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宋代易学是易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宋代学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本书对宋代易学中象数与义理二派的发展及相互融合过程作了全面的叙述。且注意由此反映力学本体论的发展轨迹,以及宋代学术的某些主要现象和特点,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作者重视对有关文献资料的考订与搜集,收录宋人易图二一余幅,并从宋元人著作中辑出久已散佚的王安石《易义》,有很高的价值。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唐代至宋初的易学
第二章 宋代易学的疑经、改经之风
第一节 唐代至北宋的疑字、改字
第二节 欧阳修论《文言》、《系辞》非孔子作
第三节 两宋重编的“古易”
第三章 北宋的象数学
第一节 关于陈抟与易学的关系的考辨
第二节 范谔昌《证坠简》
第三节 刘牧《易数钩隐图》
第四节 李觏对刘牧的批评
第五节 邵雍的先天之学
第六节 北宋的邵氏学研习者牛师德、王湜
第七节 周敦颐《太极图》
第八节 司马光的易学及《潜虚》
第九节 晁说之对义理派易学的批评
第十节 宋代太玄学与易学的关系
第四章 北宋中后期的义理派易学
第一节 范仲淹《易义》
第二节 欧阳修的易学
第三节 胡瑗的《周易口义》
第四节 张载《易说》的象数倾向
第五节 王安石的易学
第六节 龚原的《周易新讲义》
第七节 程颐的《易传》
第五章 南宋的易学
第一节 南宋前期汉、宋象数学的合流与朱震、张浚、林栗等人的易学
第二节 郑东卿《大易象数钩深图》
第三节 沈该、都絜以变卦解经
第四节 张行成、蔡元定的邵氏学研究
第五节 朱熹的易学
第六节 冯椅的《厚斋易学》
第七节 南宋关于筮法的论争
附录 王安石《易义》辑存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唐代至宋初的易学
第二章 宋代易学的疑经、改经之风
第一节 唐代至北宋的疑字、改字
第二节 欧阳修论《文言》、《系辞》非孔子作
第三节 两宋重编的“古易”
第三章 北宋的象数学
第一节 关于陈抟与易学的关系的考辨
第二节 范谔昌《证坠简》
第三节 刘牧《易数钩隐图》
第四节 李觏对刘牧的批评
第五节 邵雍的先天之学
第六节 北宋的邵氏学研习者牛师德、王湜
第七节 周敦颐《太极图》
第八节 司马光的易学及《潜虚》
第九节 晁说之对义理派易学的批评
第十节 宋代太玄学与易学的关系
第四章 北宋中后期的义理派易学
第一节 范仲淹《易义》
第二节 欧阳修的易学
第三节 胡瑗的《周易口义》
第四节 张载《易说》的象数倾向
第五节 王安石的易学
第六节 龚原的《周易新讲义》
第七节 程颐的《易传》
第五章 南宋的易学
第一节 南宋前期汉、宋象数学的合流与朱震、张浚、林栗等人的易学
第二节 郑东卿《大易象数钩深图》
第三节 沈该、都絜以变卦解经
第四节 张行成、蔡元定的邵氏学研究
第五节 朱熹的易学
第六节 冯椅的《厚斋易学》
第七节 南宋关于筮法的论争
附录 王安石《易义》辑存
主要参考文献
宋代易学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