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佛教与基督教作为东西方两大宗教,二者的对话是国际学术界所关注的热点。本书围绕两教对话的方法论反思,相遇的历史及平行比较等方面,首次展现了汉语学术界对佛耶对话的多维思考与理性探求,对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21世纪人类伦理精神的建构具有深远意义。
本书所收集之文章,基本上是在2003年11月21日至24日,在西安举行的“佛教与基督教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文章。会议由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西安外事学院宗教研究所、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及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合办。本书收录了是次会议之开幕辞及闭幕辞,以作存照。
中国的耶佛研究,仍只在相当初步的发展阶段。相信此书的出版,不单代表了中国的耶佛研究的里程碑,更为将来的发展奠下基石。
目录
目录
导言
一 佛耶对话之反思
宗教对话:理由、内容与方式
佛教与基督教对话中的三个问题
东西方圣贤的心与理——解析三种禅学与西方思想对话之进路
佛教的空与基督教哲学:基督教哲学与佛教哲学之对话的一个当代反思
全球化对佛耶对话的影响
全球语域中的佛耶对话
二 对话个案之研究
李提摩太对《大乘起信论》的诠释
从太虚大师对基督教态度的变化看近代中国的佛耶相遇
传教士的转变:20世纪早期中国耶佛关系的变化
从佛耶对话看现代禅的特质
佛教与基督宗教世俗领域的神圣对话
当代中国佛教与基督教对话的社会形式——浙闽地区佛耶交涉的个案研究
三 哲思教理之比较
佛教与基督教的“神”观念比较
上帝与佛:解释之差异
禅与基督教本体论的对话——道、言与空、心
启示与醒悟的奥秘之道
佛教、基督教与康德哲学——兼论从人类学看宗教何以可能
从形上学看世界的本然面目:论田立克与唯识宗本体论之相似性
禅宗与巴特的语言文字观——取道德里达
四 诠释实践之参照
神圣与平常:大德兰与牧牛图所喻示的成熟灵性修为
无我的宗教智慧——从《坛经》看《圣经》
“金规则”的学理证明
论宗教普爱与宗教仇恨的深度悖论——佛教与基督宗教之比较
处理教理多样化之道:大乘佛教的方便与基督宗教之迁就
基督徒的佛法释经初探:西方与日本的个案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佛典汉译及其方法
基督新教与人间佛教的现世关怀——经典编纂的比较研究
附录
佛教与基督教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辞、闭幕辞
跋
?
导言
一 佛耶对话之反思
宗教对话:理由、内容与方式
佛教与基督教对话中的三个问题
东西方圣贤的心与理——解析三种禅学与西方思想对话之进路
佛教的空与基督教哲学:基督教哲学与佛教哲学之对话的一个当代反思
全球化对佛耶对话的影响
全球语域中的佛耶对话
二 对话个案之研究
李提摩太对《大乘起信论》的诠释
从太虚大师对基督教态度的变化看近代中国的佛耶相遇
传教士的转变:20世纪早期中国耶佛关系的变化
从佛耶对话看现代禅的特质
佛教与基督宗教世俗领域的神圣对话
当代中国佛教与基督教对话的社会形式——浙闽地区佛耶交涉的个案研究
三 哲思教理之比较
佛教与基督教的“神”观念比较
上帝与佛:解释之差异
禅与基督教本体论的对话——道、言与空、心
启示与醒悟的奥秘之道
佛教、基督教与康德哲学——兼论从人类学看宗教何以可能
从形上学看世界的本然面目:论田立克与唯识宗本体论之相似性
禅宗与巴特的语言文字观——取道德里达
四 诠释实践之参照
神圣与平常:大德兰与牧牛图所喻示的成熟灵性修为
无我的宗教智慧——从《坛经》看《圣经》
“金规则”的学理证明
论宗教普爱与宗教仇恨的深度悖论——佛教与基督宗教之比较
处理教理多样化之道:大乘佛教的方便与基督宗教之迁就
基督徒的佛法释经初探:西方与日本的个案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佛典汉译及其方法
基督新教与人间佛教的现世关怀——经典编纂的比较研究
附录
佛教与基督教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辞、闭幕辞
跋
?
Dialogue between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云图客服: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