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文化

副标题:无

作   者:朱建颂著

分类号:

ISBN:9787562237518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方言与文化》:华中语学论库。方言几乎是人人都使用的,可是每个人对它的认识并不一样。比如,有人认为方言无文化可言,其理由有三:(一)方言是一个地方的全民语,使用者包括文化水平很低的人乃至文盲,其文化蕴涵高得起来吗?(二)方言有很大的局限性,只在局部地区流行,反映的事物、概念有限,其文化水平会很高吗?(三)方言的一般内容是粗浅的、疏陋的,即使有什么文化内涵也只能是俗文化而已,这能算文化吗? 这种看法,也反映在一些讨论文化的著作中绝口不提方言乃至语言;在一些文章中,使用方言随心所欲,一个词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懂不懂由你;在某些“戏说”方言土语的文章中,将方言糟蹋得不像样子,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信不信由你。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文化”的涵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而语言(包括方言)是其载体,是从两个方面承载的:一是口头方面,一是书面(文字)方面。

目录


方言和文化
前言
方言和语言
方言和文字
方言和辞书
方言和文献
方言和文学
方言和艺术
方言和科学
方言和民俗
方言和经济
方言和政治
方言文字概说
前言
—、总论
(一)文 字 文字
(二)方言字和方言文字
(三)方言字和转注
(四)方言字和本字
(五)方言字和别字(同音字)
(六)方言简化字和通用简化字
二、分论
(一)春秋战国的东西土文字
(二)湘南妇女字
(三)闽南白话字
(四)各地兼用的方言字
方言本字考证
考本字商榷
新千方言本字考(《方言》1983年第3期)
无锡方言本字考(《方言》1984年第3期)
嘉兴方言本字考(《方言》1988年第4期)
无锡方言本字续考(《方言》1989年第1期)
浏阳南乡方言本字考(《方言》1989年第2期)
汤溪方言本字考(《方言))2001年第3期)
方言——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吸收港台用语的思考
撰方言志弘扬本地文化
方言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方言不是江湖隐语
汉腔——武汉文化瑰宝
《元曲选·音释》所见武汉字音
《本草纲目》所见武汉(湖北)词语
《西游记》所见武汉(湖北)方言语法现象
一组极具文化价值的武汉民谣
方言析疑
后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方言与文化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