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剧民俗论

副标题:无

作   者:翁敏华著

分类号:

ISBN:9787532564095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古剧民俗论》共收翁敏华此二十余年来发表的有关论文三十篇,主要篇目有《论两宋的饮食习俗与戏剧演进》、《土地神崇拜与戏剧舞台上的土地形象》、《元杂剧〈百花亭〉和宋元市商民俗》、《昆曲与酒》、《门神信仰及戏曲舞台上的门神形象》、《试论〈西厢记〉笑谑性狂欢化的民间文化品格》、《节日骂俗与“骂曲”、“骂戏”》等,曾发表在《文学遗产》、《戏剧艺术》、《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多篇论文被转载、摘编、介绍,获得过好评。

目录

翁敏华的中国戏曲史研究——《古剧民俗论》代序
论两宋的饮食习俗与戏剧演进
关汉卿剧作中的民俗风情与民俗风格
宋元戏剧伎艺人艺号述论
从傩祭到戏剧之一途——以宋代傩事、神鬼表演、南戏为中心
土地神崇拜以及戏曲舞台上的土地形象
《牡丹亭》民俗文化三题
宋元市井风俗与杂剧《魔合罗》
元杂剧《百花亭》与行商叫卖习俗
傀儡戏三辨
论《桃花女》杂剧及其蕴含的“桃木辟邪”意象
《秋胡戏妻》杂剧与“桑林淫奔”古俗
昆曲与酒
论三部元杂剧的上巳节俗意象
古代酒俗与元杂剧《好酒赵元遇上皇》
清明节与“清明剧”
四大节日,两位神祗——《长生殿》民俗文化管窥之
门神信仰及戏曲舞台上的门神形象
梁祝哀恋与民间文艺创造
重阳节与《东篱赏菊》杂剧——兼论节日偶像陶渊明
元宵节俗及其戏曲舞台表述
端午节与端午戏
论《西厢记》笑谑性狂欢化的民间文化品格
中国杂技及其对戏曲的影响渗透
论李杨情缘的世常化表现——《长生殿》民俗文化管窥之二
由几部水浒剧看李逵“狂欢节小丑”形象
中秋节俗主题及其戏曲演绎
节日骂俗与“骂曲”、“骂戏”
汤显祖《紫钗记》中的节日意象
论关汉卿剧作笑谑性语言品格——以《救风尘》为主要考察对象
论元明杂剧二鬼戏及其民俗文化表现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古剧民俗论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