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无

作   者:

分类号:

ISBN:9787305125706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在哲学完成了语言学转向之后,全部哲学问题归结为语义、语用和句法问题,所以刘宇红编著的《语言哲学与语言中的哲学》在内容上体现了哲学与语言学在研究范围上一致性,全书22章分为六篇,即语言本体哲学、句法哲学、语义哲学、语用哲学、符号学哲学和语言中的哲学,涉及语言的功与过、语言的产生、语言的句法结构与功能、音形义之间的关系、指称问题、可能世界语义学、语用中的合作问题、语用悖论、语义搭配、符号学中语言哲学问题、双及物构式中的哲学规律等等,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哲学纯粹思辨的作法,但重心落在语言学的学科领地。

目录

《语言哲学与语言中的哲学》序
自序
第一篇 语言本体哲学
第一章 语言的功与过
1.1引论
1.2语言的功
1.3语言的过
1.4让语言改“过”立“功”
1.5结语
第二章 自然语言音、形、义的产生:通感现象的视角
2.1修辞性通感与感知性通感
2.2通感现象的神经生理基础
2.3从通感现象看自然语言“音”与“形”的产生
2.4从通感现象看自然语言“形”与“义”及“音”与“义”的
相互确立
2.5结语
第三章 语言与模因
3.1模因学的定义与研究现状
3.2模因学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3.3模因学理论的科学性问题
3.4结语
第二篇 句法哲学
第四章 关系子句功能分析中的Token/Value概念
4.1什么是Token/Value
4.2Token/Value与Identified/Identifier的关系以及关
系子句的语态特征
4.3Identified/Identitier与Given/New的关系
4.4Token与Value所揭示的认知过程
4.5结语
第五章 从构式语法看汉语成语的仿用
5.1成语的构式属性
5.2成语仿用的研究现状
5.3成语仿用与语义压制
5.4语义压制的制约因素
5.5成语仿用的特例
5.6结语
第六章 从音义联想看PK的流行
6.1PK的语义特征与研究现状
6.2从英语发音看PK的音义联想
6.3从汉化发音看PK的音义联想
6.4结论
第三篇 语义哲学
第四篇 语用哲学
第五篇 符号学哲学
第六篇 语言中的哲学:双及物构式研究
参考文献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