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中国对内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发展》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1.2.1研究思路
1.2.2框架结构
2市场一体化指标、地区市场对内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发展
2.1市场一体化指标的构建与测算
2.1.1引力模型与商品市场分割
2.1.2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和相对价格差法的市场整合程度测算
2.1.3相对价格方差法与市场一体化程度
2.2地区对外开放、区域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2.2.1区域商品市场对内、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互动机制与检验模型
2.2.2估计结果与解释说明
2.3小结
3对外开放与技术溢出效应
3.1跨国公司R&D溢出效应及其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分析
3.1.1研发的区位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
3.1.2地区生产率与跨国R&D区位选择
3.1.3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3.1.4地区生产率和跨国R&D的相互影响与地区间溢出
3.2出口贸易与国际研发溢出. (054)
3.2.1研究进展
3.2.2“出口中学”效应与研发溢出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与数据说明
3.2.3国外研发通过出口贸易影响我国出口企业技术进步
3.3FDI在中国的技术溢出效应
3.3.1研究综述
3.3.2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与技术进步
3.3.3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3.3.4国外创新网络技术外溢效应检验
3.4FDI对我国技术劳动相对就业和相对收入的影响
3.4.1研究进展
3.4.2国际资本流动与技术劳动力相对需求的理论分析
3.4.3变量构建与计量模型设定
3.4.4数据说明
3.4.5FDI就业效应与工资效应的实证检验
3.5小结
4城市工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和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的协同效应
4.1中国城市工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的因果关系和决定因素
4.1.1研究进展:城市集聚经济的机制和实证研究
4.1.2工业集聚及其空间溢出机制
4.1.3城市工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的描述统计分析
4.1.4中国城市非农业劳均产出和产业集聚联立方程估计
4.2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效应和内生集聚
4.2.1国内外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研究进展
4.2.2上下游产业集聚理论与模型
4.2.3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
4.2.4联立方程的回归估计与结果说明
4.3小结
5我国地方经济一体化与各级城市间相互作用
5.1城市增长极——中部崛起的战略选择
5.1.1扩散与回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
5.1.2非农业经济增长空间计量联立方程模型
5.1.3实证检验数据说明
5.1.4计量经济模型估计
5.2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的扩散回流与市场区效应
5.2.1中心地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5.2.2中国市县经济增长的测度和计量模型
5.2.3全国各市县空间滞后数据处理和其他数据说明
5.2.4中国各级市县GDP、就业和资本增长联立方程模型估计
5.3案例分析:中原城市群的集聚效应和回流作用
5.3.1中原城市群发展现状分析
5.3.2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空间计量联立方程模型
5.3.3数据说明与变量计算
5.3.4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空间计量联立方程估计与结果分析
5.4小结
6结语
6.1本书的内容和贡献
6.2主要结论
6.2.1我国“市场分割”呈下降趋势,区域市场对内开放与区域经济互相促进
6.2.2跨国公司研发投入、国际贸易和FDI是获得外国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FDI提升了我国技术行业的相对就业和工资
6.2.3我国产业集聚效益明显,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初步协同效应,地区内经济一体化亟待统筹规划
6.3实现对内对外开放联动发展的途径和举措
6.3.1深化对外开放,拓宽技术引进渠道,利用外资提高我国就业结构和收入
6.3.2利用内生集聚经济效益调整地区和城市经济结构
6.3.3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技术扩散吸收速度,为承接国际技术、产业转移创造优质环境
参考文献
后记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1.2.1研究思路
1.2.2框架结构
2市场一体化指标、地区市场对内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发展
2.1市场一体化指标的构建与测算
2.1.1引力模型与商品市场分割
2.1.2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和相对价格差法的市场整合程度测算
2.1.3相对价格方差法与市场一体化程度
2.2地区对外开放、区域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2.2.1区域商品市场对内、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互动机制与检验模型
2.2.2估计结果与解释说明
2.3小结
3对外开放与技术溢出效应
3.1跨国公司R&D溢出效应及其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分析
3.1.1研发的区位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
3.1.2地区生产率与跨国R&D区位选择
3.1.3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3.1.4地区生产率和跨国R&D的相互影响与地区间溢出
3.2出口贸易与国际研发溢出. (054)
3.2.1研究进展
3.2.2“出口中学”效应与研发溢出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与数据说明
3.2.3国外研发通过出口贸易影响我国出口企业技术进步
3.3FDI在中国的技术溢出效应
3.3.1研究综述
3.3.2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与技术进步
3.3.3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3.3.4国外创新网络技术外溢效应检验
3.4FDI对我国技术劳动相对就业和相对收入的影响
3.4.1研究进展
3.4.2国际资本流动与技术劳动力相对需求的理论分析
3.4.3变量构建与计量模型设定
3.4.4数据说明
3.4.5FDI就业效应与工资效应的实证检验
3.5小结
4城市工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和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的协同效应
4.1中国城市工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的因果关系和决定因素
4.1.1研究进展:城市集聚经济的机制和实证研究
4.1.2工业集聚及其空间溢出机制
4.1.3城市工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的描述统计分析
4.1.4中国城市非农业劳均产出和产业集聚联立方程估计
4.2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效应和内生集聚
4.2.1国内外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研究进展
4.2.2上下游产业集聚理论与模型
4.2.3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
4.2.4联立方程的回归估计与结果说明
4.3小结
5我国地方经济一体化与各级城市间相互作用
5.1城市增长极——中部崛起的战略选择
5.1.1扩散与回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综述
5.1.2非农业经济增长空间计量联立方程模型
5.1.3实证检验数据说明
5.1.4计量经济模型估计
5.2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的扩散回流与市场区效应
5.2.1中心地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5.2.2中国市县经济增长的测度和计量模型
5.2.3全国各市县空间滞后数据处理和其他数据说明
5.2.4中国各级市县GDP、就业和资本增长联立方程模型估计
5.3案例分析:中原城市群的集聚效应和回流作用
5.3.1中原城市群发展现状分析
5.3.2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空间计量联立方程模型
5.3.3数据说明与变量计算
5.3.4中原城市群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空间计量联立方程估计与结果分析
5.4小结
6结语
6.1本书的内容和贡献
6.2主要结论
6.2.1我国“市场分割”呈下降趋势,区域市场对内开放与区域经济互相促进
6.2.2跨国公司研发投入、国际贸易和FDI是获得外国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FDI提升了我国技术行业的相对就业和工资
6.2.3我国产业集聚效益明显,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初步协同效应,地区内经济一体化亟待统筹规划
6.3实现对内对外开放联动发展的途径和举措
6.3.1深化对外开放,拓宽技术引进渠道,利用外资提高我国就业结构和收入
6.3.2利用内生集聚经济效益调整地区和城市经济结构
6.3.3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技术扩散吸收速度,为承接国际技术、产业转移创造优质环境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对内对外开放与区域经济发展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