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六二册

副标题:无

作   者:《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编

分类号:

ISBN:9787101010909

微信扫一扫,移动浏览光盘

简介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62》中的“藏”即容纳收藏之意。佛教的经藏内容博大精深,除本身之教义外,还涵括政治、伦理、哲学、文学、艺术、习俗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今人读佛经,或觉深奧,或觉浅显,或觉平淡,或为之欢欣鼓舞。而即便如此,也难领略佛理之全貌。佛的智慧是出世的明了,是通透的觉悟。对于佛教来说,这种出世的大智慧是消除众生业累的法宝,也是人们心性修炼的关键。所以我们在佛教为数近万的典籍中,优中选精,精中选粹。被修行者视为修心指南的《金刚经》,采用了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的译本。其文字之优美,向来为历代文人爱重持诵。而六祖惠能的口诀,更是对金刚经的有益补充。而字数最少、内涵丰厚、流传广远的《心经》则采用了玄奘大师的译本与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的解说,务求为读者提供最为优秀的读物。禅宗的奠基之作《六祖坛经》,由六祖惠能说法,弟子法海集录。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62》除名家批注外,还配以清代以来流传甚广的《释迦如来应化事迹》。细数佛祖生平之事,与图说组成了另外的阅读体验。《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62》流淌着一种人生大智慧,浅显流畅的文字、简洁独特的观点,将佛家的经典娓娓道来。希望能帮您在俗世凡人的生活中,以澄明、透彻的心境对待生命,还原喜乐自在的人生。

目录

千字文编次 既——典
一一八三 宋高僧传三十卷
宋左街天寿寺通慧大师赐
紫沙门
赞事等奉勃撰
卷一 (清藏本)
追高僧传表
批答
传序
译经篇第一之一 正传三人 附见一人
校勘记
卷二 (清藏本)
译经篇第一之二 正传十五人 附见
八人
校勘记
卷八 (清藏本)
译经篇第一之三 正传十四人 附见
三人 
校勘记
卷四 (清藏本)
羲解篇第二之一 正传二十一人  附
见七人  
校勘记
卷五 (清藏本)
羲解篇第二之二 正传十四人 附见
五人
校勘记
卷六 (清藏本)
羲解篇第二之三 正传十四人 附见
六人
校勘记
卷七 (清藏本)
羲解篇第二之四 正传二十三人 附
兄四人
校勘记
卷三 (清藏本)
习禅篇第三之一 正传十五人 附兄
三人
校勘记
卷九 (清藏本)
习禅篇第三之二 正传十四人 附见
四人
校勘记
卷一○ (清藏本)
习禅篇第三之三 正传十六人 附见
八人
校勘记
卷一一 (清藏本)
习禅篇第三之四 正传二十一人 附见
兄四人
校勘记
卷一二 (清藏本)
习禅篇第三之五 正传二十人 附见
四人
校勘记
卷二三 (清藏本)
习禅篇第三之六 正传十七人 附见
六人
校勘记
卷一四 (清藏本)
明律篇第四之一 正传二十人 附见
五人
校勘记
卷一五 (清藏本)
明律篇第四之二 正传十九人 附见
三人
校勘记
卷一六 (清藏本)
明律篇第四之三 正传十九人 附见
二人
校勘记
卷一七 (清藏本)
护法篇第五 正传十八人 附见一人
校勘记
卷一八 (清藏本)
戚通篇第六之一 正传十五人 附见
……

已确认勘误

次印刷

页码 勘误内容 提交人 修订印次

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六二册
    • 名称
    • 类型
    • 大小

    光盘服务联系方式: 020-38250260    客服QQ:4006604884

    意见反馈

    14:15

    关闭

    云图客服:

    尊敬的用户,您好!您有任何提议或者建议都可以在此提出来,我们会谦虚地接受任何意见。

    或者您是想咨询:

    用户发送的提问,这种方式就需要有位在线客服来回答用户的问题,这种 就属于对话式的,问题是这种提问是否需要用户登录才能提问

    Video Player
    ×
    Audio Player
    ×
    pdf Player
    ×
    Current View

    看过该图书的还喜欢

    some pictures

    解忧杂货店

    东野圭吾 (作者), 李盈春 (译者)

    loading icon