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法律传统.第七卷

副标题:无

作   者:范忠信,陈景良主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员编

分类号:

ISBN:9787301159552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西法律传统(第7卷)》内容简介:对于外籍学生来说,在意大利学习法律首要面临的还是语言问题。毕竟,仅仅掌握日常的意大利语是远远不够的,每位学生都必须在三年的博士课程结束后可以熟练地使用意大利语写作。因此,在博士学习期间,语言的学习占据了相当的比重。 如果意大利语不好,上课就是一个极为痛苦的过程。记得入学后的第一节课,任课教授恰好是我的导师F.D.Busnelli教授。虽然课前已经做好了十二分的准备,但课堂上还是一句话都听不懂,脑子仿佛陷入了停滞状态。但这还不是最痛苦的时候,意大利的课堂上教授经常会提问并要求每个同学作答。当时我急得满脸通红,恨不能找个地洞钻下去。类似的经历在随后的一年里时有发生。因为上课不能听懂,则课下的学习就至关重要了。我通常会厚着脸皮向教授借笔记,然后不懂的单词查词典。但即便了解每个单词的意思,文章的含义往往还是不懂。

目录

中国法律传统
 从终极的肉刑到生命刑——汉至唐死刑考
 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情理法辨析 ——以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献为例
 从公罪私罪区分看明代官场政治
 “民从私约”与民事纠纷解决——对明代徽州38件契约文书的分析
 明清地缘社会解纷机制问题研究现状
 清代巴县的乡保、客长与“第三领域”——基于巴县档案史料的考察
 天道观的兴起与商周法律思想的转变
 “慎刑恤杀”传统与古今死刑复核制度
 情证折狱与古代中国的诉讼理想
 中国传统司法的公开模式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以宋代以来州县司法为中心的考察
 传统中国商业法制的一段秘史——制度变迁视角下的牙人牙行制度
 中国传统人格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立足于与西方法治宗教之维的比较
 传统中国公文法律制度初论
西方法律传统
 中世纪英国法院制度的演变
 试论福蒂斯丘的法律思想
 家庭的历史变迁与法律变革
近代法制变革
 近代中国法律的半封建性和法制改革的保守性
 中华民国宪法之父与民国宪政之梦的幻灭
 南京政府前期中央银行法律制度发展论(1927-1936)——以政府主导下的制度生成过程为视角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再思考
史料研究
 唐开元二十五年《律》为日本、《养老律》蓝本之新证——以敦煌吐鲁番发现的唐律、律疏残卷为中心
 元代法律碑刻要目及简释
读书与评论
 名从主人:几种海外中国法学研究译著中的人名汉译指瑕
 新视野下的传统中华法制文明——读范忠信、陈景良《中国法制史》
学术信息
 “第一届法律文化全国博士论坛”(武汉)综述
 “第二届法律文化全国博士论坛”(北京)综述
 “圣安娜”留学散记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西法律传统.第七卷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