esf的优点
14.23 esf存在的问题
习题
第15章 开放系统互连(osl)参考模型
15.1 其他网络体系结构
15.2 sna
15.3 sna的组成部分
15.4 sscp
15.5 物理单元
15.6 逻辑单元
15.7 数字网络体系结构(dna)
15.8 因特网协议(tcp/ip)
15.9 ip
15.10 tcp
习题
第16章 因特网
16.1 短暂的历史
16.2 结构
16.3 为什么人们会如此沉迷于网络
16.4 每个人都像是一个出版者
16.5 商业机会
16.6 电子广告
16.7 网络广告
16.8 网站
16.9 协议
16.10命名的标准
16.11 获得接入
16.12 internet的发展前景
16.13 通过intemet传送语音
16.14 voip
16.15 服务质量(qos)
习题
第17章 远程接入和虚拟专用网(vpn)
17.1 vpn的组成
17.2 远程接入
17.3 竞争的压力
17.4 远程接入的定义
17.5 安全的话题
17.5.1 作为ppp一部分的pap和chap
17.5.2 微软和其他公司推荐的l2tp
习题
第18章 内联网
18.1 相关问题
18.2 网络架构
18.3 接入网络
18.4 intranet:逻辑发展
18.5 每个用户都可以享受intranet服务吗
18.6 提供完全服务的intranet
18.7 应用
18.8 由此及彼
18.9 其他相关事宜
习题
第19章 分组交换技术(x.25)
19.1 数据通信的问题
19.2 数据通信回顾
19.3 分组交换的定义
19.3.1 分组交换的概念
19.3.2 分组交换的类比
19.4 分组的概念
19.5 开销
19.6 分组格式小结
19.8 用户连接
19.9 使用分组传输方法的好处
19.10 其他好处
19.11 分组交换的优点
19.12 分组交换的其他组成部分
19.13 x.25编号方案
19.14 x.25业务的应用
19.15 其他形式的分组
习题
第20章 局域网(lan)
20.1 局域网的定义
20.2 局域网的另一个名字
20.3 当使用者使用网络时他们会看到什么
20.4 为什么要使用局域网
20.5 分布式系统
20.6 客户枷服务器结构
20.7 可扩展性
20.8 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20.8.1 节点配置的要素
20.8.2 局域网节点所需的局域网软件
20.8.3 局域网接口卡
20.9 拓扑结构
20.9.1 物理拓扑
20.9.2 逻辑拓扑结构
20.9.3 混合拓扑结构--真实的世界
20.10 网际互联
20.11 局域网交换和不交换
习题
第11章 以太网
21.1 概念
21.1.1 总线--csma/cd
21.1.2 半双卫
21.1.3 带宽
21.1.4 目的地址
21.1.5 源地址
21.1.6 长度
21.1.7 数据
21.1.8 crc
21.2.1 10base-5
21.2.2 10base-2
21.2.3 10base-t
21.2.4 10base-f(光纤)
21.2.5 10broad36
21.2.6 快速以太网
21.2.7 虚拟局域网
21.2.8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
习题
第22章 令牌环局域网
22.1 令牌环
22.2 1bm的令牌概念
22.3 最初的结构
22.4 产生的问题
22.5 解决物理上的问题
22.6 使用的线路类型
22.7 速率
22.8 媒质接入控制层
22.9 帧的类型
22.9.1 令牌
22.9.2 中断序列
22.9.3 数据帧
22.10 示例
习题
第23章 基带与宽带的比较
23.1 基带和宽带
23.2 作出使用局域网决定的出发点
23.3 专用小交换机(pbx)
23.4 基带线路系统
23.5 宽带线路系统
23.6 基带与宽带的比较
习题
第24章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l)
24.1 fddi的设计
24.2 ddi的配置
24.3 fddi映射到osi模型
24.4 fddi帧
24.5 同步
24.6 fddi的应用
24.7 城域网(man)中的fddi
24.8 fddi的恢复
24.9 第二代fddi
习题
第25章 smds.'交换式多兆比特数据业务
25.1 什么是smds
25.2 本地环境
25.3 smds中所用的技术
25.4 smds的目标
25.5 smds的接入速率
25.6 城域网接入
25.7 1eee 802.6体系结构
25.8 dqdb体系结构
25.9 城域网接入单元
25.10 数据处理
25.11 分段和重组
25.12 smds数据单元
25.13 局域网环境中的smds
25.14 信息吞吐量
习题;
第26章 帧中继
26.1 帧中继的定义
26.2 为什么帧中继获得了发展
26.3 帧中继的意义
26.4 帧中继与其他业务的比较
26.5 帧中继的速率
26.6 有保障传输
26.7 帧中继业务的优势
26.8 帧中继可提供的业务
26.9 主要的标准制定者
26.10 标准说明了什么
26.11 基于帧中继的语音
26.12 国际范围
26.13 优点
26.14 缺点
习题
第27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1sdn)
27.1 1sdn的定义
27.2 谁在制定规则
27.3 我们为何需要isdn
27.4 1sdn的整体概念
27.5 集成
27.6 1sdn的体系结构
27.7 物理层面
27.8 逻辑层面
27.8.1 电路模式业务
27.8.2 分组模式业务
27.8.3 应用业务
27.8.4 交换运营网络
27.8.5 长途交换网络
27.8.6 驻地网络
27.9 基本操作特陆
27.10 承载业务
习题
第28章 异步传输模式(atm)
28.1 atm的定义
28.2 宽带通信
28.3 信元的概念
28.4 信元的重要性
28.5 信元长度与格式
28.6 用户数据的信元结构
28.7 适配层
28.8 atm标准协议
28.9 通过atm的lan与lan之间的通信
28.10 atm与帧中继的比较
习题
第29章 数字用户线(dsl)
29.1 xdsl
29.2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29.3 调制解调技术
29.4 dsl技术的策略
29.5 xdsl的编码技术
29.5.1 离散多频(dmt)调制
29.5.2 通用adsl业务中使用dmt(g.lite)
29.5.3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cap)
29.6 关于adsl业务开展的评价
29.7 在dsl上传送语音
习题
第30章 电缆调制解调器系统及其技术
30.1 以太网电缆
30.2 catv技术
30.3 新的市场
30.4 系统升级
30.5 电缆调制解调器
30.6 标准
30.7 返回通道
30.8 应用
30.9 联合机构和终端用户网络策略
30.10 catv的安全问题
习题
第31章 7号信令系统(ss7)
31.1 信令系统的发展
31.2 ss7以前的信令系统
31.3 ss7的介绍
31.4 ss7网络的用途
31.5 带外信令
31.6 为什么要使用带外信令
31.7 ss7网络架构
31.8 ss7互联
31.9 ss7网络的基本功能
31.10 信令链路
31.10.1 信令链路结构
31.10.2 链路和链路集
31.10.3 组合链路集
31.11 路由和路由集
31.12 ss7协议栈
31.13 1sdn用户部分(1sup)的基本呼叫建立过程
31.14 ss7的应用
习题
第32章 本地号码可携带性(lnp)
32.1 lnp的三个阶段
32.2 lnp给蜂窝和个人通信业务供应商带来的影响
32.3 lnp的不同之处
32.4 lnp究竟是什么
32.5 如何获得收益
32.6 无线运营商的决策
32.7 基本的ln庐网络
32.8 lnp业务管理
32.9 位置路由号码(lrn)
32.10 lnp对选路和资费的影响
32.11 对lnp的需求
32.12 lnp操作、管理及维护
32.13 参考模型
32.14 无线和有线e-911呼口u
32.15 2001年的最终目标
32.16 使用lnp和漫游功能的好处
习题
第33章 蜂窝通信和个人通信系统
33.1 amps/imts所遇到的问题
33.2 蜂窝通信
33.3 蜂窝通信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
33.4 数字化传输
33.5 语音技术与应用
33.6 传真技术
33.7 数据传输
33.8 数字化蜂窝系统的发展
33.9 个人通信业务
33.10 技术
33.11 pcs/pcn的概念
习题
第34章 无线应用协议(wap)
34.1 wap协议栈
34.2 wap客户机和网关
34.3 应用
34.4 wap论坛
34.4.1 wap论坛的目标
34.4.2 标准非常重要
34.4.3 整个行业的参与
34.5 承载业务的独立性
34.6 设备独立性
34.7 互操作性
34.8 为什么选择wap
34.9 市场区别
34.10 细微的网络差别
34.11 设备明显不同
习题
第35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5.1 进入数据时代
35.2 如何定义未来的数据系统
35.3 cdma族
35.4 1s-2000-a/cdma20003x
35.5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35.6 3g的应用
35.7 所有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习题
第36章 光系统
36.1 系统结构
36.2 大气条件
36.2.1 吸收
36.2.2 散射
36.2.3 微光
36.3 基站位置的选择
36.4 许可证需要
36.5 带宽容量
36.6 应用
36.7 系统是否可以透明承载局域网流量
36.8 红外技术的优点
36.9 红外线的缺点
36.10 光纤兼容系统
习题
第37章 sonet和sdh
37.1 sonet发展的背景
37.2 sonet线路速率
37.3 sonet拓扑结构
37.3.1 点对点
37.3.2 点对多点
37.3.3 集线器和辐射结构
37.3.4 环37.4 同步数字序列
37.5 同步通信
37.6 准同步
37.7 sdh帧
37.8 光纤中的光波
37.9 联合网络的优点
习题
第38章 通信财务
38.1 收益
38.1.1 硬收益
38.1.2 软收益
38.2 开支
38.2.1 开支和收益的计算
38.2.2 生命周期
38.3 定价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38.3.1 决策过程
38.3.2 证明开支的合理性
38.3.3 维护问题
38.3.4 降低成本与提高服务质量
38.3.5 抽样计算
38.3.6 初始开支
38.3.7 附加开支
习题
第39章 电缆系统
39.1 双绞线
39.2 同轴电缆
39.3 光纤
39.4 光纤的应用
39.5 光纤的分类
习题
第40章 制定通信规划
40.1 起点
40.2 整理收集到的信息
40.3 给规划定计划
40.4 实施计划
40.5 跟踪结果
40.6 报告结果
Voice & Data Communications Handbook:Fourth Edition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