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沙漠化作为极其重要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正困扰着当今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遏制沙漠化的发展是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书在介绍沙漠和沙漠化、中国沙区基本知识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沙漠化控制与治理的目标、原则与思路,沙漠化治理的生态工程,沙漠化治理的农业、林业、草业及其他技术,沙漠化治理的分区对策等。本书可供有沙漠化倾向地区的基层生态工作者、管理人员、与生态有关的科技与管理人员使用,亦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第一章沙漠与沙漠化1
第一节沙漠、沙地的形成、类型和分布1
一、什么是沙漠和沙地1
二、沙漠、沙地的形成过程及条件2
三、沙漠、沙地的类型及其分布17
第二节沙漠化和沙尘暴20
一、什么是沙漠化和沙尘暴20
二、沙漠化、沙尘暴发生和变化的条件25
三、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危害30
四、沙漠化土地37
参考文献38
第二章中国的沙区40
第一节中国沙区的范围和分区40
一、中国沙区的划分及总体特征40
二、北方半干旱舶胧润沙区42
三、西北干旱沙区43
四、青藏高寒沙区44
五、其他零散沙区45
第二节中国沙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46
一、气候与气候资源46
.二、水文与水资源49
三、土壤与土地资源50
四、生态系统与物种资源57
五、矿产资源61
六、旅游资源63
第三节中国沙区的社会经济发展65
一、人口与社会发展特征65
二、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67
第四节中国沙区的主要环境问题69
一、干旱化与水资源紧缺69
二、沙漠化与沙尘暴70
三、盐渍化71
四、水土流失71
五、森林、草地退化72
六、生物多样性减少73
七、环境污染74
参考文献74
第三章沙漠化控制与治理的思路与原则75
第一节沙漠化控制与治理的目标75
第二节沙漠化控制与治理的原则77
一、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77
二、以流域和区域整体协调发展为中心的原则79
三、技术集成与综合应用的原则80
四、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81
五、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82
六、全社会同防共治的原则84
第三节沙漠化控制与治理的总体思路84
一、控制人口增长,减轻土地压力84
二、用科技提高生产效率,杜绝掠夺式经营86
三、以植被为核心,实行综合防治与生态建设87
参考文献89
第四章沙漠化治理的生态工程90
第一节生态工程学的概念与原理90
一、生态工程学概念与发展91
二、生态工程的工程学原理93
三、生态工程的生态学原理95
第二节沙漠化治理的生态工程规划与建设98
一、规划的原则与方法98
二、工程实施的程序102
三、有关的能力建设103
四、“十五”期间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104
五、沙漠化治理生态工程项目设计书107
第三节生态工程在沙漠化治理中的应用109
一、生态工程在治理风蚀农田中的应用109
二、农牧交错区沙漠化治理生态工程112
三、内陆河流域的沙漠化治理生态工程113
四、应用生态工程原理的成功案例分析115
附件沙漠化治理生态工程项目设计范本122
参考文献141
第五章沙漠化治理的技术142
第一节沙尘暴的预防和减灾142
一、沙尘暴的预警142
二、尘暴的平常防范144
第二节流动沙地的固定和阻挡145
一、非生物措施147
二、生物措施150
三、措施的选择与应用157
第三节沙漠化治理的农业技术174
一、合理的耕作措施174
二、适宜的种植结构176
三、节水种植180
四、保护地种植183
第四节沙漠化治理的林业技术184
一、适宜的林型、林种结构184
二、主要木本种类的立地选择和造林技术189
三、各类防护体系的营造与管理199
四、经济林206
第五节沙漠化治理的草业技术208
一、退化草地的恢复技术209
二、人工草地的建设与管理213
三、人工草地的合理利用与更新216
四、以草为纽带的农、牧、林综合治理开发217
第六节其他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技术221
一、盐渍化防治221
二、水土流失防治227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232
第七节治理模式238
一、重点保护区域和设施的防治模式238
二、治理与发展并重区域的防治模式240
三、以自然保护和恢复为主要目标的防治模式245
参考文献246
第六章沙漠化治理的分区对策247
第一节北方半干旱舶胧润沙区247
一、分区原则247
二、治理对策249
第二节西北干旱沙区253
一、绿洲生态系统与绿洲经济253
二、绿洲化与荒漠化258
三、西北干旱沙区沙漠化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对策261
第三节青藏高寒沙区267
一、区域沙漠化控制与治理的原则267
二、控制与治理目标269
三、控制与治理的基本对策270
四、控制与治理的主要措施277
五、管理与政策279
六、青海省北部沙区的沙漠化治理282
第四节其他零散沙区284
一、滦河、海河三角洲沙区285
二、黄淮海沙区285
三、南方河岸、湖滨沙区288
四、海岸沙区288
参考文献289
第一节沙漠、沙地的形成、类型和分布1
一、什么是沙漠和沙地1
二、沙漠、沙地的形成过程及条件2
三、沙漠、沙地的类型及其分布17
第二节沙漠化和沙尘暴20
一、什么是沙漠化和沙尘暴20
二、沙漠化、沙尘暴发生和变化的条件25
三、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危害30
四、沙漠化土地37
参考文献38
第二章中国的沙区40
第一节中国沙区的范围和分区40
一、中国沙区的划分及总体特征40
二、北方半干旱舶胧润沙区42
三、西北干旱沙区43
四、青藏高寒沙区44
五、其他零散沙区45
第二节中国沙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46
一、气候与气候资源46
.二、水文与水资源49
三、土壤与土地资源50
四、生态系统与物种资源57
五、矿产资源61
六、旅游资源63
第三节中国沙区的社会经济发展65
一、人口与社会发展特征65
二、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67
第四节中国沙区的主要环境问题69
一、干旱化与水资源紧缺69
二、沙漠化与沙尘暴70
三、盐渍化71
四、水土流失71
五、森林、草地退化72
六、生物多样性减少73
七、环境污染74
参考文献74
第三章沙漠化控制与治理的思路与原则75
第一节沙漠化控制与治理的目标75
第二节沙漠化控制与治理的原则77
一、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77
二、以流域和区域整体协调发展为中心的原则79
三、技术集成与综合应用的原则80
四、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81
五、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82
六、全社会同防共治的原则84
第三节沙漠化控制与治理的总体思路84
一、控制人口增长,减轻土地压力84
二、用科技提高生产效率,杜绝掠夺式经营86
三、以植被为核心,实行综合防治与生态建设87
参考文献89
第四章沙漠化治理的生态工程90
第一节生态工程学的概念与原理90
一、生态工程学概念与发展91
二、生态工程的工程学原理93
三、生态工程的生态学原理95
第二节沙漠化治理的生态工程规划与建设98
一、规划的原则与方法98
二、工程实施的程序102
三、有关的能力建设103
四、“十五”期间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项目104
五、沙漠化治理生态工程项目设计书107
第三节生态工程在沙漠化治理中的应用109
一、生态工程在治理风蚀农田中的应用109
二、农牧交错区沙漠化治理生态工程112
三、内陆河流域的沙漠化治理生态工程113
四、应用生态工程原理的成功案例分析115
附件沙漠化治理生态工程项目设计范本122
参考文献141
第五章沙漠化治理的技术142
第一节沙尘暴的预防和减灾142
一、沙尘暴的预警142
二、尘暴的平常防范144
第二节流动沙地的固定和阻挡145
一、非生物措施147
二、生物措施150
三、措施的选择与应用157
第三节沙漠化治理的农业技术174
一、合理的耕作措施174
二、适宜的种植结构176
三、节水种植180
四、保护地种植183
第四节沙漠化治理的林业技术184
一、适宜的林型、林种结构184
二、主要木本种类的立地选择和造林技术189
三、各类防护体系的营造与管理199
四、经济林206
第五节沙漠化治理的草业技术208
一、退化草地的恢复技术209
二、人工草地的建设与管理213
三、人工草地的合理利用与更新216
四、以草为纽带的农、牧、林综合治理开发217
第六节其他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技术221
一、盐渍化防治221
二、水土流失防治227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232
第七节治理模式238
一、重点保护区域和设施的防治模式238
二、治理与发展并重区域的防治模式240
三、以自然保护和恢复为主要目标的防治模式245
参考文献246
第六章沙漠化治理的分区对策247
第一节北方半干旱舶胧润沙区247
一、分区原则247
二、治理对策249
第二节西北干旱沙区253
一、绿洲生态系统与绿洲经济253
二、绿洲化与荒漠化258
三、西北干旱沙区沙漠化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对策261
第三节青藏高寒沙区267
一、区域沙漠化控制与治理的原则267
二、控制与治理目标269
三、控制与治理的基本对策270
四、控制与治理的主要措施277
五、管理与政策279
六、青海省北部沙区的沙漠化治理282
第四节其他零散沙区284
一、滦河、海河三角洲沙区285
二、黄淮海沙区285
三、南方河岸、湖滨沙区288
四、海岸沙区288
参考文献289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组织编写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